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2-04-29贾晓莹
贾晓莹
【摘要】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近年来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在素质教育下,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怎样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使课堂教学的效益最大化是每一位老师面临的问题. 笔者经过反复思考、探索、研究、讨论,不断探究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提出三点切身体会.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精心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磨刀不误砍柴工,要使数学教学高效,首先要做好、做实一项十分重要的前提工作——备课. 要做到精心备课,须注意和处理好以下环节.
1. 关注“教材”
课堂上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思想交流的过程,是充满活力的过程,教案写得再详细,也只是实际教学过程的一种设想和计划. 因此,如果教师仅仅把教材上的基本知识解释通了,把例题的解法给学生说明白了,那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规律.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能就题论题,而是设计出怎样引导学生去揭示本质,归纳方法,总结规律.
2. 关注“人”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人”,教师不仅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特长和不足,同时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年龄特点、了解所教班级每名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人格特征、了解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能力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展开. 例如,我们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按以往的经验,大多数学生会沿用初中的方法列方程组,然后根据解的个数来判断位置关系,很少有学生会利用画图来分析求解. 于是,有的教师在等学生列方程组法求解之后,便迫不及待地把“数形结合”法告诉学生. 虽然得到不少学生的喝彩,但这样的设计达到“体验”的目标了吗?更好的做法是:对于教师介绍的新方法,应先给出画图分析的提示,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动手、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真正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学过程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无论怎样变化,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课堂上,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呢?
1.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从疑问开始,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造.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1)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把新知识的有关内容设置成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等比数列”时,先设置问题:“大家都知道,等比数列是成几何级数递增或递减的,如将一个苹果一次削去二分之一,削了一百次,大约还剩多少?”于是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有的说“像粉笔头”,有的说“没有了”,有的同学想动手试一试等,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指出:待学完这节课后,你们自己就可以明白了. 这样,开始上课就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使他们一开始就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实践表明采用生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问题要能引发认识中矛盾. 能引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的问题,一是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二是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处等,在这些地方恰到好处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积极地去探索. 如在学习几何概型这一节中有这样的问题情境:在圆盘上做投针试验,求针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 可提出这样的问题串:试验的结果是有限的吗?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均等的吗?你能计算出它的概率吗?学生用前面所学古典概型的方法无法解决,引起认知上的冲突. 让学生思考此种概型与古典概型的区别,接着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不仅可以体会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得来的,某一数学知识是怎样应用的,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自主探究和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境界. 例如,让学生经历“方差”概念的形成过程,给出两名射击手五次射击成绩,他们的平均成绩是相同的,那么怎样判断两人成绩的好坏呢?在这里一般年轻教师就直接介绍反映数据偏离程度的一类特征数——方差,剥夺了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学生被动接受,思维的兴奋点低.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画出成绩折线图,从图中可知两组平均数相同的数据在图像中体现出来的折线波动大小不一,那么我们可以用怎样的一种数来表示数据的偏离程度呢?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可否用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累积数来表示?(2)可否用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绝对值的和来表示?(3)可否用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来表示?(4)可否用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三次方的和、四次方的和来表示?显然,此过程以“数形结合”思想为指导,以如何有效反映数据的波动程度为主线展开思考讨论,在此基础上引出所学的新概念. 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来源、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课后反思是有效教学的必要补充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 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 我们期待以自己的思考、交流,引发更多教师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