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枫古道:浙南最浪漫的风景线
2012-04-29黄剑萍朱雨纹
黄剑萍 朱雨纹
红枫古道的沿途,共有枫树3000多棵,多为具有数百年高龄的“老者”。其树干高耸十多米,粗壮得需要几个人才能环抱。
最险峻的一段古道有“斗米直”之称——笔直陡峭,有320余级石阶直入云霄,惊险异常。在古时,人们行至此处,必须先吃一斗米,才有力气攀登上去,“斗米直”也因此而得名。
历史上,许多人为了修建红枫古道,就在道旁搭建屋子住下,一条道路修建完毕,已经流转了几代人,一户人家就渐渐变成了一个村……
位于浙江温州西南部的文成县,群山连绵,旧时因交通闭塞而鲜为人知。然而,就在这里的大镇小乡之间,竟隐藏着70余条至今保存完好的元明时期修建的古道。每到万物萧索的深秋,古道两侧的山岭上,大片的红枫生机勃勃,呈现出奇特的景观:悠远浩荡的群山间,淡金色的阳光下,枫树沿着古道一路起伏,那鲜艳夺目的红,那映照天地的红,时而缀在田头,时而环着山腰,一直延绵到远方……
在这个闭塞之地,为什么会有如此引人入胜的奇观偏居一隅?那些热烈的红枫和寂寞的古道,又是如何在山岭间相守了数百年而保存完好?这样的风景后面,又究竟深藏着什么样的往事?
红枫伴古道
浙南亮丽的风景奇观
红枫古道的沿途,共有枫树3000多棵,多为具有数百年高龄的“老者”。其树干高耸十多米,粗壮得需要几个人才能环抱。透过层层叠叠的红叶,细碎的阳光洒落在条石铺就的山径上,行走其间,宛如漫步在红霞之中。
细看那些枫树,仿佛全都具有儒者气质:枝干厚重且挺直;枝条疏朗而错落有致;枫叶并不像其他树叶那样密匝匝地生长,却是像在国画中一般,闲闲地缀上枝头,相互照映,俯仰有情。
在中国古代,红枫有着奇幻而绚丽的传说。据《山海经》记载:“黄帝杀蚩尤于黎山,弃其械,化为枫树。”沾染了蚩尤鲜血的兵器,被黄帝随手扔到黎山上,化为了枫树……当然,这只是传说。其实,枫叶变红是因为其叶内含有多种色素,当叶绿素含量最高时,叶子就呈现为绿色,而到了秋天,光照减少,气温降低,叶绿素被分解,枫叶中所含的大量花青素便活跃起来,让叶子变成了红色。
那么,文成县当地的先人为什么会选择在古道两旁栽种枫树呢?其实,这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和浪漫——枫树最合适护路:山间多发洪水,而枫树根深质硬,不会轻易被洪水冲走或折断,因此可以保护路基而不致水土流失;山林容易发生火灾,而枫树皮厚,抗火能力强;夏天枝叶繁茂,可以遮阳,秋冬落叶,可让旅人吸收更多的阳光;枝干高直挺拔,秋季还会变红,在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枫树就成了指引旅人前行的绝佳路标……
关于古道的起源,现今虽然没有可考的具体资料,但我们从地图上不难看出:文成被夹在瑞安、平阳、苍南、泰顺、景宁、青田等地之间,在古代,文成人无论进退、出入,都只能穿越群山,才能到达海边,乘船抵达更远的天地。文成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表明,文成现有红枫古道70多条,其中跨乡镇的就有43条。从走势上看,红枫古道一端源起平阳、瑞安,另一端则分别连接着景宁、青田和泰顺。但无论从哪一端出发,都必须穿越文成。
对此,长期致力于古道研究的文成县文物馆馆长张璐说:“很明显,红枫古道的形成,是当地人走出山区的需要,印证了鲁迅先生的那句充满哲思意味的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大会岭与岩庵寺
古道上的人文风景
素有“红枫古道第一岭”之称的大会岭古道,在通公路前是文成县境内的一条交通要道,它上达南田、西坑等县,下通温州、瑞安等地,旧时行人络绎不绝。这条古道全长约5公里,有4500多级台阶,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据传有千年的历史。
大会岭古道像一条纽带,把一些古老的村子串连了起来:一路向上,先是岭脚村,半山上有半岭村,山顶上有岭头村,还有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的故里南田村,再远可达外县。路面全用整齐的青石铺就,颇有气势。拾级而上,两旁有枫林护路,如一条长龙蜿蜒着直通山顶。
这条古道上,最险峻的一段有“斗米直”之称——笔直陡峭,有320余级石阶直入云霄,惊险异常。相传在古时,人们行至此处,必须先吃一斗米,才有力气攀登上去,“斗米直”也因此而得名。
据说清朝时,西坑人周道亮担盐经过此处,时值盛夏,酷热难当,他中暑晕倒过去,被好心的过路人搭救。为了感激答谢,也为了帮助他人,周道亮于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出资,在大会岭的半山腰建造了3间茶堂,并捐赠了附近的良田22亩,作为茶堂经费。光绪年间,周家后人继承其志,再次出资修葺茶堂,并在附近修建寺庙,雕塑佛像,一时被传为佳话。从此,这里每日梵音阵阵,香烟袅袅,古寺在枫林的掩映下若隐若现,犹如仙境。
另一条南北走向的古道岩庵岭也别具特色,从文成县大峃珊门村开始,延伸至里阳乡西山村漈头庵,全长约两公里。古道沿途不仅植被丰茂,山水秀美,而且人文景观众多,有云江亭、观音殿、青云亭、怡然亭等多处文物建筑,透露出沧桑的历史韵味和古朴的艺术气息。
坐落在山顶的岩庵寺最为有名,始建于初唐,迄今已有千年历史,因其大雄宝殿建于峰顶的巉岩峭壁之上而得名,又因其终年白云缭绕,飞檐斗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所以又被叫做“白云庵”,更被称为“浙南悬空寺”。
不仅如此,岩庵还有独特的“岩庵文化”——明朝瑞安县令李仙箕、清朝道光进士孙锵鸣和现代书法家苏渊雷等百余位古今名人,都留有诗句、名联于庵中。在流传至今的《白云庵诗集》中,收入了诗词227首、楹联90对。古诗如此盛赞:“高空岩洞一佛亭,半边落雨半边睛;温州五县寻勿到,只有岩庵出胜名。”
古道往事
淳朴的村民多为修路人后裔
以前,红枫古道的修建和养护,全部由民间自行操办。
住在大会岭半岭村的王培光老人,至今仍记得少年时代当地修红枫古道的情形:“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路是大家的,家家户户都要来帮个忙、搭个手。”铺路的条石全部采自附近山间的岩壁,没有现代化工具,大家就用锤子和凿子,一锤一凿地把石块凿平,在路面上压实;山里多洪水,古道两旁要培土,就用箩筐和扁担,一趟一趟地挑来……举一个村子之力修一段路,往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修路的辛苦,可见一斑。
历史上,许多人为了修建红枫古道,就在道旁搭建屋子住下,一条道路修建完毕,已经流转了几代人,一户人家就渐渐变成了一个村——大会岭上的半岭村,就始于一位姓赵的修路匠人;为了修建吴垟岭的红枫古道,刘伯温后代的一个分支全家都搬到了那里……
而护路的枫树,更是受到了严格保护。在相关史料中,砍伐道旁的枫树,需要征得当地各个宗族的一致同意。最近一次砍伐枫树的记载,还是为了建造刘伯温家族的宗祠,用树干来做祠堂栋梁。
旧时,红枫古道一年四季都人来人往。清晨,天还没亮,古道上就传来了脚步声。往来于古道上最多的,则是挑着担子出山卖红薯的农民。他们先沿着古道下山到码头,再乘竹排到瑞安和平阳……当挑着两只箩筐从码头返回时,箩筐里的红薯已经换成了腥鱼干、时新玩意儿、家里媳妇女儿要的头绳和衣料等。
长亭外,古道边,自古就是催生乡愁、凝结无数往事之处。家住在大会岭红枫古道入口处长亭旁的吴素梅,虽然已年过花甲,但每当回忆往事,心头依旧会漾起一丝温暖。当她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就开始天天帮助母亲到长亭里卖粽子。她还记得:“走远路的人,到了这亭子,就放下担子歇一歇,找我妈买个粽子吃;如果还要走很远,他们吃完后还会多带上几个。粽子用糯米裹成,耐饿,挑担子走路的人很喜欢……”
如今,随着现代公路的开通,曾经行人络绎不绝的古道逐渐沉寂了下来,但年复一年,古道两侧的红枫依旧火红得热烈;住在附近古道的人家,也依旧保持着纯朴、淡泊的传统——每天清晨,晨练的人们都会随手拾起路上的垃圾;铺路的石板破损了,不到几天就被悄无声息地换好了;若有外人来此,当地人还会津津乐道地介绍枫树和古道的历史……
在乡民们的精心呵护下,红枫古道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山林里遍布多种名木古树,大的有数百年树龄。夏天,这里幽深茂密的竹林浓荫蔽日,秋来满目丹枫,一片璀璨,令人赏心悦目。行走其间,时而还能望见稻田与阳光辉映,金黄光灿;点缀其间的木质村舍还留有明清遗风,潺潺溪水绕村而过,别具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