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的点拨智慧
2012-04-29杨志军
杨志军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怎么定位自己的角色,怎样点拨,才能使课堂最有效,使学生有所得,需要我们老师的智慧.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点拨;吸引;典型;简约
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基础学科,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很多学生感觉难学. 课改中老师讲的少了,如何在课堂中利用几分钟的时间,通过教师只言片语的点拨使学生兴趣盎然、进而有所得,教师必须下一番工夫. 因此,数学课堂中老师的点拨更需要智慧.
一、点燃激情,激发兴趣的智慧
要想课堂上讲得有效果,首先学生要有兴趣听. 有经验的教师在上课时通过设疑、激趣、游戏、故事等活动或者诙谐幽默的语言等个人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使自己的讲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这些方法都是我们组织课堂不可或缺的,但是每堂课都设计一些精彩新颖的活动对于我们平时的课堂来说似乎不太现实. 老师的语言和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学生一点点熟悉,时间久了,学生的新鲜感消失,魅力指数下滑,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如果能够深挖数学的学科魅力,再结合一些外在的组织方法,那么学生对数学将保持一种长久的兴奋状态. 数学的这种学科魅力包括数学的实用性和学科美. 优等生喜欢数学就在于被数学的美所吸引. 初中生随着他们年龄和阅历的增加,认知也从感性逐渐趋向于理性,学习不仅仅是好玩,还要有用. 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教师若能在课堂上讲到今天所学的知识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挖掘出知识的实用价值,相信学生会仔细聆听.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绝大部分章节的开始都有一个问题情境,起先我感觉这些问题情境太难了,学生不能理解,但后来仔细揣摩发现,这些问题情境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有些难,但是应用性很强,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宗旨. 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当修改这些问题,学生一定能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而更加理性、踏实地去学习. 在感受数学实用性的同时,数学美也在深深感染着我们的心灵. 数学的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突变美、对称美等在我们的课程内容中屡见不鲜,老师若能在讲解内容时能带领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体会数学的美妙,我想学生一定会被它的美深深吸引,树立起对数学牢固的兴趣,甚至用毕生精力去研究它. 例如八年级下册“黄金分割”一节,当我讲到维纳斯的身材比是黄金比,舞台上主持人站在舞台的黄金比位置时观众感到最协调等实例时,学生们凝神静气,仔细程度胜过以往任何一节课,我想他们也被这“神圣的比例”所震撼了.
二、交给钥匙,拨云见日的智慧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有些内容和题目必须讲,但并不是讲的题多了,学生就一定掌握得好. 数学题不计其数,数学课又有几节?试问短短的几节课怎么讲完那么多的题?如果课堂沉浸在多讲几个题当中,势必又回到了题海战术. 作为老师,我们的作用就是通过一两道题让学生有拨云见日、一通百通的感觉,这就是典型题例的讲解. 题目出示之后,学生会做这个题了不是这道题的讲解就结束了,更重要的是做完之后分析这道题的特点,让学生理解这类题的做法. 我认为首先要讲清解决这类问题的原理;其次是引导学生理解探究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并归纳、上升为经验或方法;再次是对比这类问题和其他问题表现形式和解题方法上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最后是拓展这类问题有哪些变式形式. 相信把这些分析清楚之后,学生对这类问题就会有一种透的感觉. 在讲解中解题思路和数学方法必须重点分析,教学中的易错点和难点必须强调到位,至于通过学生讨论能解决的则可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能讲,因为讲了反而让学生更加迷茫. 例如学习“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时,我发现很多同学老师一讲他很快就会,让他们自己做却怎么都做不出来,我认为他们是不会运用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我在分析时就强调了解题步骤,对比了列一元一次方程和列分式方程解题的异同,强调了找关键句和列表格找等量关系的两种方法,每次分析此类题都用这些步骤讲,一段时间后,学生们逐渐有所感悟. 在讲新课时,对一些类型比较生僻的应用题可以先不讲,在期末复习后再让学生感悟,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效果较好.
三、通俗易懂,简洁精练的智慧
数学内容和概念大部分比较抽象,解题步骤较多,很多学生因为不能理解含义和记不住解题的要点而对学好数学失去信心. 老师在课堂上的精讲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这种感受,因此教师的语言和所概括的方法必须简洁精练,说他们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话语,概括一种最通俗、简洁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这样不仅节省时间,而且可以突出重点,避免重复. 对于学生来讲,老师的话语方法字字珠玑,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他们知道要记什么. 有时我们可能感到概括的简洁了学生听不懂,其实在概括之后可以留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静静地去品味老师的语言和方法,当理解了其中的精妙之后,他们会被这种简约而不简单的数学美所折服,老师概括的简单几个字、几个步骤他们也会迅速记住并加以应用. 例如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教学中,我把定理及其推论分成五个部分:过圆心、平分弦、垂直弦、平分优弧、平分劣弧. 这五个部分中有两个部分成立可得其他三个部分成立,其中由一、二推出三、四、五时加上条件:被平分的弦不是直径,即由二推三. 这样垂径定理由二推三被学生很快地就记住了.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老师点拨的到位可以让学生少走很多弯路. 如何让学生在我们的指导下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让学生对数学不再有艰深晦涩的印象,需要我们老师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