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Kettering大学“半读半工”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的启示

2012-04-29邹喜红石晓辉

科教导刊 2012年13期
关键词:工学应用型大学

邹喜红 石晓辉

摘要文章介绍了美国Kettering大学“半读半工”教学模式,分析了美国Kettering大学“半读半工”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应用效果及其取得的显著成绩。结合美国Kettering大学“半读半工”教学模式和我国“半读半工”教学模式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指出了我国培养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Kettering大学半读半工工程教育改革

1 美国Kettering大学“半读半工”教学模式

美国Kettering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19年的美国通用汽车学院,地处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所在地。Kettering大学以培养工科人才为主,尤其以培养优秀的汽车工程人才著称,其人才价值理念是“成功、杰出、个性、协作、创新”,强调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通过系统的科学、工程、管理知识学习和专业协作(Co-op Program)教育,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对行业、经济、社会有显著贡献的优秀人才。

Kettering大学“半读半工”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特色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学校连续7年被《普林斯顿评论杂志》评为“美国中西部最好的大学”,在权威杂志《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11年“美国最好学校排行榜”中,工业与制造专业排名第1(连续9年排名第1),机械工程专业排名第2,电气与计算机工程专业排名第7,本科综合排名第27。这些荣誉主要来自于Kettering大学独有的“半读半工”教学模式:Kettering大学本科生实行5年制,每学年4个学期,每学期3个月,学生在学校每学习1个学期后,通过学校组织的现场招聘会,都会应聘到北美地区众多知名公司带薪实习1个学期,如此交替进行,最后半年(两个学期)是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2 美国Kettering大学“半读半工”教学模式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建立了校-企-生利益共同体

1919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成立了通用汽车学院,当时只是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培养工程职业技术人才。通用汽车公司的部分职工根据实际需要被送到学校进行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然后再回到公司上班一段时间,结合实际问题再到学校培训学习,如此反复,这就是美国Kettering大学“半读半工”教学模式的雏形,并进一步发展成为现在的“半读半工”教学模式。当时,这种培养方式给通用汽车公司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同时采用产学研方式为企业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直到上世纪70年代出现能源危机,通用汽车公司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入学校发展,因此,美国Kettering大学独立出来进行自主办学,然而,其教学模式仍然采用“半读半工”教学模式。为实现所有学生的“半读半工”,学校伙同通用汽车培训部四处游说,在通用汽车成功案例引导下,很多企业和机构都愿意与学校一起推行这种“半读半工”培养模式。

目前,美国Kettering大学在北美地区拥有700多所职业教育合作机构,为学校在校生在美安排带薪实习提供了重要保障。这些合作机构包括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德尔福等世界知名公司,并且与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校、企业和学生利益均得到了保障,形成了良性循环机制和利益共同体。首先,学生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带薪实习不仅学习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提升了工程经验,而且减轻了经济负担;对于企业通过学生这一桥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为企业解决一些理论上的关键难题,并可以提前为自己培养优秀人才;对于学校,当然是最后的赢家,学校取得的荣誉就是最好的见证。

3 “半读半工”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半读半工”在我国称为“半工半读”,是近期探索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职业教学模式,主要应用于现代职业教育,在我国大学本科生教育中还基本上没有得到应用。2005 年11 月, 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提出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之后,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2006 年3 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 提出了要在职业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实现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

目前国内“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主要的模式有校企合作办学、集团化、股份制办学、中外合作办学、连锁式办学等,然而这些模式均没有根本解决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有机结合,从而使得“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学校与企业之间以契约的形式被动合作,没有改变传统的学生批量到同一单位实习的根本性问题。如校企合作办学,学生无法选择实习的单位,只能到合作办学企业实习,局限了学生实习和工作的空间,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和专长发展,从而造成“所学非所作,所作非所学”等现象。(2)采用“1+2+1”或“2+2”等方式,即在企业工作1年,再到学校学习两年,最后再到企业工作一年,或者在学校学习两年,企业工作两年,时间的相对集中无法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工作。(3)目前的“半工半读”培养模式无法实现社会对人才需求为导向。(4)在学校、企业和学生的管理上还比较混乱,无法满足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同利益,无法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机制。

4 美国Kettering大学“半读半工”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的启示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工程教育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步伐,建立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与结构,培养和造就大批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

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突出强调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特性,也是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本科层次立足发展、特色突破的现实支撑点。

从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做了许多改革,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仍然难以满足社会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和需求。

实践表明,美国Kettering大学“半读半工”教学模式在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功,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不可能照抄照搬这种模式,但却可以从中得到诸多启示。

4.1 以工程应用为驱动设置课程体系

工程应用型人才既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又需要掌握工程应用知识,而最终目的是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上手解决实际工程应用问题。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必须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使学生清楚为什么要学习这些课程,学了这些课程能解决哪些工程问题。一种折中的办法是把职业教育与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综合,职业教育过于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弱化了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工程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的培养,弱化了解决实际工程能力的培养。

4.2 以工程应用案例主导专业课堂,从工程中来,到工程中去

目前,很多理工科学生都不知道专业课学了有什么用,因为学生所学到的都是从教科书和老师那里来的,他们很难接触和体会到实际工程问题;有些课程虽然有实验或实践环节,但也是根据学校自身条件设置的,千篇一律,针对性不强,因而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是被学习。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工程应用案例丰富专业课堂,从工程中来,到工程中去。比如《机械设计》课程,可以邀请企业机械设计人员结合企业实际设立一批设计题目,让学生分组选择一个题目,从资料收集到整个设计均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可以反复到企业进行观察和调研,老师和企业人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导师的作用。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3 以社会对工程应用型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工程实践训练环节

工程实践训练环节是高等工程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训环节基本上体现在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上,每个学生的实训环节基本一样,而且实习主要以参观为主。这样的实践环节只能叫做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很难达到社会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为真正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必须让学生分批次、分阶段到多家企业进行工程实习,让学生知道企业需要什么,自己需要学什么。

4.4 以个别专业和班级为示范点,建立校-企-生利益共同体

学校都知道高等工程教育中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但都苦于没有企业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目前的现象是,由于学生缺乏工程知识,学生到企业实习不但不能给企业做事情,而且还会惹出不少麻烦,因此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机制。为此,学校可以考虑以个别专业或班级,联合学校已有企业资源,模仿美国Kettering大学“半读半工”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交替学习。学生第一次到企业可能不知道干什么,但第二次、第三次……就会慢慢融入企业,结合学校老师就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这样企业也就愿意学生到企业实习,并发放适当工资,优秀的人才企业可以留下来,而学校培养了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从而建立校—企—生利益共同体,实现共赢发展。

参考文献

[1]牟明,史义诚.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71):36-37.

[2]王超,毛高波,张菁等.地方本科院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9.23(3):65-67.

[3]白汉刚.职业院校推进半工半读面临的问题及几点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70):48-50.

[4]赵秀荣.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8):79-80.

[5]张炳生,陈志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8(17):52-53.

猜你喜欢

工学应用型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盐工学人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