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如雨生似花
2012-04-29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
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
雨花区是长沙市的教育大区。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当前青少年的道德现状,雨花区教育局在加强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着眼长远,以务实的态度,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德育体系,让学生在德育之雨的滋润下绽放生命的美丽之花。
整合资源,丰富德育内涵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说教是无效的,真正的教育应该 “润物细无声”,让未成年人走进社会,在现实生活中理解、感悟并进行自我教育。雨花区教育局整合资源,不断丰富德育内涵,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研究并实施了“新概念三好学生”德育模式,倡导未成年人“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区做好公民”,以“新概念三好学生”的评选为载体,逐步构建了雨花区德育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新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带来的是生动活泼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雨花区教育局素质教育基地自2002年与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共同创建以来,拥有一城(森林游乐城)、三室(无土栽培室、陶艺室、急救护理室)、三馆(森林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动保馆、组培馆)、五园(三湘景园、百鸟园、珍稀植物园、竹园、杜鹃园)、五场(野炊场、烧烤场、彩弹射击场、激光射击场、军事五项场)、五区(多功能军事训练区、野外生存训练区、水上项目训练区、团队拓展训练区、生活实践服务区)等众多德育场所,面向青少年免费开放,成为雨花区素质教育一道靓丽的风景。雨花区枫树山大桥小学七彩光少年宫,以贴近和服务未成年人为宗旨,努力把少年宫建成“学生开心的活动场所”“家长放心的教育阵地”和“村民向往的文化中心”。操场上,孩子们在开心地打篮球;沙趣池里,小朋友几个一群在堆沙雕;种植园里,“农民”在体验劳动的乐趣;架空层下,“修车能手”打开一辆大汽车的前盖,小木工们在“叮叮当当”……
夯实常规,创新德育形式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写道:“最好的教育就是自然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人的心灵,帮助人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雨花区教育局重在对学生进行“自然的教育”,以常规教育为主线,在稳步前进的基础上尝试创新,使全区德育工作蓬勃发展、充满生机。
长沙汽车工业学校的教育对象,是一批被普通中学拒之门外的孩子,他们或因学业欠佳,或因顽劣不堪,如同一块块待雕琢的玉石,学校毅然担负起“琢玉成器,教人育德”的教育职能,把“琢”文化渗透到每一个德育细节。从新生入校的那一天起,就用军人的标准来规范学生的坐立行走,要求“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每天确保早、中、晚各有一个时段锻炼学生的坐姿、站姿和行姿。稻田中学大课间坚持30分钟的气质训练—兔子舞—广播操—感恩舞“四部曲”,在《感恩的心》的旋律里,同学们表达对父母、老师和朋友的爱,这种积极向上和轻松活泼的大课间活动使学生的健康意识、审美情趣、责任感和自信心都得到显著增强。
发挥优势,打造德育品牌
雨花区各中小学校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品牌,努力做到“一校一特色”。如今,区教育局着力打造的两个德育品牌已经蜚声湖南省内外:一是由教师青年团员、校外辅导员、民间艺人、大学生、“五老”人员、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学生家长等组成的“绿森林”雷锋行教育志愿者团队,利用业余时间义务服务,令人感动,为区域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提供一个全区德育工作交流和传播的平台;二是一直坚持的 “快乐小义工”品牌,区内的中小学校积极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为这一品牌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其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创新案例二等奖。
此外,湖南省话剧团携手雨花区教育局共建“雨花小小话剧社”,话剧团的艺术家们义务走进学校,让师生共享高雅艺术;劳动东路小学积极营造“有爱心学义工、有能力当义工、有时间做义工”的氛围,成立了“五彩”义工小分队,与家长、社区义工一道,参加了清洗社区橱窗、帮助残障人士、整理社区图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服务中传递快乐,在付出中树立社会责任感。
近年来,雨花德育工作捷报频传,荣获“全国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称号,尤其是“新概念三好学生”的评价研究和实践,先后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德育报》《湖南日报》多家媒体报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绩只属于昨天,我们将继续求真务实,不断进取,努力开展具有时代特色的德育活动,为今后雨花区的德育工作增添更加美丽的色彩。
责任编辑/宋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