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助困工作中开展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2-04-29魏琼王鹏
魏琼 王鹏
摘要高校助困工作一直受到国家、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目前有国家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学校奖助学金等多种形式向贫困生提供帮助,形成了“奖、助、贷、补、减、勤”多元化资助体系,力保每一个贫困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很多贫困生受益于此,成长为栋梁之才,并能心怀感恩积极回报社会。但是,近年来也出现了部分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等不和谐现象。本文就部分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做出分析,并对如何在高校助困工作中开展感恩教育提出个人意见。
关键词助困工作贫困生感恩
1 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1.1 助困工作体制不完善
目前高校在进行助困工作时,解决物质生活上的困难成为了首要问题,思想上的困难被放在了次要地位。资助前的认定和评比工作耗费了较多的精力,以确保资助工作的评比公正、分配公平、信息公开。资助之后即便有思想引领教育,通常也多注重磨砺贫困生的意志品质,注重确保贫困生健康向上的心态,却忽视了贫困生对社会和他人帮助的感恩教育。德育工作“重励志、轻感恩”,多数学生认为学好知识、锻炼品质即为最佳回报,能够主动对资助方表示感谢的少之又少。当前助困体系中“奖、助、补、减”等形式是不要求经济回报的,为减轻贫困生的心理压力一般采取 “润物无声”的形式,较少点明贫困生身份,这也间接地淡化了回报意味,不能促使受资助学生产生感恩之心。随着时间的推进,贫困生的感恩意识不断淡化,实际的感恩行动更是无从谈起。
1.2 贫困生群体的特殊心态
在感恩心理活动中,认知、情感、意志三个层次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高校贫困生是特殊群体,有着特殊和复杂的心态,主要表现为认知层次上不知恩、在情感层次上不感恩、在意志层次上不报恩。物质生活的匮乏使得贫困生出现多种心态,或认为自己接受施舍而产生自卑心理,或认为社会资助理所当然而产生扭曲自尊心理,或在接受资助的同时却不愿面对贫困生的身份继而不愿回报,或认为家庭贫困源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产生仇富心理,均能造成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部分贫困生认为自己一介书生没有回报能力,虽知道感恩却没有感恩行动,也被误认为没有感恩意识。
1.3 感恩教育目前缺乏可行的具体措施
目前,针对大学贫困生乃至全体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已经成为共识。但是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尚未提供开展感恩教育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法与措施,感恩教育还没有很好地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各高校对感恩教育实践的初步探索,缺乏交流和沟通,多数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具体可行的、反馈良好的机制。
2 如何在在贫困生中开展感恩教育
感恩是社会和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有感恩之心的人,才是有完整人格的人,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对于高校贫困生而言,接受感恩教育,懂得“感恩”,是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更高的追求。在贫困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贫困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得助困工作获得更高的内在价值,并进一步促进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当前高校贫困生自立能力不强、感恩意识淡薄、价值观扭曲等现象,在贫困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就此问题在所属高校内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讨论,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措施,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2.1 浓厚感恩教育氛围
为提高贫困生的感恩意识,笔者所属学校加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中感恩环节的课堂教育,并利用橱窗、宣传栏、海报以及网络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多个学院组织了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营造和谐的感恩教育氛围。笔者所在的学院进一步抢占网络新媒体阵地,利用微博、博客等新载体,充分发掘“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发布者的宣传优势,开展感恩一句话、感恩一封信、感恩一件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喜闻乐见,很多贫困生同学在网络上晒出自己的受资助经历和发自肺腑的感恩言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 开展感恩实践教育
为加强学生亲身体验和自我感悟,凸显学生在感恩教育中的主体性效应,必须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感恩教育,在活动中学习和体会感恩。笔者所属学校开展了感恩他人、感恩学校、感恩社会系列感恩实践教育。学生在活动中制作感恩贺卡,对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等人表达了感恩之情;多个毕业生班级以“校园认养林”的方式对母校的培育之恩表示感谢;获得校外奖助的贫困生同学自发组织起来,用明信片的形式传达了自己受资助后在学习工作方面的表现,并真诚表达了对出资的社会团体的谢意。
2.3 结合专业开展感恩教育
笔者所属学校涵盖多个学科专业,为提升感恩教育的内涵,学校以志愿服务的形式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很多学生包括贫困生参与其中,如园林专业的“免费庭院设计”、“生态家园”小区绿化改造,健康管理专业的“夕阳情养生知识讲座”,环境资源专业“土壤卫士,环保先锋”等活动。由于专业特色明显,学生在其中接受感恩和奉献教育,锻炼专业技能,传播生态理念,以真材实料的智力输出,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很高评价。
我国古代即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感恩箴言,在现代,感恩已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和基本素养。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在对其开展资助工作时应密切注意结合感恩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引导贫困生知恩感恩,使贫困生常怀怀恩之心、恒有回报之举,树立知恩图报的行为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