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
2012-04-29杜暨玲
杜暨玲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人,诗意的安居。但是,为了应付各级各类考试,我们的课堂与师生的心灵不得不被一些毫无诗意的东西充斥着。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认为营造语文教学的诗意化氛围是一件美丽的事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一、诗情——重视每一节课课前的情境设计
课堂是我们传播诗情画意的主要阵地。教材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含苞欲放的花,我们不能生硬地在孩子们面前掰开这些花苞,而必须用诗样的语言去催发这些花苞,让它们诗意地盛开在孩子们的心田。
在教《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时,我这样导入:“让我们把厚重的历史翻开,让时光倒流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用崇敬的目光去寻找。谁,堪称我们心目中的男子汉,为什么?”在教学《奇思妙想》时,我这样导入:“浩瀚的苍穹曾经引起我们祖先多少联想!无穷的宇宙曾经带给睿智的先人多少遐想!今天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走进奇妙的世界。”
二、诗意——注意教师语言表达的文雅与优美
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但要规范、严谨,更要文雅、优美。上课的时候,我总是斟酌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以求不愧对学生认真的聆听。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是一根芦苇,但是,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我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时告诉他们:“要学会诉说,学会倾听。诉说使我们的心灵彼此接近,倾听则让我们懂得彼此尊重。”无论学习哪一篇课文,无论进行哪一种训练,我都要求自己的语言简洁、流畅、文雅,力求给学生美的熏陶与感染,并要求学生的语言也要美起来。
三、诗心——点亮学生智慧的双眼,唤醒学生善感的心灵
为了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我教学生调动一切感觉器官去诗意地欣赏世界。一花一世界,一草一人生。人们的一俯首、一回眸、一顾盼、一蹙眉,都可以成为我和学生关注的对象。作文课上,我精心挑选一只精致的青花瓷水杯,调配一杯酽酽的玫瑰花茶,让学生通过目视、手触、鼻嗅、口尝,再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展开想象,写出一篇关于花茶的作文。
执教《天上的街市》时,是一节公开课,教室里挤满了听课的老师。当教学环节进行到仿写“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时,一个学生说:“花园里的花儿开了,好像一张张同学的笑脸;校园里的我们笑了,好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我灵机一动,评价说:“多美丽的句子啊!那就让我们绽开花儿般可爱的笑脸吧!”孩子们一下子轻松了,听课的老师们为此赞不绝口。
四、诗韵——加强古典诗词的诵读和现代新诗的欣赏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传统中一种有益于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可以培养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为此,我要求学生每周诵读、熟记并默写三首古诗。在每周的诵读课上,我们利用多媒体一起欣赏《唐诗三百首》的时候,学生总能和着电视解说背诵自己烂熟于心的诗篇:“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我还指导学生吟诵《春江花月夜》《将进酒》等长诗,学生深深地陶醉于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之中,我们就这样在诗的国度里优游。
有时,我们走进图书馆,探索现代新诗的发展历史,寻找新诗沿袭旧诗又革新旧诗的步履行踪。我们一起读徐志摩的诗作,一起沉浸在《再别康桥》梦一般的意境中:“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五、诗语——诗化仿写、补写等语言能力训练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解开种种束缚。因此,我常常对学生进行优美句段的仿写、补写等语言能力训练。学习《三峡之秋》时,我要学生以“我的家乡已经是秋天了。家乡的秋天是从……开始的……”为开头,仿写文中的第一段,用具体的景物描写再现时令迁移变化的特点。有一个平时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说出了这样优美的文段:“家乡的秋天里,芦苇都成熟了,一枝一枝随风轻摇,就像一只一只优雅的灰鼠,还轻轻地、低低地哼唱着动听的乐曲。”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一片掌声。
更多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关注诗歌。如“让我怎样感谢你,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请学生尽情想象,无限制地仿写。学生表现出的创造力令人大吃一惊:“我原想获得一丝安慰,你却给了我永恒的幸福。”“我原想驱走夜晚的黑暗,你却给了我一个希望的黎明。”可见,美的东西人人都乐于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语文应该是诗意的学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因能够领略这美丽的诗意并传播它而倍感快乐。为此,我们要永不停息地阅读,让我们的心灵充满诗意,充满灵性。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