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离“信息化”到底还有多远

2012-04-29王震一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考试信息化学校

王震一

据IDC发布的Digital Universe Study报告称,全球信息总量每两年就会增长1倍,仅在2011年,全球被创建和被复制的数据总量就达到l.8ZB(1.8万亿GB),比2010年同期上涨超过1ZB,到2020年,这个数值将增长到35ZB。数据的增加,意味着信息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展。广度是指涉及面,深度则是指派生数据,也就是由原来的基础数据产生出来的新数据。于是,“大数据”成了热门。

今天的大数据就像当年发明显微镜一样,人们从庞杂的海量数据中找到了前所未知的事物。当然,这个大数据的显微镜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Alpine公司CEO Anderson Wong认为,随着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以及物联网的发展,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并存,其复杂的关系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而现今的传统技术已无法对其进行高效的分析。因此,捕获、存储、管理和分析大数据的工作极其艰巨,任何单一的解决方案都不能完整地解决现今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业内需要的是一套涵盖业务、技术和IT基础架构的全面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的大数据管理需求。

这种状况几乎存在于所有行业,也包括教育,只是还没有被我们发现而已。以谷歌为例,他们发现根据关键词提供上千万条网站链接的搜索已经无法满足客户在数据量激增情况下对知识的渴求。据称,他们将在数月内对其搜索引擎进行“有史以来最大的改动”,今后,搜索结果呈现的不仅是一系列网络信息,还将在页面顶部展示更多的“事实和直接答案”。未来的搜索结果体现的应该是“人对世界的理解”,是真正的“知识引擎”,而不是“将一堆信息扔给用户去挑选”。举例来说,当用户键入“中国最深的10个湖泊”,如果是当前基于“爬虫”系统的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很可能解决不了问题,除非有人曾经统计过关于中国各个湖泊的深度并加以比较后上传到网络上。而在新一代的“知识引擎”中,用户键入相同的字符串,或许就能直接得到想要的答案。很显然,这种基于理解语义的搜索引擎需要将前端用户的搜索请求与后端数据库内海量的“Entity(实体)”进行匹配(大数据的运算),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也需要从搜索算法结构层面进行大量的改进。这就是一个在大数据浪潮下,针对客户的需求来加以满足的范例。

教育是不是也有大数据的暗潮涌动,也有能够利用大数据去克服的困惑和渴求呢?被课堂教学所制约的个性化学习和架在广大师生以及家长们脖颈上的考试“枷锁”,能否藉由大数据处理而获得解决呢?其实要解决的归根结底是个教育的信息化问题。

人类个体生而千差万别,需求自然也各有不同。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长期以来,大多数人的个性需求无法得到眷顾。虽然这样,人追求个性满足的欲望还是无法磨灭的。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当定制化的供应逐渐成为可能后,人人都在朝着产销者的方向奔跑,客观环境对主观愿望的适应已经大为改善。只有教育囿于僵化的课堂教学,不给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机会。课堂教学兴于17世纪,它是在“让那些没有经过培训的大量农民去大工厂干活是不可思议的”的思想指导下诞生的。这对当时教育的普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可是课堂教学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带有浓厚的工业生产色彩——批量化、标准化。每名学生必须跟随着批量化的速度,按着标准去学习。你不能慢,也不能快,教学进度在控制着你。标准化更由不得你有超出标准的爱好。委屈自己,迎合课程,成了学生必要的素养。同时,知识又是被少数人垄断着的,学校几乎是求学的不二法门。还有毕业制度,学位的授予和社会认可相结合,异彩纷呈的人统统变成了现代社会的部件,略有创见的人是这个社会的异类,屈指可数。充斥于学校生活中的那些几乎无用的作业和令人生厌的课程,就是课堂教学的负面写照。人们看着孩子的书包日益沉重,年年岁岁遭受着考试的煎熬,到头来还是难于找到适当的工作,不禁苦由中来,怨声载道,改变现实成了一致的呼声。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场浩劫中,有人曾以不让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把持讲坛为名,企图让革命学生当家作主,指使教师听命,参与编写教材,最后以失败告终。原因当然是那个运动的性质所决定,但没有信息资源也是致命的症结。如今,信息若汪洋大海一般,知识垄断已被打破,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可能得到满足,何劳好心人再点灯熬夜地编写那些脱离实际又难调众口的教科书,再由教师谆谆教诲给并不领情的学生。近来,翻转课堂、网上课程、各种网上学习工具以及云教育平台等纷纷亮相,类似谷歌那种知识搜索也正在开发。移动互联把学习时间和空间拓展到了极致。这些基于大数据运算的教育已经来到面前。只要跨过课堂教学这道门槛,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实现在即。

工厂检验产品合格后才投入市场,现代学校也有这个程序,那就是考试,确定每名学生达到标准没有。达到标准的毕业,达不到的淘汰。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要是学生超过了标准会怎么样。传统的答案很简单:你的“优秀”派不上用场。因此,这个机制只认同淘汰,而磨灭选拔,扼杀个人才华。而当前社会最需要的是创新,是鼓励个体尽情张扬个性的。两相对照,考试的迂腐自明。再说,放着随时产生的教育行为数据不去捕捉、采集并加以存储,而后通过数据挖掘全面地展现学生的特长、爱好、禀赋,使其被充分地理解,无缝地融入社会,反而仅凭一张考卷评定一个生活在瞬息万变社会环境里的人,又是多么不合时宜。

随着技术的进步,有些不能从考卷上观察到的(如操作能力、处事风格)也有可能数字化处理。如现实加强技术(AR),它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世界中的物体交互和相互影响。它将改变传统的信息处理环境一直是“人适应计算机”的状态,逐步使“计算机适应人”,让人参与到信息处理的环境中去,从而取得身临其境的体验。比如使用AR技术进行化学实验,学生用手去操作虚拟环境里的试管、试剂、酒精灯……直接观看反应效果、感受热度。而他每一个动作的出错率、娴熟程度都会记录在案,成为体察该生的依据。试想,不把大数据引进教育,能让每个学生的素质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吗?

有人说,考试制度是从中国输入到西方的,现代学校的考试源于科举。这个论断可能片面。科举的机制是选拔,目的是选拔出类拔萃的人才,甚至没有年龄的限制。历史上,六七十岁的老人赶考比比皆是。不可否认,八股文扭曲了人才的挑选,但八股文并非取士的唯一标准。在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诗词、策论等足以令举子们尽情施展的内容占了极大的分量。现代学校的考试除了占比重很小的作文,大部分是对是非的判定,很少有施展的余地。请看两次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和发电机,哪一个是学校的产物?只有到了20世纪,科研进入学校,才有了诸多创新的涌现。可学校的科研已超出了课堂教学的范畴。学校的考试对于科举是个进步,表现在由小规模选拔到大规模培养。一个是在全国范围,几年当中选拔数百,一个是遍地开花式的随时造就。两者都不具备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能力,无法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挥。教育还是要迈过考试这道门槛,用大数据取而代之,才是出路。

20世纪,有人说“考试的办法是对付敌人的办法,是摧残青年、摧残人才的办法。读那么些书,害死人”。企图用阶级斗争来终止,却失败了。我认为失败的原因是没找对方法。现在已经到了有可能捕捉、采集到海量教育数据的时刻。正确面对这些关系复杂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采用多头并进的策略,形成一套涵盖业务、技术和IT基础架构的全面解决方案,以处理、存储、管理和分析教育大数据,这就是信息化教育了。

(作者单位:河北北戴河一中)

猜你喜欢

考试信息化学校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学校推介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