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苗苗:经典教育应融入学校理想人格教育等
2012-04-29
陈苗苗:经典教育应融入学校理想人格教育
陈苗苗在《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第11期撰文指出,理想人格是指一定道德原则规范的结晶和道德的完美典型,是一定道德所认定的各种善的集合,也是一定道德为人们树立的最高行为标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新媒介技术的普及,理想人格不断遭遇解构。“杜甫很忙”事件就是一个例证,它虽然从侧面反映了新媒体时代言论的民主性和文化的多元取向,但也折射出当代学生对理想人格的认知与追求正在弱化。因此,理想人格教育成为当前学校德育的迫切需求,而经典教育在达成这一目标上责无旁贷。
陈苗苗建议学校教育在途径上做好衔接,由理解到超越,更好地发挥经典教育在理想人格对现实人格的提升和重构上的功效。首先,经典教育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要重视知行统一,盘活资源,将理想人格融入现代生活、融入社会实践中。其次,经典教育课程在考核方面要运用科学的考核方式,有必要克服应试教育对学生理想人格形成的消极影响。第三,加强教师培训,增强教师的传统文化底蕴。
曾水兵:要加强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
曾水兵在《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第11期撰文指出,有调查显示,当代中学生在与国家关系上体现出情感上的高归属感和对国家的相对低评价之间的矛盾。87.7%的中学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超过80%认为自己在国家标志——国旗、国歌面前会生发出爱国情感。仅有 20%的中学生给予中国人的评价高于 80 分 (总分为 100 分),将近 30%对中国人评价分数低于 60 分;25%的学生认为学习 《论语》 是没有价值的,28.8%认为汉语学习不及英语学习重要,另有20.1%表示不确定哪个更重要。这种矛盾性说明迫切需要加强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
国家认同教育就是学校通过恰当的教育途径与方法,培植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和历史认同感,塑造具有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现代公民的实践活动。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在内容上要以民族历史语言文化认同教育和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认同教育为重点,在方法上坚持课堂知识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多渠道渗透和多手段运用相结合、日常仪式教育和重大社会活动教育相结合。
李斌:关注中小学学科教学的价值教育
李斌在《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年第10期撰文指出,新课改以来,我国中小学学科教学的价值教育出现了从“绝对主义道德”到“去道德化”的钟摆运动,这一现象与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沉浮兴衰的历史有着相似的性质。
借鉴美国的经验,李斌建议:第一,自身不断追求,提升价值敏感性。教师的价值预设直接决定了其能否敏感地发掘教材的价值意蕴。因此,教育者应时常通过高品位的阅读、生动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习惯使自身的价值立场明晰化和合理化,并自觉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第二,诊断道德前概念,诱发价值冲突。教育者在帮助儿童建构合理的价值信仰之前,首先需要给这些道德前概念浮出水面的机会,探寻其存在的深层次原因;要鼓励学习者把自己的价值视域向他人开放,培养学生分析、批判、反思等理性能力。第三,把握个体情感体验,在价值商谈中成为成功的引领者。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强调不同见解的合理性,在尊重学生自主建构权利的同时,发挥价值引领作用,推动价值商谈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