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本舍末 还语本真
2012-04-29徐新德
徐新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17-01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什么比‘怎么教更为重要。只有教学内容是正确的,才有教学方法选择优劣的问题,才有课堂教学效率的可能”。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师深挖教材,而教给学生的却只能是冰山一角,整座冰山将会把学生压垮。所以,学会理性选取合适的、突显语文本位的教学内容,将会使语文课堂展现更多的精彩。
1.取“语文价值”之本
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经形象地说过:“阅读教学要带领学生在课文里走一个来回。”“来”指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回”是指从思想内容又回到语言。语文教学要着眼于语言文字怎样表现作品的内容。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既要着眼于文本的“原生价值”,即文本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又要根据课程目标、单元学习提示语挖掘文本所蕴含的“教学价值”,倾力于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品味、运用,扎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是人教版五下册“作家笔下的人物”这个单元中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学法要求为:学习本组课文,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在教学中,我重点选取了“通过人物的言行感受‘凤辣子的特点”这一教学内容,并针对这一内容设计了四读:初读:凤辣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热情、泼辣等)。二读: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凤辣子的热情?(聚焦关键语段)。三读:既是热情,她问了这么多问题却不想知道答案,却是为什么?(讨好贾母,炫耀自己)。四读:凤辣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精明、有心机)。这一套“组合拳”的出击,层层递进,步步为营,引发了孩子们的认知冲突,使凤辣子这一人物形象逐渐丰满。这种选取文本核心价值内容进行“重拳出击”,倾力于语言品味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我们的阅读教学就该选取这样凸显“本真”的内容,教会学生理解母语和运用母语,守住那份语文“自留地”。
2.取“学生需求”之本
在课堂中,以往我们总认为给学生教得越多越全越广越好,习惯于铺天盖地的教法。一篇文章从字词到段章,不一而足,面面俱到。这其实是不科学,不正确的。
例如,一位老师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认识生字——建议学生休息——拿出抽屉中的零食来吃——吃前把包装袋上的字读一读——会读会认了把东西吃下去。学生兴趣盎然,教室充满了识字的声音。接着又让学生交换品尝零食,但也要把包装袋上的字读一读,认一认。
从表面上看,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很高,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但仔细想想,问题还是不少,暂且不讨论教学形式方法的好坏,就教学内容的取舍就不当。一年级的学生一堂课能解决那么多生字吗?包装袋上生字与新学生字有关吗?难怪,现在的低年级老师常常在喊:学生学习生字的“回生率”大得惊人,这与教学内容安排不当不无关系。
面对文本,学生不可能零起点,有些是耳熟能详的,学生可以自己去读懂。教师在选取一篇文本的重点教学内容时,应从学生角度来思考,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陌生化”,充满着对学生的吸引,能确保教学的“磁场感”。同时要了解学生学习文本的难点是什么?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什么?学生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教师在充分了解、调查的基础上,找到两者的交叉点,这就是重点教学内容。
《猴王出世》是《西游记》的第一回,即使没看过原著,学生也并不陌生,但这是一篇古典白话文,语言表达是学生所陌生的。某老师将着力点放在“言语形式探究与课文内容理解和谐统一”上,紧紧扣住“石猴是怎么成为猴王的”这一话题,让孩子通过阅读文中的语句与用自己的话相结合进行交流,带领孩子们走进文本研究语言,品味语言,感受经典名著的语言魅力,给学生一种学习古典语言的新鲜感,进而激发了学生阅读经典的热忱。
这样的教学内容选取,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拾级而上,逐渐发现文本的妙处,他们会时时充满着惊喜。
3.取“现场生成”之本
教学是交往互动的过程。语文教材只有通过师生的加工和创造,它才会转换成现实性、显现性的存在。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也应追求“课堂教学现场化”,在师生互动中随机展开教学内容。
某老师执教《乡下人家》一课,在学生质疑这一环节时,学生提出问题: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觉得“天高地阔”用得不恰当,吃只有津津有味地吃,大口大口地吃,哪有“天高地阔”地吃?老师顺势而道:“天高地阔”究竟能不能用来形容吃?或者说“天高地阔地吃”是怎么吃?请联系上下文读读想想,从中感受到什么是“天高地阔”?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来解决,孩子们兴趣盎然。有学生说,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屋顶就是天,地就是我们这块广阔的土地,所以他们的饭是吃得天高地阔;有学生说,乡下人吃饭碗很大,是大碗吃饭,大口喝酒,吃得畅快,酣畅淋漓,所以吃得“天高地阔”;有学生说,天边的红霞,傍晚的微风,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吃饭,狗啊鸡啊在他们脚下钻来钻去,吃得“天高地阔”;还有学生想到,家家户户都搬到了户外,一边吃饭一边可以呼朋唤友,“哎,老张,”“哈,老李!”还能不吃得天高地阔吗?“天高地阔”里包含着的意思还真丰富。这样一来,学生明白了,这个“天高地阔”不是用错了,而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一个词语。这个生成过程起码落实了两个课程目标,一是让孩子提出疑问;二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这样的教学,不仅仅是教课文,更是在落实课程。
有所为,有所不为。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都经历着“取”与“舍”的抉择。惟有着眼于文本的学习重点,着眼于学生发展,取本舍末,才能成就语文课的美丽大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