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中,那些被忘却的名字
2012-04-29王东
王东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冠军基金今何在?
这些年里,曾经在公募的天空里闪耀过的明星很多。他们手握重金、呼风唤雨,人前光鲜,一呼百应;上市公司对其热情款待,投资者对其膜拜有加。但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翻开基金历史业绩榜单,尽管没有哪一只基金能够年年夺得业绩冠军,但5年下来仍有不少基金经理的平均年化收益可以比肩巴菲特。
天相数据统计显示,尽管国内的基金业仅有短短10余年的历史,目前成立的基金已突破1000只 (分级单独计算),在2007年1月1日之前就成立的就有242只。但在这242只基金中,仅有42只在过去的五年多时间里没有变换基金经理。
另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2月6日,这42只基金的 “掌门人”中仅有王亚伟、陈戈、朱少醒、易阳方、张晓东、尚志民、付浩、邵健、刘青山、王晓明等10位基金经理取得的年化收益堪比中国的“巴菲特”。
他们分别在管理华夏大盘、富国天益、富国天惠、广发聚丰、国富弹性、基金安顺、基金科瑞、嘉实增长、泰达精选、兴全趋势的过程中,全部取得了20%以上的年化收益;而且,他们管理这些基金全部超过5年。
即使如此,在年度的基金业绩排行榜单上,这些基金也并不能年年都挤进同类的前三名。这正如我们知道的巴菲特和比尔 格罗斯,在任何单一年份中,都有众多能战胜他们的基金经理。但从长期看,在市场最好的年份,他们所管理的基金回报未必是最好的,但在市场最差的年份,他们一定是较好的之一。
最牛基金经理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电影里,女主角叫沈佳宜,电影里面女主角人见人爱,无论男主角,还是男配角,都对其一往情深。在基民眼中,王亚伟无疑就是他们的“沈佳宜”。
在中国基金业,王亚伟这三个字始终是一面旗帜。这位“公募一哥”以神话般的投资业绩成为一种符号和象征。
“我喜欢平静的生活,不喜欢生活和工作在聚光灯之下;更重要的是,我不希望媒体对于我买的股票进行报道,所谓的王亚伟概念股。”这是离别恳谈会上王亚伟面对媒体的一段肺腑之言。
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末时,刚刚踏入行业的王亚伟或许自己也未能想到会以今天这样一种“无奈的孤独者”的身份退出这个耕耘了十余载的基金圈,而他也更不会想到直到今日才完成与伯乐范勇宏在华夏基金的共同退出。
2005年6月18日,是A股世纪大底998点之后的第十天,上证指数收报1085点,5年之后,仅上涨136%。
以同样的时间区间考察,在所有可比的96只偏股型及混合型开放式基金中,88只基金跑过了大盘。而5年长跑冠军,已经毫无悬念可言,王亚伟的华夏大盘精选以5年10.75倍的净值增长一骑绝尘。
继之,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和银河稳健,分别以极为接近的408.96%和408.18%涨幅,分列亚军和季军。显然,目前已无从想象,假若不是因为恪守大统的吕俊的离开,上投摩根中国优势会更为逼近剑走偏锋的王亚伟。
此外,鹏华中国50和泰达红利行业精选等18只基金,涨幅超过了300%。鹏华中国50涨幅实际上逼近4倍,这对基金经理频繁变动的鹏华中国50来说,相当不易。
以5年的视野观看,似乎在中国,神出鬼没的王亚伟比雷打不动的巴菲特要出彩得多。
有人欢喜有人忧
公募基金的体制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私募的自由生长成为公募基金经理神往之地。因此,摆脱公募基金的种种禁锢后,不少原明星基金经理选择加盟私募或自主创建私募。
当项志群出现在深圳某社区做产品推介之际,与会人员大多不知道他曾经是众人热捧的公募界明星基金经理。2006年,项志群就以辉煌的战绩荣获当年度封闭式基金金牛奖;2009年9月,项志群加入已经解决完股权问题的大摩华鑫基金公司。当年他的业绩一路领涨,2010年一季度,其带队的大摩领先优势领跑各类开基,同期表现甚至超越王亚伟,其管理的基金规模也一路增长,大摩领先优势从2009年9月22日首募时的7.04亿份,发展到2010年二季度末的39.55亿份,占到了全公司合计份额的半壁江山。
不过,在他业绩最为辉煌之际,选择了离开。离开大摩华鑫后,项志群加盟了淡水泉。
淡水泉的总经理则为赵军,赵军曾经一度也是公募界的风云人物,曾经任职嘉实基金,为基金丰和基金经理、研究总监、机构投资总监、总裁助理。如今,淡水泉已经成为私募基金公司中,规模居前者。
从公募转会至私募后,顺风顺水还有吕俊和江晖。
吕俊曾经一度是公募基金界的翘楚。2004年4月至2007年8月,吕俊掌舵的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累计收益550%,远远超过同期同类基金321%的复合收益率。2007年8月吕俊创立了上海从容投资。在吕俊的个人影响力下,从容投资规模在40亿元左右,俨然已经在私募基金公司中位居第一阶梯。然而,吕俊亲自管理的基金产品业绩并无亮点,和其带队公募基金产品时的辉煌相差甚远。
江晖同样是国内第一批公募基金经理,历任华夏基金总经理助理、湘财荷银基金投资总监、工银瑞信基金投资总监。2007年,江晖告别公募,一手打造了星石投资。2008年市场遭遇大熊市,江晖管理的星石产品因空仓股票而获得成功,当年大熊市毫发无伤,并取得正收益。如今,星石投资管理规模也已位居阳光私募前十。
明星基金经理转型私募后,成功的是少数,而水土不服的则大有人在。
在创办隆圣投资之前,王贵文担任嘉实基金总经理助理,掌舵嘉实主题精选。王贵文的“成名作”是投资中国国航,中国国航上市时无人问津,但王贵文所管理的基金却重仓介入,结果牛市初期国航报复性上涨,王贵文因此一战成名。
数据显示,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王贵文掌舵的嘉实主题精选期间基金净值增长175.9%,在同期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七。
2007年年底,王贵文告别公募基金,为最早一批从公募转战私募的试水者,其发行的私募产品为“隆圣系列”。王贵文业绩曾经一度可圈可点,然后,2008的熊市中,王贵文判断失误遭遇重挫,业绩不佳让王贵文煎熬了多年,2011年12月29日,王贵文终于解脱,当天中投信托在网站上发布隆圣系列产品的清盘信息。
公开信息显示,4只清盘产品中,隆圣1号和隆圣2号均成立于2007年11月7日时行情高点,成立时的规模分别为0.63亿元和1.28亿元。隆圣3号和隆圣4号则于2007年11月20日同时成立,成立时的规模分别为1.63亿元和0.82亿元。截至2011年12月9日的净值数据,隆圣1号、隆圣2号、隆圣3号和隆圣4号的单位净值分别为0.7453元、0.6918元、0.6373元和0.6656元。
曾经的基金界的老人、大成基金首任总经理龙小波也遭受业绩重压。2004年5月,龙小波成立了深圳市柏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7月,在香港成立了柏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此后,龙小波和他的柏恩投资并不为投资者过多关注。
然而,当世人再度将目光投向龙小波时,因其亲自掌舵产品“龙马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自2007年11月16日成立以来,亏损幅度一度超过60%。据了解,这只产品4月25日公布的最新净值为39.3500元(面值100元),成立4年多以来,亏损超过60%,在全部同类产品排名中仍旧垫底。
最为颠沛流离的莫过于李旭利。李旭利在南方基金成立之初就加盟南方基金,并一步一步走到投资总监的位置,2005年,李旭利加盟当年成立的基金公司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并将这家新基金公司带进了行业十强,创造了基金业新公司成长的奇迹。
2009年5月,李旭利从交银施罗德挂靴而去,迎接他的是在私募界潜行数年、战绩斐然的裘国根。李旭利加盟裘国根一手创办的上海重阳投资后,推出的首只产品颇受投资者追捧,一举吸金11.5亿,继续他的奇迹人生,刷新了阳光私募产品首发的最大募集金额。
然而时隔一年后,李旭利的投资生涯走到了尽头。2010年9月,证监会对李旭利立案调查,随后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如今,身陷囹圄的他,尚在等待着一再推迟的法庭审理。
虽然,私募之路并不平坦,但是仍旧有公募基金的大佬前赴后继加盟。今年上半年已经从中邮基金离职的原投资总监彭旭也已加盟私募。
“猛人”彭旭,回归私募后又会有什么样的传奇?
离开二级市场
能够修炼成为基金行业大佬的,无不在这个圈子摸爬滚打多年,对于投资具有独到的见解,一般不会离开这个行业。但是仍有人选择了离开二级市场的投资,跨界到相关的金融行业。
2011年11月底,基金界颇具影响力的老人肖风现身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万向集团大楼。
三个月前,天命之年的肖风做了一个决定,辞去博时基金总经理一职。
他与博时基金的交集,可以追溯到10多年前,博时基金筹备之际肖风已经成为顶梁柱,博时基金成立之后,他担任博时基金总经理,并带领博时基金公司稳居行业龙头位置。
辞职之时,肖风表示:“今年正好也是我五十岁,我想作一个选择,从一线退到二线,最后董事会也同意了。我觉得整个基金业,或者是整个企业界也好,一个人做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做了13年,这也是不多的。到60岁退休还有十年工作时间,我想开启一个不一样的、新的十年,从而进一步丰富我的人生经历。”
随后不久,肖风到万向控股金融事业部担任总经理。万向控股定位是产业投资人,主要从事股权投资与行业管理。现万向控股旗下已包括民生保险、浙商银行、通联支付、万向租赁、通联期货、工商信托、浙商基金及万向香港等多个子公司。除了券商领域,万向控股已在金融业其他领域全方位覆盖。
据了解,肖风同时担任公司副董事长,负责总体发展战略。
无独有偶的是,肖风原部下李全,和肖风一样选择了跨界。李全同样是基金界的老人,在博时基金第一线奋战了12年之久,离开时为博时基金副总经理,担任过博时基金公司除总经理职位以外的所有部门的领导。
他的跨界比肖风来得早了一些。2010年5月,李全加盟新华资产,他的履历在保险资产管理行业重新开始。
李全入职之后,认为保险资产管理行业驰骋的范围更大一些,所以愿意做一些尝试。除可以按常规投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外,还可以参与私募,可以投资债权计划和股权计划,可以投资不动产,允许成立金融控股集团。
虽然这些基金业人士此前所在的的基金行业主要是进行二级市场的投资,但离开基金行业后,仍旧从事相关金融行业,这个跨界还不算太远。而不少曾经的明星们刻意低调,已经彻底淡出人们的视野。
沉入股市的名字
基金大佬们在职之际,举手投足引起市场关注,离开之际更是掀起轩然大波。但是随着大佬们日渐淡出这个圈子,业内已经再无他们的消息。
易方达基金教父江作良的离开成为了焦点。2008年,易方达原副总裁江作良因“个人股权投资,回避利益冲突”等原因向公司提交辞呈。江作良在易方达基金公司尚未成立的2000年,即以个人身份投资立立电子,为了回避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并消除公众的疑虑,江作良决定辞去易方达基金公司副总裁和投资总监的职务。
江作良是资本市场上不折不扣的老江湖,上世纪90年代初就试水资本市场。当年他的离职让投资者扼腕叹息。
离开易方达基金以后,江作良曾经赋闲在家很长一段时间,大有隐退江湖之意。
然而,2011年年底,江作良意外现身于广发证券的策略会上,他表示“现在没有啥机会,我和大家一样都在亏钱”。这是他从易方达挂靴而去之后,首次公开亮相。
江作良现在身份是广东惠正投资公司的法人代表,惠正投资的注册地址为“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大道东1号2707房”,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为“以自有资金进行对外投资(法律法规投资的项目除外),项目投资管理、咨询(涉及审批的项目除外),财务咨询”,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界另外一位颇具影响力人物李学文目前仍未正式出山。2006年,身为投资总监的李学文带领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基金业绩一路上蹿,以182%净值增长冠绝基金行业,这一业绩甚至荣获了当年全球公募基金冠军,他据此成为资本市场上的传奇人物。
一年后,李学文也是挂冠而去,当年传言众多,一度有说法指原因是时任总经理控制欲强,不喜欢公司内有明星,更不满已经刻意低调的李学文风头过劲,此外,也有传言指时任总经理要求李学文签订了避免同业竞争合同。
传言是否属实已经无从考究,但挥别公募之后,李学文并没有改投私募,市场上也再无其消息。专注私募研究的知情人士曾经一度告诉记者,私募公司中并未听说有李学文其人。曾经一度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李学文可能环游世界去了,也有人说他每天在家里修身养性,练太极,看书,没有工作。
不过,李学文目前在一家私募公司任职。然而,他并未正式带队阳光私募产品,仍旧沉寂,市场再无他的公开消息。
在2006年,王亚伟只是那个饱受挫折之后远遁海外学习,刚刚归国的基金经理,而当年银华价值优选的基金经理蒋伯龙则几乎和李学文一样名气大噪。其管理的基金在成立十个月后净值增长幅度高达100%。不过,时隔一年多后,蒋伯龙离开了他的老东家,自此市场上再无他的传说。
此外,诺安基金原投资总监易军等,淡出公募基金也是已有时日,至今没有任何消息。这些昔日众星追捧的明星基金经理,至今也是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现任上海尚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的石波,在投身私募之前曾任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副总监,历任基金兴科、基金兴华、华夏回报和华夏回报二基金经理。在管理华夏回报基金期间(2004年2月28日至2007年8月17日)产品回报率达到323.14%,超越同期指数145.15%。他所管理过的兴华基金是目前中国累计回报最高的基金。然而去年他管理的35只私募产品,表现最差的双赢8期累计跌幅38.35%,跌幅超过三成的达17只,占比近一半;跑输大盘的达33只,只有2只略为跑赢大盘。今年以来到上周末,同样只有一只产品跑赢大盘,只有7只收益为正。
现为广东新价值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兼基金经理的罗伟广,之前在广东证券自营和研究部门任要职,转投私募后2009年夺得私募总冠军。目前其管理的私募产品数量达26只。然而2011年度这些产品只有两只略为跑赢大盘,表现最差的富锦9号跌幅39.49%,跌幅超过三成的就有20只;今年以来则没有一只产品跑赢大盘。
现为淡水泉(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投资总监的赵军,在从事私募之前担任过嘉实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丰和的基金经理。2004年9月下旬至2005年底,上证指数下跌19%,而基金丰和同期仅下跌0.49%;自2005年11月至2007年7月赵军离开嘉实基金前,上证指数上涨3.1倍,而基金丰和同期上涨6.3倍。去年,淡水泉的17只私募产品虽然收益率均为负,但全部跑赢大盘;今年以来17只产品全部上涨,但跑赢大盘的只有1只。而今年业绩表现最好的私募产品,到上周末累计涨幅已近四成,涨幅超过两成的私募产品有19只,跑赢大盘的多达220只左右。
公募基金经理中,2010年击败王亚伟夺冠的孙建波,2011年度的表现比王亚伟更为逊色,其中帮助孙建波夺冠的华商盛世成长去年跌幅27.92%,华商策略跌25.1%,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均接近垫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