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来到精益
2012-04-29冯大辉
冯大辉
这是充满疑惑的一年。到底是原生应用还是 HTML 5 应用更有前途? 是依靠电商平台还是应该发展自己的独立电商站? 怎样刷榜更有效果? 大数据会带来怎样的商业机会? 3D 打印机是一场革命吗?
这些事情还没能想清楚,已是年底。会议扎堆儿,创业者们又要跑会场了,哪怕是给自己的公司或者产品买个奖品也好:什么年度最佳移动应用,最具创新的十大产品,最值得投资的八个初创企业……赚不到钱,得个奖也好,总要对方方面面有个交代。
对于创业者和创业团队来说,这个冬天可能要比几年前的那个冬天更为寒冷。投资者们早已捂住钱袋子,在需要贪婪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更为恐惧。创业者们,暂时别想融资的事情了。
抛开这些不愉快的问题,说说“创业”这个事情本身吧。
长久以来,创业者们迷恋各种成功者的经验,东奔西走地参加业界各种“峰会”或“高端论坛”,听上那么一会儿业界名人演讲,会场外面握个手、换个名片,也能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好像真被传授了什么创业秘笈。尤其引人发笑的是,那些创业明星的各种言论无一例外地被放大,被仔细研究。微博上,各种科技创业媒体上整天充斥着《给创业者的 N 条建议》(N 可能从 3 到 10 不等)之类的垃圾文章。每天看着各种乱七八糟的经验谈,没等做事都已糊涂,简直不知道走路要先迈哪一只脚了。或许,选一个合适的方法,持之以恒地加以实践,才是更有效的。
今年在创业者群体里一度流行的话题是“精益创业”,相对比较流行的一本书是《精益创业》。这本书以及书背后的精益创业运动,在尝试解决全世界创业者的一个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是否有一种方法论可以用来指导创业者,而不再只是“摸着石头过河”。“精益创业”可能是一个答案。创业可以有方法么? 如果真的有方法,那岂不是“成功可以复制”了? 非也,方法论并不等同于方法。
令我比较担心的是,创业者们是否还有时间看书,“精益创业”流行毕竟是流行,有多少创业者看完了《精益创业》(或是其他任何一本书 )?又有多少能真正运用精益方法做事情呢? 怕是不多。我在前面说《精益创业》“比较”流行,是因为这本书应该“非常流行”才对,但不知何故,远不如去年的《重来》一书给国内创业者所带来的影响大。
《重来》阐述的是简单而有效的商业思维,很多观点完全与常规商业逻辑相背离,但因为是著名的 37 Signals 团队以自己为例,言简意赅,极具说服力,因而受到中小创业团队的追捧与肯定,但中大型团队就未必能接受此书的宣教。
最后说一下,“精益”一词来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倡导的“精益生产”。现在,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能为全世界输出一点什么理论和方法呢? 现在还看不到。或许我们都太着急了。
(作者为丁香园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