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理,擅用修辞
2012-04-29
推荐者:何帆(最高人民法院法官)
【√】讲故事者越是自然地放弃心理层面的幽冥,故事就越能占据听者的记忆,越能充分与听者的经验融为一体,听者也越是愿意日后某时向别人重述这故事
说理和修辞,是法律人的基本技能。进入“微博”时代,网上总能看到各种“掐架”,常常是一语不合,就“五毛党”、“带路党”之类的大帽子满天飞,动辄是诛心之论。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参与公共话题讨论的法律学者、知名律师,同样逻辑错乱,言不成理。
人们忍不住会问:广大法律人是不是正逐渐失去说理的耐心和能力?哈佛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公正:该如何是好》,正是一本关于如何说理与思辨的好教材。这本书因同题网络公开课的广泛传播而热销,但书的内容,却比视频版更有深度。
桑德尔教授通过不断抛出问题、提供思路,告诉我们应当如何以多元化的视角,看待身边的点滴小事、政府的公共政策、法庭上的热点案件。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发现,在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唯一的、确定的、真理式的答案,只是一点包容、一点耐心、一点冷静和理性思考、论辩说理的能力。
无论怎么红火,迈克尔·桑德尔终究只是一位学者,而艾伦·德肖维茨就不一样了,他既是美国最大牌的刑事辩护律师,也是一流的畅销书作者,此外,他还是哈佛法学院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之一。1998年至1999年,德肖维茨教授连续两年开设主题为“圣经蕴含的现代社会正义公理之源头”的研讨课,是哈佛大学法学院史上最受欢迎的研讨课。
2011年10月,法律出版社出版了这门课的讲义《法律创世记:从圣经故事寻找法律的起源》。德肖维茨精心挑选了十则最为引人争议的《创世记》故事,旁征博引历代典籍文献,从法律的视角提供了精辟见解。他不仅评论故事主人翁的行为,甚至毫不避讳地讨论上帝的行为,并据此告诉我们,《创世记》故事里令人难以捉摸的公理正义原则,是如何启迪与发展出了现代法律。
2011年,北大法学院前院长苏力的《走不出的风景:大学里的致辞以及修辞》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主要集合了其担任院长时历次开学和毕业的演说。苏力的文章和演讲,影响了整整一代法律学子。你或许不赞成他的学术观点,但他观察问题的视角、逻辑推演的思路以及华丽而委婉的“苏力式”文风,却值得我们参考借鉴。除了演说,苏力在书中重点讨论了修辞如何运用的问题。当下,许多公诉人和律师总习惯激情思维、煽情辩论,作为一名旁观者,我始终认为,司法修辞的方式、场合和技巧,以及就案说理的缜密、严谨、周延,或许更加重要。
人物名片
何帆:自称“读者一枚、译者一枚、作者一枚、前文青一枚、前武汉警察一枚、最高法院法官一枚……”现任最高法院法官。译著有《作为法律史学家的狄更斯》、《九人》、《批评官员的尺度》、《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大法官说了算:美国司法观察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