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院校《文化地理学》课程实践性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012-04-29滕兰花

大学教育 2012年11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

[摘 要]《文化地理学》课程的课外实践性教学主要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实践方式,通过各类选题,引导学生学会把各种文献史料与田野调查所获之各式材料结合起来研读,以提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解决能力,促进他们成长。

[关键词]文化地理学 课外实践性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K90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1-0090-02

文化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当中,总有着较强的区域地理环境的印记,学者们无不把文化当成是人类对生态环境适应的产物。每个民族都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创造自己的文化。以中国的民族文化为例,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是造就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条件,而且也影响着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另外,文化的传播与扩散总受到一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制约。为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越来越重视对文化与地理关系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一门新兴的课程——《文化地理学》。

作为西南边疆地区的民族院校,面对着广西这样一个有着12个世居民族的多民族地区,各个民族的文化因所生活的环境有所差别而形成民族风情浓郁的民族文化。在研究民族文化时,必须要把文化与地理的关系充分考虑在内。为此我校在民族学、历史学专业的本科与硕士生课程计划中均开设《文化地理学》课程。在教学中,我们立足教材并结合所在区域,紧紧围绕着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文化与生态、文化起源与传播、文化区的划分、文化景观、地方文化认同与建设等领域开展教学,努力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各主要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和扩散,理解发展与区域的环境条件及与区域中各种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析文化要素空间分布和组合规律的方法。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发现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历史感与现实感兼具,若是教师在讲授时照本宣科,则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该怎样充分利用广西现有的民族文化研究资源,充分开展实践性教学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笔者即据此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以研究选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一直是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虽然其定义仍众说纷纭,但是学术界多认为这种以课题和项目为载体的学习方法可以令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际上这样的学习方式是遵循了中国古代教育理念所强调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认为在《文化地理学》课程的教学中亦应该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使其学会利用各种文献资料,并开展社会调查以充分理解各类社会文化现象或文化景观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为此,我们把学生分成小组,由各小组自选课题进行社会调查,待其完成社会调查后,把所收集到的文献材料与非文本资料结合起来,撰写成调查报告,并开展课堂讨论,教师在学生做完汇报后进行点评。对于小组研究选题,是需要精心选择的。选题要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实际生活经验,难度要适中。我们的解决之道是尽量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挖掘课程资源,以学校所在的城市及其周边县城作为调查地点,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作为调查主题。

每一种文化都经历了从起源到发展的过程,文化的起源往往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当中萌生出来然后向外扩散的。在传播扩散过程当中,地理环境因素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亦受到人口迁移、经济辐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岭南地区极具特色的民居建筑——骑楼为例,广西梧州被称为中国骑楼城,北海、南宁、百色、柳州均有成片的骑楼建筑,都是自民国时期保存下来的,南宁郊区许多市镇也有骑楼。对于地方史研究来说,骑楼的文化学意义极有深意。骑楼的出现,本身就是历史的产物。而且骑楼从广东珠三角地区不断向外扩散,最终遍及岭南地区,形成商业色彩浓郁的建筑文化,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文化起源与扩散的研究选题。我们选择了学校所在地——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解放路、中山路的骑楼建筑作为研究对象,让学生去追溯骑楼建筑的起源以及扩散的历程。学生们在仔细走访了南宁市及周边各圩镇的骑楼建筑后,在大量查阅文献材料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个规律,他们认为骑楼建筑是近代以来出现于广东沿海的区域性建筑类型,在民国时期不断向内地扩散。广西骑楼建筑的地理空间分布呈现出沿着西江自东向西递减的规律,特别集中分布在沿江的商业较发达的城镇。这种规律恰好与广东对广西的地缘影响力自东向西递减的规律相吻合,这既是广西城镇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两广地缘经济与文化的交融。

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现象,在现代社会里,它还是一种资源。随着这些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活动重新兴盛起来,并不断形成地方文化品牌。在讲授这一教学内容时,我们跳离教材的理论教条,选择了目前文化界非常讨论最热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为主题,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身边的一种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学生们的兴趣极高,他们分别选择了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五圣宫庙会、良庆区香火龙舞、宾阳县芦圩炮龙节、来宾市兴宾区良塘镇妈祖(天后娘娘)游神活动进行考察研究,并针对民间信仰、民俗活动是否可以进行商业包装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虽然学生们的见解的深度仍有待加强,但是他们在参与研究过程当中充分表现出来的对文化的热爱之情,令人动容。以这些民俗文化活动列为调查对象,学生从中获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性认识,增加了文化自觉性和自豪感。

二、以研读资料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一个好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要善于利用各种方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教学效果。在以选题带动学生自主性研究学习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单纯的田野考察,还应该引导学生对在田野调查当中收集到的非文本资料进行研读,因为各类民间习俗、民间传说等背后隐藏着很丰富的文化信息,可以与史籍所记载的资料相互印证或补充,对它们的正确解读有助于深化研究的力度,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我们的解决之道在于引导学生把非文本资料与其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解读。许多非文本资料都有利用价值,但是必须要把它们与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解读,才能有效捕捉其历史信息。其次,要把物化的和活化的非文本资料结合起来进行解读,因为社会在不断发展,有些社会现象或事物逐渐消失,有些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只有把两者充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才能全面地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在解读时,还需要把非文本资料与时代特征联系起来解读,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时刻对周围的现象进行专业分析,养成非文本解读的习惯。

如在讲到民间信仰的传承与传播时,我们选择了在岭南地区有着广泛影响力的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崇拜为研究选题,让学生去收集马援崇拜的各种史料,绘制岭南地区马援崇拜的空间分布图,探访几个较具代表性的伏波庙及其庙会习俗,分析马援崇拜历经千年不衰的原因。学生们在做了大量文献查阅工作后,分组到南宁市平西村伏波庙、邕宁区蒲庙镇五圣宫、横县站圩伏波庙、东兴罗浮峒伏波庙实地考察,对马援崇拜的信众进行了大量访谈,收集了大量的口碑资料以及碑刻材料,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史书以及方志、家谱族谱、口碑资料等的记载结合起来,开展课堂讨论。有学生认为广西地区流传的诸多关于马援的传说及伏波将军庙,都是百姓对马援南征的缅怀。有学生针对北部湾地区钦州、防城、东兴等地特别盛行的马援崇拜进行研究,认为这与一个特殊的人群——“马留人”有关。教师根据学生们的研究,适时引导他们继续深入跟踪采访,获得了更多的信息,然后再查验相关史料,最终师生们共同得出观点,即马留人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后留士卒戍守的历史产物。自宋代以后,中越两国关系变化,马留人通过不断塑造伏波将军的各种传说更是强化了边疆观念,并通过伏波祭礼来强化他们作为马留人的自豪感以及身份认同。

在资料的识读过程当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或缺。教师要因势利导,相机点拨。而学生根据教师的点拨进行研究,再加上他们实地调查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课题报告当中提出较具创新性的观点,这就实现了教学的能力培养目的。

综上所述,《文化地理学》课程的课外实践性教学通过布置研究性学习选题,引导学生学会把各种文献史料与田野调查所获之各式材料结合起来研读,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兴趣建导方式,有利于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加深了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解决能力,提升了其综合素质。

[责任编辑:刘凤华]

[收稿时间]2012-08-25

[项目基金]2010年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国家级教学团队项目成果之一;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一般项目B类“非文本资料解读能力的训练——《文化地理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1JGB039)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滕兰花(1976-),女,广西南宁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小议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