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做学问”
2012-04-29王爱胜
王爱胜
这个命题显得有些大,我们一般认为“做学问”不是学生的事情,更不是教师的必须。学问的事情的确是大事情,但不应是逃避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借口。研究型学习也好,实践活动也罢,都离不开对知识的系统认识和深度思考。考量知识的深度意义,总结知识的应用规律,这些都是研究、都是学问。学问与知识的区别是什么?学问是在学中做,做中学,不断追问与总结,所以学问应包含着自己的认识、整体的把握、深入的反思,并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对一个学科持续的感情培养和学术研究。所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做学问观念非常必要,是一种长效的教育培养机制。
●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进行学问培养的价值
平时我们说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就是要鼓励学生探究事物的本原,了解事物的规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发展的根本价值是满足了人类需求不断发展的需要,是生产力提高的手段,所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问意识,就是要培养他们站在科学家的视点观察技术的发展本原、应用价值和发展趋向,让学生养成更有效的应用技术、发展技术的素养和技能。例如,图像技术,不是每一名学生都能掌握所有技术点,但是培养他们从“做学问”的角度去认识和研究,理解到系统的图像技术会让学习更加深入,从而收获更丰富的学科价值。
价值之一,是文化角度学问素养的养成
例如,图像是从原始社会壁画的生活必需到艺术表达不断转变而来,现在是两者的融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并不一样,相应的图像技术也不相同。虽然因为机器的加入,在各个发展阶段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但现代摄像技术对人类文化、世界文明的传播独具优势,网络、电子书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创造力。因此,基本的技术来源于最必要的需求,要掌握图像技术作用的核心离不开对其文化本原的追溯和发展历史的认知。
价值之二,是技术角度学问技能的培养
例如,简单的一个裁切技术就能够对构图表达产生巨大影响,滤镜设置效果就能改变图像的艺术表现力,甚至宏技术也能让个性化设计与标准化加工相得益彰。更进一步的整体图像学问探索,包括对分辨率、存储压缩等技术原理的探究等,都是能够作为一个技术系统的学问来研究的,会给学生更丰富的探究亲和力和技术持续力。
概括来说,培养信息技术的学问价值就是培养学生的认识方向、方法,培养学习的思维完整性、主动性和活跃性,培养学生的“专家型”、“专业型”思想。
●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进行学问培养的多元化策略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说出了学问的个性化特质。树立学问意识是可以普遍提倡的,但是培养的渠道却并不一样,形成的过程也会因人而异,所以,多元化策略是最重要的选择。多元化并不仅指内容选择、处理方面的特长培养的多元化策略,如奥赛、电脑作品等专项训练。多元化,更重要的是技术思想的形成方式、形成过程的多元化,如与个人爱好相结合的数码技术与审美的专长、平面设计与创意技能的特长等。学生对一定的领域有专门、集中的学习,有实践与反思,应用做学问的策略,达到做学问的状态,直至形成做学问的思想。
策略一:转变治学思想是技术学问的先导性策略
现在缺乏做学问的人,究其根源是缺乏严谨而开放的治学思想。习惯于把学习当任务,把教学当任务,这是最严重的问题。原因当然也很简单,因为要考试、要测评,没有了学问的空间和方向,只能跟着既定的、可能正确的、整体推进的步调去被引导、被牵引、被应付。在被动的环境里,治学思想也是被动的,周而复始,没有个性、没有创新。因此,借助技术人物、技术发展、技术魅力等方式,沉淀形成技术学问的治学思想,让技术的思想魅力成为感召学习、鼓励创新的良好契机吧。
策略二:提高治学技能是技术学问的核心内容
治学不能空谈,要有正确的问题发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即过硬的技术能力,这是技术学问的核心内容。只学习技术而不能驾驭技术,不能应用于生活与工作,那么学习的意义会大打折扣。因此,治学技能既不能通过背诵知识点成为书虫子,也不能通过大量的重复训练操作形成机械手,而是要在解放大脑的基础上,形成对技术的判断、筛选和应用,体现它的功用价值。我们应借助范例锻炼、项目实践和作品创作等形式来铸造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通过系统化的实践来形成、提高系统化的技能,做到一技之长或者多面手,让技术的能力成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的利器,形成更美好的技术价值。
策略三:淡化治学成果是提高技术学问的长远追求
学问形成的最大障碍是目标主义,一节课一节课的成果评价这不是做学问,一个任务一个任务地完成也不是做学问。做学问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此过程是不能简单量化、指标化的。为什么目前我们的教师缺乏做学问的氛围呢?正是因为短期评价的功利主义所致。上级对下级如此,下级对上级也是如此,等不到未来,只想到当下的可见性成果,于是不得不应付于形式,甚至知假造假。而教师以身作责,才能增加学生对成功的耐心,减少功利的心态,提高学问的长期效益。例如,我们把考试与教学区分开来,不要着急考试,不要以考促教,让学生在技术的天地里自由探索,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技术学问观念。这在短期内可能效果不好,但是对技术,尤其是能够创造的技术(如程序设计、动漫设计、数码平面设计等)是一定会有指数速率增长的。其实,语文、数学、物理这样的文化学科也是如此,给学生一个心灵与学科靠近的机会,用学科本身的魅力征服他们的心灵,形成做学问的意识,自然就会突然顿悟、持续深入。
总之,“做学问”观念看似是很高深,其实不然,因为它是一种真正的学习内动力。“做学问”观念看似很难实现,其实也不然,因为只要有了方向纵然看不到目标,沿途的风景也会让人越来越迷恋,在峰回路转之处我们会突然感受到最美的成功。因此,做学问要的是耐住小寂寞,可能是一个小时或者一天,也可能是一周或一年,也可能是一生,只要坚持去做学问,即可获得不一样的结果。
苍山点题
知识更新快,技术更新快,人的一生也很快。如果人的学习与探索只有目标,没有精神,时光会白白流失,岁月会轻易荒芜。有些人尽管没有设立远大的目标,但有精神,经常也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因为他们有准备、有思维、有素养,在每一个拐角处都可以收获内心、结出果实,这就是学问在起作用。
第一篇文章,具体告诉了我们如何跟学生一块去实践,在项目教学中一起体验过程、收获经验、形成技能。
第二篇文章,让我们一起反思我们的学习需要的状态——做学问,要认识到学习成绩不在当下,而在未来。
诚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成为学者,但是这与做学问的思维并不冲突。我曾经在教学中与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比如:玩街舞有没有学问?再如:玩游戏有没有学问?当然学问的名词不必夸大与彰显,要让内心与之接近,自然而然产生对系统知识、整体技能的追求。记得曾经听到一个学生对另一学生说:“我对化学彻底放弃了,不喜欢老师,也不喜欢上课,上课我要么睡觉,要么捣乱,我学不会也不让他们学。看看老师怎么办!”我想我们的老师有责任培养学生对“做学问”的感情,假以时日,提高学生对学问的探究兴趣,让他们成长为学问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