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学兴趣培养与学习方法指导
2012-04-29李新喜
李新喜
摘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探讨了中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并给出了关于他们学习方法的一些建议和指导。
关键词: 中学生数学兴趣培养学习方法指导
当今,在这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知识急剧更新的时代,如何让学生更有效地成才,更有效地学好专业知识,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懂得如何教给学生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如何去学。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制约和阻碍学生学好数学的因素之一,就是学生学习观念跟不上,学习方法不得当。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喜欢学习和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我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教学生如何做好笔记,指导学生学会如何筛选习题,让学生学会对比、归纳和总结。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人积累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如果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的各种好的教法就能真正得以实施,也可以说数学教学任务已成功地完成了三分之一。
(一)教师注重与学生在情感上的沟通。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热情和信心去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歧视学生,不侮辱学生,不体罚学生,并能满足学生提出的合理要求和接受学生正确的批评意见,多为学生服务,形成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继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发挥巨大潜力,变被动为主动,促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决策作用。
(二)摒弃畏难情绪,保持良好心境,消除心理压力。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学教材的特点——新知识引入的精彩插图、风趣对话等,做到因势利导,化繁难为简易。同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学习新知识,变枯燥为有趣,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三)让学生多了解数学发展史,明白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他们懂得无论是追求欧美风格,还是保留东方韵味的建筑群、风景名胜等,都是由一幅幅形状各异的美丽图案构成的,这一切都离不开数学知识。如在开始学习几何时,可以向学生提出:(1)国旗上的五角星是怎样画的?(2)为什么节目主持人在报幕时,总喜欢站在舞台中的左上方?……告诉学生,如果学好了几何知识,诸如此类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四)要求学生充分估计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困难面前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细想要解决的问题与已知条件、学过的知识有何联系,缺少什么?如何找?排除一切干扰和不利因素。如每年中考的压轴题,经常考查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备考时要提醒同学注意:如果图中出现了切割线,则要考虑切割线定理和面积公式的计算,从而转化为函数问题或方程问题来解决,最终求出结果。对学生在数学上取得的哪怕一点点成绩,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充分肯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树立克服困难和学习的信心。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变苦学为乐学。
二、指导学法
(一)做好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不仅能搜集和保存资料,增长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记忆,促进联想。
1.指导学生做好预习笔记。在预习时,教师向学生提出明确和适当的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反复阅读新材料,在不明白的地方标上记号。这样听课时就能特别留心,也方便将自己的想法与老师的思维方式作比较,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养成勤于思考的行为习惯。
2.指导学生做好听课笔记。听课是学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学生大量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听课得来的。在高度集中注意力和积极进行思考的同时,还要做好课堂笔记。首先,要把教师板书的纲要、重点、关键记下,把教师补充的重要内容、结论记下。但要防止教师讲一句学生记一句,胡子眉毛一把抓,因为这样反而不利于把握重点。其次,要善于把握做笔记的时间,如在教师讲完一个问题后记,在教师板书时记,在教师讲课间歇时记,在教师总结时记。再者,注意加快记录速度,保证整个听课活动与教师的授课进度保持高度一致。
3.指导学生做好阅读作业笔记。对批改后的作业,有一部分学生只看分数,然后就把它搁到一边去;有一部分虽然能改正教师指出的错误地方,但缺乏深入思考。于是,同样的错误会重复出现。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作业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督促他们用心阅读作业并做好笔记。在记录中不仅要改正错误,而且要从错误中剖析产生的“病症”。回想题目当时的解法是怎样想到的?如何防止再犯类似的错误?是否还有其他解法?什么方法最简单、最有效?能否把问题再加以变型、引申、拓展?等等。
4.指导学生做好听试卷分析笔记。教师在评讲试卷时,要防止学生只对答案,照抄解法。对于在解题过程中要用上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步骤、简捷解法等在题目的旁边注上,这样日积月累,形成一套快捷的应试方法。如解答填空题:已知x、x是方程x+3x-2=0的两根,那么+=(?摇?摇)。要求学生听完教师评讲后,要学会在题目旁边注明运用的知识点是:韦达定理。同时标出结论:x+x=-3,x•x=-2。这样,学生就能快速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和解题方法。
(二)领会和学习教师筛选习题
适量的习题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消除困惑,纠正存在的问题,梳理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教学效果的强化。
1.把握授课的教材目标和教学要求,吃透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层次和对难点消化的程度,精选例题,深入讲解。当学生接受了新概念、新知识后,要求他们完成课后的巩固练习和教师补充的判断、填空和选择等小题,熟练掌握好基础知识。然后,教师对精选的应用例题作好详细的讲解,再让学生完成适量的相关练习。
2.面对众多的课本习题、练习册,应围绕基础这个中心,控制好题量和难度,精心设计安排习题,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如对中下层学生,要求他们完成课本中的习题、自我测试题,《达标训练》中填空、选择、简单的计算和证明,着重训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尖子生,除要求他们完成课本中的所有习题外,还要完成辅助练习中的难题。此外,教师再给尖子生适当补充一些探讨性强,中考热点、难点等问题,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真正做到使“差生”吃得了,尖子生吃得饱。
(三)学会对比、归纳和总结
对比、归纳和总结是数学教与学广泛运用并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运用得当,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有对比才有鉴别,才能了解事物的共性和个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学习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概念时,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比较,找出四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而较好地掌握各种函数的表达式。又如学习四边形中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让学生自我讨论,比较它们的形状、构成条件、性质等,使学生对四边形的了解和认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教会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达到化繁为简、化隐为现、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化一般为特殊、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如学完初中的各类方程,可引导学生归纳解方程的指导思想和一般解法,即:“消元”和“降次”。让学生明白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在学习过程中要懂得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通过总结,可以使知识形成网络,抓住重点,掌握规律,提高自学能力和概括水平。如在中考备考时,教师引导学生做到:章节小结,全册小结,整个初中阶段内容总结,把各个知识点用一条线串起来,遇到什么问题该用上哪个知识点,采用什么样的解法,让学生做到胸有成竹。又如刚刚提及的四类函数,从它们的表达式、图像名称、分布、函数的增减性等方面加以总结,找出四者的异同点,从而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类函数。再如方程(1):x+=C+,它的解是:x=C,x=。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方程的解与方程本身的形式有何联系,如果把方程(2):x+=a+的形式化成与上一小题相同,即:x-1+=a-1+,它是否也有x-1=a-1,x-1=,从而很快得出x=a,x=。由此可以再引导学生从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并加以运用。
实践证明,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数学学法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推进数学教学教法改革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张雄,李德虎.数学方法论与解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5]刘绍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