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案例教学法在“两课”中的运用
2012-04-29曹宁丽
曹宁丽
摘要: 案例教学法是组织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实施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措施等几方面进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高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 运用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采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学习和研究,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两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主要授课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促进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为了使该课程教学具有实践性、直观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案例教学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增强,而且关系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方法应加以重视。
1.案例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的作用
1.1帮助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两课”教学担负着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大学生品德修养的任务。它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而且具有广泛的现实性和应用性。案例教学法是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案例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变为现实生活中通俗易懂的知识,使学生容易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
1.2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两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处理好理论讲授和实践应用的关系,将理论上的困惑通过具体案例来加以认识,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理解法律,使学生养成一种认知态度,在学习“两课”时习惯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联系,从而提高教学时效性。
1.3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运用典型案例,可使“两课”理论知识具有相应的客观依据,给学生提供形象生动和具体真实的感性认识。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模式,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不仅能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实际工作中,而且案例讨论是一个学生思维锻炼和表述训练的过程,在案例讨论中学生可以提高文字表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并且通过案例讨论可以发现自己理论知识上的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提高今后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1]
1.4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在讲授“两课”时,由于许多内容需要死记硬背,故而显得较为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乏味。在课堂讲授时利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会更好地理解深奥的理论知识,会感到可信可学,这样的课堂效果会事半功倍,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应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2.1案例选择要典型。教师在讲授“两课”时,案例选择一定要典型,应选择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会经常遇见的案例,尽量不要选择带有争议性的复杂案例,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对理论知识加以巩固,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2案例选择要具有时代性。讲授课程时,如果教师只是局限于教材或陈旧的事例,很容易给学生一种照本宣科、脱离现实的感觉。因此,教师应及时更新案例,多从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中选择具有时代特征,能反映当前思想道德教育中最普遍、最有代表性的探究案例,尽量选择那些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可能遇见的,或与大学生专业特点紧密联系的案例,以此来丰富教学资源,使抽象的理论知识通俗易懂,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案例选择要把握好案例的难易程度。如果在讲授理论知识时,选择的案例太难,学生会因对理论知识了解得不充分而不知如何去分析案例,只能消极地等待教师来讲授案例结果,被动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就会下降。反之,如果选择的案例过于简单,案例一提出,学生就猜出结果,这样不仅会降低课堂教学要求,而且会使学生参与案例活动的兴趣降低。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适时掌握难易程度,这样也有助于教师把握好教学进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2]
3.案例教学在“两课”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3.1阅读理解。“两课”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理论知识,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可以先将案例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对案例的事实和背景有大致的了解,让学生提前预习、准备,给学生思考和认知的过程。这是讨论前的准备阶段。
3.2分析讨论。学生对案例有了充分的了解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案例讨论,这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讨论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多设置一些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锻炼学生多提问,让学生懂得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使学生主动探索案例中的各种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乐趣。
3.3归纳总结。案例讨论完成后,教师要及时对案例讨论进行总结陈述,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点评,并引导学生以案例为示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掌握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语
在“两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被动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将案例教学法更好地融入课堂讲授中,使教与学统一,提高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我们今后应该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多引入案例教学,让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使教学起到应有的思想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晶晶.“案例教学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通讯,2005,(01):33.
[2]王红艳.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考试周刊,2007,(25):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