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职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浅探

2012-04-29尹亚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11期
关键词:职高定义数学知识

尹亚平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总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很多学生都成为应试教育下的奴隶——死记硬背型的“人才”。他们当中一部分人对数学知识熟烂于心,但谈及应用便举步维艰;更有一部分人无法适应传统的学习方式,对基本的知识点都望而却步。很明显,职高的学生属于后一种。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我们职高的数学教师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工作与生活中游刃有余地运用数学。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我们应该从根本上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创造。所以我开展了转变职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

一、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恰如其分地提问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重要方法。为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我把能够设计成问题的知识点尽量地以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当然,提问也是一门艺术。在不同的场合,我采用不同特色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甚至有的时候为了过渡或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就采用设问的方式。职高的学生数学水平不是太高,面对较难的内容,我们不能只提一个问题就丢给学生自己解决,更多的时候,我是将一个较难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较容易的问题,让学生层层吃透,最后达到完全消化。经过坚持不懈的引导,学生改变了以往坐观其变的心态。面对任何知识,他们不再等着老师直接灌输,而是抓住一个契机就冥思苦想起来。我对学生的任何一个微小的发现都加以激励,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对一些小问题的探索更是兴趣盎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推理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逐步得到提高,无论是简单的问题还是复杂的问题,他们不再畏畏缩缩,而是知难而上了。

二、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热情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而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其深厚的生活基础。对于一些通过实践操作总结出来的知识,我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然后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来获得有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圆锥曲线的定义时,我不是死板地直接把定义告诉学生,而是先指导学生准备工具把图形作出来,然后由学生自己说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特征,我再给出它们的定义。第二节课提问时发现,学生对上节课的定义脱口而出。传统的定义告知法看似来得简单,但是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记住之后却转瞬即忘。在实践操作中学数学知识,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学知识的轻松,而且体会到了学知识的趣味。每次一提到要做实验,学生们都像上体育课那样激动不已,做起实验来也个个都全神贯注。除了定义之外,还有一些公理、定理,我都试着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虽然过程稍微繁杂一点,但是对学生的学习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原来,学生对一些公理、定理只是表面认识,不仅记不住,而且运用也很迟钝。经过实践后,他们对公理、定理理解得很深透,运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了。

三、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传统教学比较提倡独立学习,所以很多学生意识不到合作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于是,我刻意在一些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分组操作、分组讨论。比如要理解概率的定义,就需要做大量的实验,如果由一个人来做实验,所需要的时间简直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要求每名学生放两个白色粉笔头和一个红色粉笔头在同一个口袋里,从口袋里随意摸出一个粉笔头,记录颜色后放回袋中。像这样实验20次后,再累计他们的实验结果,最后用电脑计算出20次、40次、60次……800次实验所对应的红粉笔头个数与实验次数的比值。观察比值后,学生对概率的定义就恍然大悟了。比如对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我安排同桌互相讨论,再点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接着我根据结果进行点评和补充,学生很快就接受了。如果没有讨论的过程,学生会对老师的讲解似懂非懂。而经过讨论后,学生已经在心里有浅层次的理解,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就可以深入理解了。

通过分组操作和分组讨论,学生意识到一些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集体的力量进行解决,所以从当初的“抗拒合作”转变成现在的“乐于合作”了。

四、培养学生阅读自学的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我首先让学生学会阅读教材。对于一些概念比较多的章节,我通常是布置学生课后进行阅读,课上以回答问题的方式检验阅读的成效。当然,职高的学生对于这种非书面的作业不会太重视,所以我通过奖励学生感兴趣的小礼物来提高他们的重视程度。在对阅读较有成效的学生进行奖励后,能够自觉阅读的学生逐渐增多了。后来一些学生还反映:自己阅读过的内容再经过老师的点拨、强调,理解得更深刻了。看来,阅读教材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我们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一些数学史、数学名人传、趣味数学、有关数学应用方面的书对扩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是很有帮助的。对这类书籍,我没有作硬性规定,只是倡导学生去读。在这种轻松的状态之下,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意义,感受到了数学家的人生价值,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性。于是,看数学课外书籍的同学从成绩好的同学慢慢扩展到大部分同学了。

这一年以来,我一直从以上两方面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习惯,学生不仅越来越热衷于阅读数学知识了,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竭尽全力地按照新课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迟早会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只要学生适应了新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效率、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能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这样,数学知识在学生的工作和生活中将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

猜你喜欢

职高定义数学知识
《辽宁职高学报》征稿启事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成功的定义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