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广角中的运用
2012-04-29陈小娟
陈小娟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广角是联系实际生活最紧密的数学教学内容之一。它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能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广角内容有简单的排列组合、重叠问题、等量代换、运筹学、植树问题、编码问题、找次品、鸡兔同笼问题、抽屉原理等。基于数学教材的特点,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广角的教学中,为数学广角教学提供教学资源,多方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课堂中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更有效地组织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广角的兴趣
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的动因常常是那些具体、直观的事物。”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程以后,将音、形、像、色融为一体,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信息技术的运用能让书本上“死”的知识动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小学生对于学习目的体会不深,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多媒体课件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在视觉、听觉等感观上受到冲击,使学生有新鲜感、好奇感、独特感与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激情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变“苦学”为“乐学”。
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时,运用多媒体来创设与生活相似的情景,顺畅自然地在学生头脑留下了简单的排列、组合的印象,为以后学习这类知识作了心理准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乐于参与,情绪高涨。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自己喜欢的3套衣服,想请你们上来帮我搭配一下,看有几种搭配方式?你们愿意吗?同学们听说老师要他们帮着搭配衣服,可开心了,于是纷纷举手把自己的搭配方法一一说出来,同时我又请几个孩子上台把搭配说给大家听。当肯定他们的搭配方法正确、合理时,我趁机向孩子们说:“这么有趣的活动就是数学活动,你们想出的这么多的搭配方法就是在解决数学问题,你们真聪明!”“其实生活中处处都藏着数学,数学知识时时都藏在生活中,我希望你们做个有心人去发现它们,做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去解答它们。”当我看到个个充满自信和好奇的孩子时,太高兴了。因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了数学思想,又增强了他们的数学意识和应用意识。
在设计练习时,我笑问学生:“你们喜欢看《西游记》吗?”我立即运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西游记》,同学们兴趣盎然。当看到唐僧给三师徒照相时,提出问题: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将学生们最喜欢的西游记人物引入课堂,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而然地让学生将本节所学到的排列组合思想方法运用到生活中,体会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寻求解决方案。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观察、猜测、验证,从而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例2,认识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对三年级学生来讲是十分陌生的,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启发探究。课始,提出:“小明家来了客人,妈妈买回一些西瓜,小明发愁,怎么都是西瓜?客人想吃苹果怎么办?”立即课件出示主题图。接着又提出:“小明该怎样换呢?以重量相等进行交换是一种好方法,也很有趣。今天我们就在活动中学习有趣的“换”。利用信息技术巧妙地将学生的思维正面迁移到教学目标中,初显数学中“换”的思想,从问题入手,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在已有信息中去探究。我再利用信息技术探究新知,建构概念,课件出示教材插图,探讨如何换苹果。
师:要换这个西瓜,必须知道这个西瓜的重量,猜一猜它大约重多少千克?课件演示西瓜和等量的砝码在天平上保持平衡。师:观察一下,你能够想到什么?(师画=4千克,再指导学生观察得到:1千克=)师:这个西瓜可换回多少个这样的苹果?这样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对西瓜的估算到天平中的平衡,加深学生对等重互换的印象,又从苹果与西瓜的代换中得出等量代换的方法。当教学目标达到一定要求,又及时把“代换”由重量迁移到价值代换,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拓展了对“换”的进一步了解,使学生了解不同物品按一定规则是可以互换的。
运用信息技术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寻找最优化的解题方法,促使学生更有效地运用最优化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广角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有时需要用较长时间写出一串长式子,画出图形。有了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教师可以节省画图、擦黑板的时间,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讲授更多的内容,充实课堂,从而增加课堂信息密度。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时,由于利用计算机集板书、演示、练习于一体,一切均可以由程序控制,节约了大量板书的时间,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图、文、声并茂的直观优势,易于突破教学难点,减少了许多繁琐的细节,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另外,利用它辅助教学,可大容量、超高速、反复地给学生操练新授内容,这样学生参与的机会明显增多,教学密度和广度随着增加而有机地增加。
四、运用信息技术为数学广角提供教学资源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材料。而多媒体可以储存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阅读、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掘其创造潜能。
实践证明,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广角”的教学中,一方面把信息技术与“数学广角”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好各种信息资源,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更有效地组织教学,多方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宽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能促使学生更有效地运用最优化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广角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可以充分展示教育现代化,优化课堂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智力,以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