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点问题的学习调研报告
2012-04-29王颖捷
王颖捷
2012年是稳重求进的关键一年。近日,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加快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赴天津市和广东省、东莞市、深圳市等地,重点围绕政府服务、收入同步增长、区域合作等问题开展学习调研,并结合全市实际情况进行思考研究,以下为调研成果的总结。
改革政府服务,激发民营资本活力
广东省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十一五”期间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五年翻番,2010年底占经济总量的42%,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分别居全国第二和第一位。广东省在优化民营资本的政府服务方面措施实、力度大。主要做法有:
进一步放开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权限。2003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广东省社会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登记备案暂行办法》,规定社会资本投资国家鼓励的产业和建设项目只需备案不作审批;2010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缩小核准范围,下放备案权限。同时,对于需要审批的民营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大厅有着不成文的规定,只要项目不违反法律原则,不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的,就不能不批准。在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只要社会资本有兴趣投资的,坚持优先考虑社会资本进入,在土地使用方面享受公办相同政策。这些一以贯之的鼓励政策为社会资本投资扫清了障碍,有力推动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比如,在我们看来市场化推进比较困难的医疗领域,深圳的民营医院数量占总量的80%,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投资渠道的通畅。
开展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在企业服务上抓重点,这是广东省企业服务的一大特点。2008年,广东省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建立了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收到良好效果,并坚持延续了下来。每年制定《广东省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制度工作方案》,在全省选取1000家重点企业加强服务,重点企业的选取标准和服务措施不断完善。2011年又出台了《广东省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信息员备案办法(暂行)》,在重点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选配信息员,建设信息交流平台,完善服务通报机制,实现省、市、县联动机制,一方面便于监测企业运行情况、掌握经济运行数据,另一方面有利于摸清企业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这项工作在市、县一级也得到了很好地贯彻落实。
赋予社会组织更多的服务能力。由于接近港澳地区,广东省在社会组织发展上受港澳影响较多,观念比较超前,改革力度也比较大。比如,创新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对社会组织实行无行政级别、无行政事业编制、无业务主管单位、无现职国家工作人员等“五无”管理,下大力气去“行政化”,减少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制约。同时,加大服务型政府建设力度,从过去的“万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通过“让渡”实现权力下放,把一些以前由政府管的,但管不好或成本高的职能,按照法定的程序让渡给社会组织进行管理,通过购买服务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政府主要集中精力设立标准、做好服务、抓好监管。比如,深圳市投资25亿元建设滨海医院,建成后将医院的整体运营交给香港大学医学院,借助外来优质资源提升本地公共服务品质。同时,广东省正着手制定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目录,并要求各地市参照省的做法,建立本地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的制度。此外,还将成立第三方咨询机构,作为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的咨询服务平台。
对北京工作的启示:一是改进政府服务管理理念,在制定面向企业的产业政策时,要尽量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更多地发挥市场作用。二是亟需扩大政府服务外包力度,鼓励社会组织、中介服务业发展,在事务型行政职能领域尝试开展更多的政府购买服务。三是在现有央企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深化,建议建立各行业在京重点企业100强名录,增强特定重点企业服务的针对性。并且抓大也不放小,结合中关村建设,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成长性好、爆发力强的科技型拟上市企业,出台相关扶持服务政策。四是在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建设方面,关键在于落实,要让政策措施落地,要像广东、深圳那样真正拿出优质的项目,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并且让社会资本享受与国有资本等同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
推动收入同步增长,更加重视改善民生
在全国更加重视发展民生事业,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的大环境下,总体感觉,天津市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内部结构数字清、情况明,推动同步增长方面的措施实,成效也很显著。主要措施有:
大幅提高机关和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工资。近年来,天津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力度较大。“十一五”期间,天津市事业和机关单位从业人员工资年均增长分别为20.7%和21.6%,每年比企业快5.5个和6.4个百分点。从年均增加额看,事业和机关单位每年分别增加7540元和8617元,每年比企业多增3122元和4198元。从人均劳动报酬水平看,2010年事业和机关单位分别为61883元和69008元,分别比企业高18412元和25537元。
加强对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督察考核。天津市企业职工工资占全市工资总收入的75%(天津市工资结构: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占15%,企业占75%,个人和被雇占10%),比重很大。因此,他们重点加强对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督察考核,将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增长纳入全市主要经济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提高职工收入在经营者考核指标中的比重,通过加大考核权重,提高经营者对企业职工增收的重视,国有企业职工收入增长指标占全部考核指标的权重在10%至15%之间确定。此外,实行经营者利润指标与职工收入指标的挂钩考核。
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天津市非常重视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藉此推动政府直接调控不到的民营和外资企业增加职工收入。由天津市人力社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将工作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区县,深入各行业、企业,加大工作宣传和推动力度,发布工资集体协商指导信息。2011年前三季度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并签订协议的企业同比增长59%(企业数量达到13000户)。同时,发挥市场对劳动力价格的调节作用,及时发布劳动力市场需求及价格信息,引导企业提高员工工资。
对北京工作的启示:一是加强对城乡居民收入内部结构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掌握基础数据,特别是弄清工资性收入的比例结构,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整措施。二是加大机关和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工资调整力度,健全加班工资制度,落实年休假加班补贴制度,进一步提高养老金及离退休金。三是在市属国有企业开展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增长考核,并与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增长挂钩。四是把工资集体协商机制落到实处,及时向企业公布最新工资指导价,在中小企业积极推广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加强区域合作,从单向依赖走向平等对话
近年来,随着区域合作、组团发展越来越成为提升地方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广东省对外深化与香港、澳门、台湾的合作,对内打造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加快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深港、广州-澳门合作方面,合作方式由以前的“单向依赖”向“平等对话”转变,区域合作更加科学理性、富有成效。
积极争取先行先试政策。通过珠海横琴、深圳前海的规划建设,深化与澳门、香港的合作,打造特区中的特区。一是把横琴和前海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已经分别得到国务院的正式批复,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有所体现。二是充分借助中央资源申请优惠政策。横琴新区通过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沟通争取,纳入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在通关、税收、金融创新等方面获得了一系列特别优惠的政策。深圳前海已获得国家计划单列市权限,国家层面成立了前海新区发展联席会议,由国家发改委区域司司长担任协调办主任,协调各部委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三是坚持新区建设的市场化、企业化运作。广东省、深圳市十分珍惜现有的土地开发资源,下决心把这两块新区作为广东深圳转型发展的试验区,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示范区。在规划建设上,积极借鉴香港、澳门的先进经验,特别是园区管理体制的建设上,大量引入企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比如,前海新区成立前海管理局,并不是“区政府”的概念,它完全实现企业化运作,主要负责前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等经济事务,社会事务交由深圳市政府统筹,这种开发模式进一步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提高了开发的效率和公平性。
形成多层级合作格局。广东省非常重视域内各城市地区间的合作,主要是以广佛同城化为样本,打造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由于这三大经济圈城市之间发展层次差异明显,产业转移合作衔接较好,城市之间的关联度和融合度较高。以深莞惠经济圈为例,深圳、东莞、惠州依次存在发展差距,具有产业合作扩张的巨大空间,三个城市建立书记、市长定期会晤机制,政府部门建立动态沟通机制,加大跨界河流治理,实施跨界公交运营合作计划,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全面对接,共同打造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环境,实现区域承载力的进一步提升。
建立合作分享机制。深圳前海与香港的合作,珠海横琴岛与澳门的合作,都是双方资源配置的优化,合作的共赢。比如,横琴新区通过引入澳门大学,一方面解决了澳门大学新校区建设的土地问题,另一方面增强了珠海乃至广东省的教育实力,为珠江口西岸地区产业发展提供必需的技术和人才支持。又比如,东莞市与惠州、韶关等城市共建市级产业转移园区,由东莞市派干部入驻园区工作,用东莞经济园区建设和管理的成功经验推动合作园区发展,各城市按照合作协议进行税收、产值分成,既解决了东莞项目用地紧张问题,又加快了惠州、韶关等城市的开发建设进度。
对北京工作的启示:一是加快首都经济圈的建设,加大与中央部门的沟通力度,细分首都经济圈中不同区域的功能,在区域位置优越的地区积极争取先行先试政策。二是建立首都经济圈各省市高层领导定期会晤制度,围绕空气质量、跨界流域治理、交通设施、能源资源等方面开展沟通协调,加快形成区域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三是在北京市域内加强区县合作的基础上,推动首都经济圈内部不同层次的城市间合作共建产业园,实施税收、产值分成等模式创新,推动城市之间的产业转移。四是研究推进北京市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其独立性,减少行政色彩,强化市场运作能力,逐步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负担,以利于集中精力提升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水平。
(作者: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