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亚伟神话的终结

2010-09-20迟宇宙

博客天下 2010年16期
关键词:神化王亚伟面纱

■文/迟宇宙

王亚伟神话的终结

■文/迟宇宙

他成功地使自己变成了一出悲剧,并且使人们再次确信,在这个唯物主义的国度里,从来就不曾存在过真正的神。

带着一个支离破碎的神话,王亚伟走了。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内部公布了一条任命通知:王亚伟不再担任华夏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改由总经理范勇宏兼任。

王亚伟今年39岁,此前他一直作为一个神话而存在,但是在2010年,他的存在是被强烈的挫败感和失意包裹着,以“偶像的黄昏”的意境呈现出来的。他不再是那个被投资者仰视的神,而是变成了一个被拉下神坛的“神棍”。他成功地使自己变成了一出悲剧,并且使人们再次确信,在这个唯物主义国家里,从来就不曾存在过真正的神。

今天的人们正纷纷用长枪刺向王亚伟,此前他“神”的角色以及更早前安徽高考状元、清华大学以及华夏基金这些动人的词汇,都无法阻止他缀满宝石的面纱被突然扯下的命运。神像坍塌的时候,“神”就自然地倒下了。

自1994年步入职场的前十年时间里,王亚伟从来没有被神化,他也缺乏被神化的资历与机会。那时候的偶像是上海的管金生,是新疆的唐万里、唐万新兄弟,是庄家吕梁,是“银广夏陷阱”,是一切从中国新生儿般的资本市场中浑水摸鱼的人。

>> 新闻提示

一个月前,由于业绩不好,王亚伟辞去了华夏基金投资总监职务,从“神”变成了“人”;一个月后,行情好转,华夏基金领跑反弹行情,王亚伟又从“人”开始变成“神”。如果一定要说是悲喜王亚伟,倒不如说是这个股市太过悲喜,跌起来毫无人性,涨起来毫无道理。王亚伟的沉浮,完全是一次经典的股市写照,成王败寇。

但是时间改变了一切,管金生身陷囹圄之后如今都已刑满释放,“德隆系”倒掉之后如今又死灰复燃,庄家吕梁是失踪了,但是中国资本市场上依旧不缺乏各式各样的“银广夏陷阱”,也从不缺乏“利益输送”和“老鼠仓”。

王亚伟在1998年进入华夏基金管理公司,那一年是中国的“基金元年”。这些被寄望于稳定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的确稳定了市场,虽然中国股市牛了又熊、熊了又牛,却始终在原点摇摇摆摆,就像是一对互相勾引的狗男女一般。

十年生死两茫茫,王亚伟在华夏基金干得马马虎虎,业绩虽然算不上好,却也不坏。可是这个世道只容得下“神”的位置,却容不下追随者的脚步。2005年,王亚伟被请走了。

年底的时候,王亚伟重新回到了华夏基金管理公司,他接受了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稍早前中国股市经历了颇具象征意义的“998”,股改行情宣布正式启动,在那之后的两年多里,哪怕白痴都会从股市中赚到钱。王亚伟不是白痴,他干得不赖,华夏大盘慢慢地成为了“明星基金”,王亚伟开始成为“中国最赚钱的基金经理”。

从2007年底开始的熊市丝毫没有伤害到“王亚伟”的神奇,因为华夏大盘精选从“涨得快”变成了“跌得慢”,“王亚伟”突然之间具备了更加强大、更为剽悍的号召力。2009年是王亚伟的巅峰年,那一年他因为潜伏于各种“重组股”而当选年度“股基王”,在2009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他执掌的华夏大盘精选以不到0.1个百分点的优势险胜对手。

可是神话有个转瞬即逝的恶习,它的持久性比爱情还短暂。时间一进入2010年,王亚伟一启动自己的39岁,缀满宝石的面纱就一点点儿地脱落。他先是深陷金融股,输得一塌糊涂,后来又在“打新股”中屡屡扪心自问“套得有多深”。在一个业绩为王、净值说话的年代里,王亚伟的面纱彻底脱落了。人们开始掏出携藏在身上的长矛,纷纷向他刺了过去。

倒在39岁的王亚伟是一出悲剧,它意味着中国所谓的“机构投资者”与散户们一样,只是在混乱和无序中浑水摸鱼、火中取栗的人,它们无法稳定市场,也无法承担起稳定市场的责任。它们只是在牛市中神化,在熊市中鬼化。

无论是否年届39岁,无论是否存在“39岁现象”,王亚伟都从来没有真正地成为神,他与《大时代》中的方展博、《世纪之战》中的方新侠一样,只是一个“大时代的小访客”而已。真正年届39岁的是中国股市,虽然骨龄只有19岁,却已垂垂老矣。这不是王亚伟的错,但毫无疑问,王亚伟是铸成这个大错的帮凶之一。

猜你喜欢

神化王亚伟面纱
揭开剪纸题的神秘面纱
走下神坛的姜子牙
揭开人脸识别的神秘面纱
有事就找王亚伟
揭开藏北草原的神秘面纱
论“神化”学校教育倾向
“神化”与“人化”的《伊利亚特》
从公募到私募王亚伟如何跨界
王亚伟:押宝重组股造就神话股海沉浮还能走多远?
冥王星的面纱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