APP下载

《隆中对》中的蓄势兴波

2012-04-29胡德胜

课程教育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先主徐庶隆中对

胡德胜

《隆中对》节选自《三国志·蜀·诸葛亮传》。文章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向隐居隆中的诸葛亮请教复兴大计时两人的一番对话,表现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真知灼见。文章虽属节选,但结构相当完整,可以自成篇章。指导学生研读本文时,不妨探讨一下作者在构思上的独特技巧。

师:本文题为《隆中对》,可是开篇却记叙了这么一段看似不着边际的文字,请大家齐读一遍,认真体会有什么作用。

生(齐读):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师:同学们,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在探讨这段文字之前,我想请大家简介一下这段文字里所提到的几个人物。(事先预习并查找好资料)

生1:管仲——管仲,名夷吾,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以后,桓公让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被囚禁。于是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候,使天下得以统一,这充分显示了管仲的智谋。

生2:乐毅——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生3:崔州平——东汉末年隐士,太尉崔烈之子,西河太守崔均之弟。与荆襄一带的名士徐庶、石韬、孟建、庞统、诸葛亮等人常有来往。

生4:徐庶——字元直,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汉末三国时期人物,本名福,后因友杀人而逃难,改名徐庶,自此遍访名师,与司马徽、诸葛亮等人为友。先曾仕官于新野的刘备,后因曹操囚禁其母而不得不弃备投操,临行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之才。此后徐庶仕魏,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师:大家想一想,作者提到这些人物有什么用意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很明显,这些人物都是了不起的人杰,作者提起他们正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历史事实证明,诸葛亮的隆中决策,决定了蜀汉的基本方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记叙这样的史实,如果平铺直叙、径情直遂,缺乏必要的烘托,就可能使读者读过后如过烟云,不留印象。作者深知这一写作上的得失,为了充分揭示对策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因此在对策之前,具体点明了对策的历史环境,揭示了当时风云的变幻,为写对策充分蓄势,一如要造成水流汹涌激荡,先要关紧闸门,让它积聚更多的水量那样。文章先用“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几句话简明地点出了诸葛亮的平民身份和不平凡的政治抱负。诸葛亮生活在汉末军阀混战的年代,避乱荆州,长期隐居在隆中山,经常吟唱愤世疾俗的歌曲以排遣壮志难酬的郁闷。他以春秋时大政治家管仲和燕国名将乐毅自比,这正暗示了他良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宏大抱负。接着文章从侧面衬托出他的卓越才能:“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这表明诸葛亮的自许并非狂妄自大,而是胸有成竹的事实,且有名士认可。文章接着写刘备“时先主屯新野”——当时的刘备一再败于曹操,只好依附刘表,寄人篱下。一个“屯”字就客观地写出了刘备实力单薄、委屈一隅的狼狈处境,当时他是多么需要贤士良才来辅佐以便复兴汉室啊!一个胸怀良策、择人而事,一个踌躇满志、思贤若渴——刘皇叔相遇诸葛亮,可谓一见如故,两人心有灵犀一点通,历史注定了他俩会一拍即合、相得益彰。由此看来,隆中妙对必然会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这绝对是合情合理合逻辑的。但是,作者并不急于让这相见恨晚的两人立马展开对策,而是竭尽蓄势兴波之能事,特意绕个圈子故弄玄虚,进行了一波三折的补叙,使读者的大脑里一连串地思考着这样的问题:既然诸葛亮这么了得,他为什么要去“躬耕陇亩”?既然他“躬耕陇亩”,为什么又要“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既然“时人莫之许也”,为什么“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又“谓为信然”?“由是先主遂诣亮”,为什么“凡三往,乃见”?还有就是,徐庶能见到先主,原因是“时先主屯新野”;他之所以向先主推荐诸葛亮,是因为“先主器之”;他建议先主“宜枉驾顾之”,是因为“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诸多疑问,推波助澜,耐人寻味,其实就是为了一个目的——让诸葛亮踏着奔腾的、浪花般的悬念闪亮登场,使其形象更为光彩照人。

文中不难看出,徐庶从自己受到器重的感动中,看到了刘备礼贤下士的政治家肚量。他竭诚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把诸葛亮称为“卧龙”;但是刘备开始并不重视,只是以常人看待,随便地叫徐庶“君与俱来(即随同前来)”。这就自然引出了徐庶如下一番话“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将军宜枉驾顾之”。这又说明诸葛亮非常注意他人尤其是所谓的“明主”对他这条“卧龙”的态度。有道是“不才明主弃”,诸葛亮是深知这一点的,他特别想投奔一位有才的“明主”,这正是他善于审时度势地表现自己的才气甚至有些清高的意图,当然他并不自命清高。总之,开篇虽然未见其人,但诸葛亮的形象经过反复渲染或侧面衬托,已经呼之欲出了。

刘备“枉驾”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见面之后,诸刘两人就要在一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商讨天下大事了。先别忙,作者在此仍然不忘继续蓄势,那就是刘备屏退了从人,才郑重诚恳地痛陈隐衷,推心置腹地拜师求教。诸葛亮因此感到终于遇上了一位“明主”,才十分感激知遇之恩,乐意为刘备复兴大业出谋定计,当即在草庐之中发表了纵论天下的要言妙论。“千呼万唤始出来”,经过层层衬托,文章到此才正面记叙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显而易见,蓄势越是充分,就越能显出诸葛亮的“亮度”及其对策的高度,越能引人入胜。

毛宗岗在《〈三国演义〉读法》)中指出:“凡文之奇者,文前必有先声,文后亦有余势。”余势和先声互相映照,彼此提挈,共同为衬托文章的中心部分服务。本文作者陈寿十分注意在文章结尾处充分掀起余波,在浓墨重彩详细铺叙了诸葛亮的对策之后,继续反复点染,通过对比刘备和关羽、张飞二人对诸葛亮的不同态度,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赞赏和信赖,再次从侧面烘托出诸葛亮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刘备听过诸葛亮高瞻远瞩、总览全局的决策后,不禁十分钦佩。文章用一个含金量极高的“善”字,就画龙点睛地表达了刘备对诸葛亮的对策的心悦诚服,也表现出史学家的大手笔。诸葛亮的过人智慧愈来愈突出,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也随之一天比一天亲密,这种关系甚至引起了与刘备桃园结义的生死弟兄关羽、张飞二人的嫉妒和不快。“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而刘备向关、张解释的这几句话,更深刻地反映了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同时也照应了文章开头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和徐庶称诸葛亮为“卧龙”等句子。

结尾处这样的写法,犹如江面大浪过后荡漾的余波,“隆中对”因此更加波光粼粼。如果说《隆中对》的开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那么结尾则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样前后呼应,蓄势兴波,的确令人回味,令人遐想,真可谓对策未尽意犹未尽。

猜你喜欢

先主徐庶隆中对
隆中对
鸟语
鸟语
掌握类文阅读方法 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以《三顾茅庐》《隆中对》《出师表》类比阅读为例
刘备惨败
何崝(四首)
隆中对
堪与千古《隆中对》媲美的《窑洞对》——“全国代表”考察延安
“徐庶进曹营”岂能一言不发
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思想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