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外行看热闹,影迷看门道
2012-04-29马人人
马人人
引进内地上映的外国电影越来越多,但质量总是参差不齐,发行商们把不准内地影迷的脉门,就把有限的引进片名额,多半分给了那些超级英雄、史诗巨制,走一个“傻大粗”的路线。
每年到了颁奖季,悲催的中国影迷就只能“隔岸观火”了,放眼当年奥斯卡大热的电影榜单,才发现这一年里我们在电影院看过的电影几乎全部都榜上无名,免不了心生一股仿佛生活在“第三世界”的心酸感。
《雨果》在去年底和《艺术家》缠斗了几个月之后,虽然最终在奥斯卡最佳电影等重要奖项上惜败,但还是斩获了最佳音响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视觉效果、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摄影等5项技术大奖。可以说围观《雨果》,就是围观当今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
马丁·斯科塞斯的“小清新”转型
《雨果》的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在好莱坞素以“重口味”著称,由内而外张扬的意大利血统,使他看起来总是一副“教父范儿”,代表作《愤怒的公牛》、《好家伙》、《纽约黑帮》、《无间行者》等,莫不是走的罪恶、暴力、救赎路线。如果你是斯科塞斯多年的忠实拥趸,那“小清新”得一塌糊涂的《雨果》,定会让你惊掉下巴。
电影改编自布莱恩·瑟兹尼克的同名小说,是一个关于成长的冒险故事。小男孩雨果天生对机械有种偏执的热爱,他寄宿巴黎火车站钟楼,偶尔会去玩具店偷些零件,用来修补父亲留下的机器人。一次行窃,他被店主当场抓获,店主拿走了雨果父亲的遗物——一本机械手册,令他心急如焚。寻找父亲遗物的旅途中,雨果进入了一个奇妙的电影世界——关于工业、梦想、爱与希望。
没有暴力镜头、血腥画面、人性纠葛,马丁·斯科塞斯第一次脱下“老愤青”的伪装,像一个有趣而慈祥的老者,不仅讲述了一段跌宕有致的探险故事,还表达了自己对于毕生热爱的电影工业的最高敬意。
卡梅隆“见过最好的3D摄影”
至于电影本身,贯穿《雨果》始末的,除了电影,还是电影。向电影工业致敬的影片不胜枚举,但从来没有一部,像《雨果》这样大张旗鼓、大费周章。
在传统胶片电影遭遇数字技术冲击、电影学者惊呼“电影已死”时刻,老马丁以时髦的数字3D与电脑特技,缅怀传统电影的辉煌过往,意味深长。耗资一亿七千万美元的巨制《雨果》上映后,在全球电影界、尤其是好莱坞掀起了不小的轰动效应。
《阿凡达》之后,使得美国影评人将之后的3D电影时期称为“后阿凡达时代”。不但好莱坞知名导演纷纷对3D、IMAX技术跃跃欲试,就连先后以《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革新电影工业的卡梅隆,都对《雨果》的视觉效果赞誉有加,称其为他“见过最好的3D摄影”。《雨果》获得好评,恰是因为斯科塞斯及创作团队技艺娴熟精细的、惊人的视觉创造力和表达力。
面对这样一部集合了好莱坞最高水准制作团队的电影,即使你只是一个电影院里的“技术控”,那也一定不能错过《雨果》。
2个小时的电影工业历史展览
《雨果》中对电影工业的崇拜,基本是以传奇导演梅里爱的作品为线索,按照片中电影史学家Rene Tabard的说法,梅里爱对于当代导演的意义,就是“那些年,我们一起看的电影”,因为梅里爱在他作品中灌注的天才创造力,激发了后辈无数迷影人对于“电影”这个神奇介质的无限热情。
老马丁呈现给观众的,不是梅里爱作品的胶片残影,而是实实在在地用3D镜头再现了梅老师经典作品的拍摄过程,观众仿佛光临《月球旅行记》、《日蚀》、《婆罗门与蝴蝶》、《管弦乐队队员》、《仙女国》、《海底两万里》等作品的拍摄现场,和梅老师一起体验各种实验技法带来的新奇感觉。这种体验,对迷影人而言,不啻为一颗向往艺术的内心与电影之魂的一次共鸣风暴。如果大伙能理解《午夜巴黎》中的当代作家陷到一生崇拜的文豪堆里的感觉,你就能理解影迷们欣赏《雨果》时的激动。借助片中梅老师的回忆,观众还会首次在3D银幕上看到那些默片“始祖”们:从《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火车大劫案》,到《地狱的铰链》、《忍无可忍》、《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寻子遇仙记》,再到《四骑士启示录》、《罗宾汉》、《巴格达大盗》、《水姑娘》、《风滚草》、《一个国家的诞生》……对于影迷来说,简直就是一场难得一见的、长达两小时的有声展览,主题就是“电影工业”。
平心而论,《雨果》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剧情,笑点、爆点甚少,后半部分冗长的“拉片展”,对于那些对电影历史一无所知且寡有兴趣的人来说,几乎可以用“闷片”形容。如果你抱着对老马丁的膜拜,或者寻求刺激的心理,大多会失望而归。
但如果静静欣赏完全片,就会发现《雨果》里的情怀,又是适合每一个人:关于童年、寻找、怀念,也关于一个老人对梦想的定义。在我看来,梦想的力量有多大,《雨果》就有多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