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的VB立体化教材建设研究
2012-04-29艾菊梅王晓燕宋文琳
艾菊梅 王晓燕 宋文琳
[摘 要]针对目前高校VB教材中存在各实例之间前后脱节、缺乏系统性问题,提出一种将VB课程的基础知识、解题算法、计算思维和操作技能等诸多内容,融合到3个综合案例中讲解的教材改革方案,通过解剖案例的分析、设计和调试过程,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案例 计算思维 操作技能 算法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1-0021-02
《VB语言程序设计》是国内外高校普遍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初学者的首选。目前国内VB语言教材主要分以下几类。
英文影印版:主要用于高校双语教学试点、教学参考和图书馆馆藏。由于国外高校的教学课程通常只指定教学参考书而不指定教材,若将国外教学参考书当教材使用,讲授内容与所选教材吻合度较差,难以发挥教材应有作用。
编译版:存在版权、翻译质量、阅读习惯、价格和教材配套等问题,主要用作教学参考和图书馆馆藏,较少用作教材。
中文编著版教材:多数配有习题解答、实验指导和课件等配套教材,主要用做教材、图书馆馆藏和教学参考。
国内外《VB语言程序设计》教材很多,编写的理念和思路相似,[1]基本都是先介绍理论,再举例说明应用;不同章节之间实例前后脱节、缺乏系统性。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似乎掌握了,但不会应用,导致最后完成综合应用的大作业有困难,也就是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应用缺乏,前后脱节。[2]教育部2012年4月(教高【2012】4号)也下发了关于启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通知,依托这一背景,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将VB课程的基础知识、解题算法、计算思维和操作技能等诸多内容,融合到3个综合案例中讲解的教材改革方案。本教材主要面向理科和工科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学生,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突出应用和能力的结合,符合本科学生实际的特色教材。
一、教材建设思路
(一)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教材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因为教材面向的是非专业理工科学生,理论以够用为度,以实用为原则,力求精编精讲。主要篇幅放在操作和应用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给学生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应用程序开发的过程和理念。
(二)以综合案例为主线
教材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将大纲中要求的知识点以综合案例的形式呈现。 设计出3个综合案例,案例中蕴涵VB中主要知识,将案例分解到各章节的实际应用中进行讲解,这样每个应用之间存在逻辑联系,也增强了章节中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学生在学习案例过程中既能深入理解知识点,又能实际应用。
(三)教材建设力求立体化
在建设本教材的同时建设以案例为主线的多媒体课件和实践教材、设计各章节的实践案例和综合设计型大作业。
二、教材建设内容
(一)多功能计算器的设计
多功能计算器除了完成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外,另外扩充了用户函数功能,如求和函数Sum,排序函数Sort等,通过这个案例的解剖,可以使学生掌握VB基本控件的使用、基本算法的设计、数组的定义和使用、子过程和函数过程等知识点。
设计计算机安全需要用到VB中各类常用控件及其属性的设置,每个功能的实现分散到各章节学习。
(1)通过解剖用VB编程实现简易计算器功能,如计算器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的实现,使学生掌握VB编程基础知识,如基本控件命令按钮、文本框、框架控件等属性的设置,事件驱动函数的编写,以及简单程序的运行、调试等过程。
(2)通过解剖用VB编程实现简易数学函数功能,如绝对值函数Abs、正弦函数Sin、余弦函数Cos等功能的实现,使学生掌握VB语言中内部函数的设置、调用和实现过程。
(3)通过解剖用VB编程实现Max、Min、Sum、Ave、Sort等功能,使学生掌握VB语言中多个数据的输入、存储和查询,掌握 VB语言中变量的定义、赋值和使用,数组的定义、赋值和使用,用户自定义过程和函数过程的设计应用,以及数组元数的排序、求和、求平均值、求阶乘等基本算法的实现,借此介绍VB中顺序、分支和循环程序的设计。
(二)记事本软件的设计
记事本软件主要完成文本的编辑、修改、删除、复制、粘贴,字体、字形和字号的设置等基本功能,需要使用VB中常用的标准控件,如单选钮、复选框和框架来实现。标准控件又称内部控件,是指在VB的工具箱中默认显示的控件,利用这些控件可以创建用户界面,设置控件属性和编写事件过程。
(三)画图软件的设计
画图软件主要完成如圆、正方形、矩形、椭圆等基本图形的绘制。通过这些操作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图形控件单和图形方法。画图软件中主要介绍“图形控件”菜单和“图形方法”菜单的实现,这些功能的完成需要使用VB中的图形控件和图形方法来实现。主要包括文件菜单的 “打开”、“保存”、“退出”,“图形控件” 菜单的“图形框”、“图像框”,“图形方法”菜单的“Line方法”、“Circle方法”等,“编辑”菜单,“颜色”菜单等基本功能的实现。
三、本教材的特色及推广
本教材的特色在于仅用3个综合案例覆盖了各章主要知识点,增强了章节之间连贯性和系统性,给学生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应用程序开发的过程和理念,使学生在掌握VB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开发应用系统的能力。教材建设立体化,在建设教材的同时建设以案例为主线的多媒体课件和实践教材、设计各章节的实践案例和综合设计型大作业,在目前已经出版的VB教材中未发现相类似教材。
本教材改革得到了江西省教育厅的高度认可,获批为2011年江西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教材在2012年1月已经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 2012年2月至7月在本校理工科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中使用,深受师生欢迎。
[ 参 考 文 献 ]
[1] 唐艳.从观念到实践,我的课堂缺了什么?[J].上海教育科研,2012,(2):59-61.
[2] 黄乡生.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建设[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89-393.
[责任编辑:王朝元]
[收稿时间]2012-08-15
[基金项目]2011年江西省高校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XJG-11-8-9。
[作者简介]艾菊梅(1966-),女,江西临川人,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与研究。王晓燕(1980-),女,山东青岛人,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宋文琳(1979-),女,江西进贤人,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