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中学特色师资的尝试
2012-04-29陈少华
陈少华
我校作为普通农村中学,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骨干教师紧缺,而开展“六年一贯制农村中学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更需要迅速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此,我们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努力。
一、规范管理,树立教师的师表意识
针对农村中学的实际,我们制订和完善了学校的管理制度,强化师德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修养。自开展课题实验以来,我们以完善内部机制改革为动力,经教代会讨论,先后制订和修订了《南康中学章程》《南康中学教师岗位责任奖方案》《南康中学教职工工作制度》《南康中学关于提高师德修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有关规定》等管理条例,督促教师遵纪守法,科学施教。结合校务公开,我们制订了《学校民主建设四项制度》和《民主评议行风制度》,以端正办学思想,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对学校的监督,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树立使命感、明确责任感。
二、健全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首先是建立健全教师成长领导负责制,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作为评定学校领导工作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督促学校领导为教师的成长出谋划策,并要求有高级职称的学校领导必须当师傅带一位教师作徒弟。为了整体提高教师的素质,我们抓住班主任工作和课堂教学这两大环节,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和学科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把课题研究的重心放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形成了教师的群体合作优势。政教处重点抓班主任队伍建设,形成了“分层次、抓基础、重建设、严管理、创特色”的工作思路,着力造就一支素质高、作风硬、能力强,具有“献身”“敬业”“爱生”精神的班主任队伍;教导处抓教学常规和教研组建设,重点抓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备课组活动,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注重培育初、高中教师教学一盘棋思想,努力实现初、高中教育资源共享。此外,我们还借助两位特级教师的引领作用,打造教师队伍的团队精神;通过“一、二、三”培养工程和“结对拜师”,努力促进青年教师在业务上的迅速成长,保障各个科目教师的均衡发展。自课题实施以来,我校共“结对拜师”32对,参加“一、二、三”培养工程的青年教师亦全部通过“一年基本规范”“二年站稳讲台”“三年教有特色”的考核。
其次是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激活教师的潜能。我们抓住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学校教学布局调整的良机,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内部激励机制,通过每学年组织学生评选“我心目中最满意的教师”、组织教师评选“南康中学优秀教师”、向上级推荐评选各级优秀教师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优劳优酬”,督促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再次是实施教师培训准入制度。为了促进教师自觉成长,我们建立起积极的竞争机制,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采取分层次、有针对性、有选择的培养。同时对教师的培养效果、成长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于进步显著的教师及时予以表彰、鼓励。
最后,我们充分发挥了党团组织和青年教师的团队作用,对青年教师加强组织意识、师德建设及政治思想教育,使他们在组织的帮助下茁壮成长。同时组织开展各种青年教师技能比赛,为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搭建平台。
三、课题引领,培养适应农村中学教学的科研型师资队伍
立足于我校的“六年一贯制农村中学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这个国家级课题,在特色学校建设方针的指引下,我们努力抓好教师“两个转变”。其一是由经验型向教研型、科研型和现代教育技术型转变,其二是由胜任型向能手型、名师型转变。
课题引领,是培养造就名师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校教师承担的国家级课题有3项,省级课题有4项,市级课题有11项。全校教师80%以上参与了课题研究,由此造就了我校一批在市里有名的教师。
四、校本培训,培养热爱农村教育的时代教师
我们以学校的优良传统教育为基础,以学校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群体为标杆,通过“青蓝工程”引领青年教师热爱农村孩子,热爱农村教育,成为适应农村中学发展的时代教师。同时开展如下实践研究:一是提高农村中学教师队伍素质的管理机制的研究;二是加强继续教育,全面提高农村中学教师知识水平与文化素质的研究;三是提高农村中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与教科研水平的研究;四是迅速提高农村中学教师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的研究;五是加快农村中学骨干教师和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的研究。在开展以上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重在过程管理,力求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全校教师的共同参与,迅速有效地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全面素质,缩短青年教师成长的周期,实现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激励教师不断成长,我们注意收集并物化教师的研究成果。每年编辑出版一册《教育科研》,为教师提供教科研信息,创造校内发表论文的机会;开辟教科研资料橱窗,为教师提供教科研学习材料;向市教科研刊物推荐我校教师的论文,为教师打造展示成果的平台。目前,我校青年教师、新教师已基本具有较高层次的教科研能力,一批出类拔萃的教科研骨干正在我校脱颖而出。
(责编 白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