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教学中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融合

2012-04-29沈丽萍

中小学德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品德探究教学

沈丽萍

学习方式通常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从学习主体与学习对象的关系来看,品德教学中主要存在两种学习方式: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前者是以理解、掌握和吸收教师所呈现和传递的知识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后者则更强调学习者主动发现和创造知识。二者各有优越性,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探究学习作为新课程理念着力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备受青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出现“放羊式”的尴尬局面。与之相应,接受学习则作为传统教学方式而常被人误作为“应试教育”的代名词,与探究学习对立起来。实质上,这两种学习方式并不完全对立,它们既相互区别又密切相联。我们完全可以也应该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以提升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一、融合两种学习方式何以可能

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确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然而,换个角度思考,我们便会发现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连接点,它们互为补充、互为基础。

(一)两种学习方式互为补充

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二者互为补充。接受学习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认识方式。可以说,接受学习是儿童最原始的学习方式,也是人类认识世界最基本的活动方式之一,同时,它也是学生能在短时期内高效而系统掌握和继承已有文化和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但是,接受学习也有其明显不足:当学生不具备某种认知水平时,强硬其接受会导致无意义学习甚至是机械学习;接受学习过多地依赖于学生的前知识,这往往容易造成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脱节;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方面,接受学习方式明显不足。

而探究学习是学生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它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正好能够弥补接受学习的不足。当然,探究学习也存在局限性:如,学习耗时多(探究学习的用时一般是接受学习的1.3-1.5倍);对教师和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对一些基础较差、思维较慢的学生来说实施较困难;具有开放、灵活和不确定性,如果条件不足或组织实施不当,易于造成教学过程的随意、混乱,使教学流于形式,等等。这些不足又恰恰是接受学习方式的优势,二者互为补充。

(二)两种学习方式互为基础

从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规律来看,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是互为基础或者前提的。有人把接受学习等同于“填鸭式”教学。但实际上,“填鸭式”教学是指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机械地注入知识。这只不过是无意义接受学习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真正有效的接受学习是有意义的。尽管所学习的内容是以现成的、定论的形式呈现,但它比较系统化,能够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并掌握大量的系统知识,这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系统化,为探究学习储备好一定的知识基础。相应地,探究学习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推动学生在探究与解决问题过程中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接受学习当中去,从而促使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发生。可见,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具有互促性。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排斥接受学习,而要根据课改的要求,探索有意义的、有效的接受学习;同时,也不能过度放手,使探究学习失控。只有把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有机融合起来,才有可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道德全面发展。

二、融合两种学习方式如何可能

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小学品德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多元的,它主要体现在“三个结合”上,即实践性与研究性的结合、活动性与体验性的结合、交往性与互动性的结合。基于此,我们可以在品德教学中将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在接受学习中引入探究学习的方法,使接受学习成为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意义学习;另一方面,则在探究学习中融入接受学习,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也能有效地掌握大量知识。具体而言,在品德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的不同来有效地选择和融合这两种学习方式。

(一)分析教材,因内容而定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品德学科的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类。陈述性知识是有关“是什么”的知识,如关于什么是交通运输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什么是公用设施等,教材中常以“小辞典”的形式呈现,它需要学生关注和识记,并不适合探究,接受学习是最好的方法。程序性知识又称为操作性知识,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如有关操作、步骤、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涉及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策略性知识则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后两类知识单靠老师的讲解难以为学生掌握,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参与、探究或实践,这类知识才能逐渐被学习者体验或内化,因而更适宜采用探究学习。如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我要安全地成长”这一单元,分别编排了交通安全问题、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行教育引导。其中,部分常识性的知识必须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认知,如交通标志与交通规则、一些紧急援助的电话号码等,有的甚至需要让学生强记硬背。在学生熟记的基础上,老师同时运用探究学习操作演示、模拟演练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为了让学生正确使用火警电话119,老师可设置“打电话”的模拟演练环节,引导学生发现火灾时,情绪不慌乱,寻找附近电话报警,并做到拨号准确,能讲清楚地点情况。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训练了应急处理的方法和技能,提高了应急能力。

(二)分析学情,因兴趣而定

学情分析包括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方面的分析。基于此,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可以在激发学生兴趣这一点上找到结合点。如,高年级的品德教材多侧重于地理和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有机融合了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内容呈现多以文字为主。教学这一类内容时,采用接受学习方式显得枯燥乏味,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适合采用探究学习方式。其中,采用表格整理的方式非常有效。如教学《隔海相望》一课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过程的需要,设计三份表格,以“实践学习单”的形式将整堂课有机地串联起来。首先,针对教材中“宝岛沧桑”这一段文字内容,设计了“实践学习单一”——“台湾大事记年表”,通过表格梳理,让学生对台湾从汉代至1945年的历史大事件有了清晰地了解。其次,根据教材中关于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小资料,让学生课前借助电脑网络了解历史上为保卫台湾英勇奋战的民族英雄,完成“实践学习单二”——“保台英雄资料卡”。最后,为体现两岸人民同根源这一教育主题,引导学生根据“实践学习单三”来开展“台湾就在我们身边”的调查研究。学生根据表格中的要求,从饮食、影视、水果、明星、企业方面等寻找生活中的台湾品牌、名人明星等。通过三份实践学习单,教师成功地引导学生走入生活、开展探究,又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能力基础,给予适切的辅助和引导,保障课堂教学顺利地开展。

(三)分析活动,因策略而定

分析品德教学中的两种主要活动形式,以“协调”“融合”“互促”为基本原则,可根据教学策略而开发出凝结两种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

讲授探究:听故事是小学生所喜爱的,寓教育于故事之中,通过讲授故事,以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去感染、教育学生,不失为一种生动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活动。若在听故事的基础上有效融入探究学习,能使故事的教育作用发挥得更彻底。如教学《我们和诚信在一起》一课时,通过讲述《凡卡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凡卡与大孩子玩游戏时为遵守承诺不肯离开岗位回家。故事至此并没有结束,在大人的劝告下,凡卡有两种选择,离开或不离开?在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对这两个结果进行自由选择,并开展探究性讨论。整个教学环节在接受学习的基础上有效渗透探究学习,学生在生动的故事情境和讨论中道德认知得到了提升。

主题探究:当前品德教材中的课文常常以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来呈现,这样的内容组织形式有利于采用自主探究和协作探究这样的学习方式。然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基础决定了在主题探究中,需要教师或给予必要的知识引导,或传授相关的活动方法。如《怎样到达目的地》一课的教学中,为使学生更明晰地了解交通带来的快捷方便,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主题探究活动,课前走进超市、商场,分组调查了解吃穿住行等生活用品从各地运到家乡,给生活带来了便捷。为使学生转化角度加强理解,老师呈现了本地知名电梯企业将产品运送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案例,图片清晰地展示了电梯运送的全过程,地图和线条则形象地显示了家乡电梯产业在国内国际的影响范围。老师通过巧妙地呈现案例,给学生的探究学习指明方向。

由上可见,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在学生的品德学习过程中并非水火不容、互相排斥,只要我们寻求到它们之间的平衡点,那么,两者完全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达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状态,真正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

江苏苏州215000)

责任编辑王清平

猜你喜欢

品德探究教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