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的育苗技术
2012-04-29杨明
杨明
樟子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速生木材。是防护农田和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原产于我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盟草原一带。它树干通直、材质优良、用途广泛。耐寒耐旱性强,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根系发达,树冠稀疏,针叶稀少,为强喜光性优良针叶树种,也是是防风固沙和针叶用材的优良树种。可广泛用于营造防护林、用材林和城镇绿化,是三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其育苗技术规程如下:
(一)选地整地
根据樟子松幼苗的生长习性,育苗地宜选择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砂壤土为宜。在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土壤上栽植生长最好。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的地块不利樟子松生长。翌年春季平整土地。深翻细耙后修筑南北走向的高床,床高15cm,床面宽40~50cm,沟间距80~90cm。做床时一定要做到床面平整,床面土壤细碎无土块。整地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1次春灌,以增加土壤墒情。
(二)种子处理
采用国家规定三级(千粒质量6.909g,发芽率60%-70%,净度达90%以上)樟子松种子进行播种,播种量控制在150kg/hm2以内。在播种前先将樟子松种子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3%的硫酸亚铁溶液浸种30min进行种子消毒。种子捞出后漂洗干净,用清水浸泡24h,然后将种子与湿河沙按1:1的体积比混匀傲置在阴凉的地方进行层积。层积温度不可超过15℃,每隔3-5d翻动1次并洒水保持层积湿度。一般层积7-10d即可用于播种。播种以春播最好,播种时间药掌握适时早播,当平均地温达到7-10℃时,即可播种。东北地区以四月中旬至五月初为宜。播种前应土壤消毒,对床面土壤进行喷洒质量分数为3%的硫酸亚铁溶液1kg/m2,播种时先用耙子将床面耙成麻面。然后将催芽后的种子和干沙混合,均匀撒播在苗床上,随后用锯末、河沙混合物进行覆盖,厚度1-2cm,最后铺地膜,以保持土壤湿度和提高地温。
(三)苗期管理
因黑龙江省的气候特点,在冬季土壤封冻后易造成生理干旱,因此冬季要覆土防寒,减少苗木失水,覆土以10-15厘米为宜,翌年春季分期分批撤除,全部撤除后立即灌水,防止樟子松幼苗在高强度日照天气下遭受日灼,必须进行遮荫处理,以降低地表土壤温度和减弱光照强度。一般在播种后10天左右,幼苗即开始出土,待出苗量达60%以上时即可揭摸。应在傍晚时进行揭膜,以免幼苗受到日光灼伤。揭膜后应及时遮荫。采用高棚遮荫方式,棚高1.8m左右,使用遮荫率55%~70%的遮荫网。一般到9月上句气温降低,幼苗已基本停止生长并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时即可拆除遮荫网,以利于幼苗积累有机物质,提高木质化程度,安全越过寒冷的冬季。另外,在幼苗整个生长期内应勤松土除草,改善土壤水、热状况,减少土壤水分、养分损失,为樟子松幼苗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条件。
(四)肥水运筹
樟子松虽耐瘠薄,但为了促进苗木健壮生长,必须施足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养分和蓄水保墒通气性能。在秋季施用充分腐熟的猪粪和鸡粪作底肥,施用量为15t/hm2左右,配合施用糠醛渣9t/hm2。调节土壤的酸碱性。施肥时注意将肥料撒匀,然后深翻土30cm。一般在一年生幼苗生长高峰期,可叶面喷施质量分数0.1%-0.2%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每7d喷1次。进入秋季后期,对苗床床间沟内深施1次有机肥,为翌年春季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句顶芽开始萌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是二年生苗木生长最旺盛时期,平均每旬高生长量达2-3cm,此时可以加强水肥投入,每周叶面喷施质量分数0.2%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同时勤松土除草。一般到6月以后,高生长几乎停止,径生长加快,此时可适当控制水肥,否则会出现二次高生长现象,降低苗木质量。秋季应控制水肥,以提高幼苗木质化程度,确保幼苗安全越冬。樟子松虽然是耐干旱、耐瘠薄树种,但为使幼苗健壮生长,在生长期内应该有充分的水肥保障。针对樟子松苗的生长发育规律,浇水应遵循分段适时的原则,即在揭膜后的1个月是樟子松幼苗猝倒病的发病高峰期,浇水时应注意。在樟子松幼苗进入生长高峰期时可以勤浇水,保证幼苗不受干旱,快速生长。8月后为使樟子松幼苗安全越冬,可减少浇水次数,以提高幼苗木质化程度,在入冬土壤封冻前进行1次冬灌。
(五)病害防治
樟子松幼苗的苗期病害主要为立枯病。其发病快,有烂种型、猝倒型,将直接影响樟子松育苗的成败。因此,我们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并贯穿于育苗的全过程,严格控制好种子、土壤、幼苗消毒等防病环节。樟子松幼苗出土后,即应开始进行幼苗防病消毒工作,即喷洒质量分数为0,2%~0,5%的硫酸亚铁溶液1kg/m2,硫酸亚铁溶液每隔6~7d喷洒1次,7月底后可适当延长喷药间隔期:或喷洒质量分数为0.1%-0.2%的多菌灵溶液500g/m2,每隔15~20d喷洒1次,并可视病害发生程度适当延长或缩短喷药周期。除病害之外,在播种后至幼苗脱壳前,必须做好防鸟工作。
(六)大苗培育
(1)营养袋培育
用营养袋培育樟子松大苗,可以大大提高单位面积内培育大苗的数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并可实现多季节造林,而且用营养袋苗造林,便于起苗运输,提高苗木造林成活率,造林后可使缓苗期缩短,从而有利于苗木的迅速生长。
营养袋规格为30cm×28cm,三面封口,底部有15~16个直径为1cm的小孔。培养土配方培养土配方为有机肥、沙子和土的体积比为1:3:6,要混拌均匀。在选好的育苗地上开挖出长5-8m、宽1.5m深25cm的育苗槽,用于放置营养袋苗。最好在10月中旬选用生长健壮、顶芽饱满、根系发达的樟子松二年生苗木装袋。装袋前对苗木伤根和部分主根进行修剪,并将其地上部全部侧枝剪除,做好苗木根系保湿工作,保证幼苗根系不失水。装袋时苗木置于营养袋中央,使根系舒展不窝根,装袋深度以苗木原土印为准,不可过深。保证营养袋装满装实。将装好苗木的营养袋放置于育苗槽内,随后用土将营养袋间的孔隙全部填实填满,并将营养袋全部埋住以防营养袋老化。不需遮荫,适时进行必要的水肥管理,以保证装袋苗木成活率和生长。秋季装袋,翌年春调查营养袋苗,成活率为95%,平均高生长量可达11.73cm。
(2)大田移栽培育
二年生苗也可采用大田移栽法培育大苗,其优点为简单易行,但缺点是占有土地面积较大,起苗造林后缓苗期较长。二年生樟子松幼苗移栽以秋季10月中下旬为宜,栽前对根系进行修剪,剪除伤根和部分主根,并将地上部所有侧枝剪除,注意做好根系保湿工作。移栽株行距可视培养要求而定,一般为(60~100)cm×100cm,可以采用平畦垂直贴壁栽植方式,要求不窝根,栽植深度以苗木原土印为准,不可过深。此外,栽后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工作,以保证苗木移栽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