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大爱的施今墨
2012-04-29郗效
郗效
有一次,毛泽东宴请一些知名人士,其中就有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先生。施今墨与著名西医专家黄家驷、林巧稚等同桌。毛泽东风趣地对施今墨说:“你很有名啊,我在年轻时就听说过你。你们同行是不是冤家啊?”施今墨回答:“主席,我们团结得很好,互相很尊重。”毛泽东听了很高兴。
的确,施今墨的声名可谓誉满京华,难怪主席知道他。施今墨不仅医术精谌,还借鉴西医,并致力于中医的改革,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成为培养中医人才的教育家,他的思想、主张与与毛主席所倡导的“医道中西,各有所长”的中西医互参的思想不谋而合。
略施小计,惩治恶霸地痞
施今墨(1881-1969),享年88岁。原名施毓黔,祖籍萧山,因幼年时期见母亲身体多病,便立志学医,他不仅有这份孝心,且还有行医的缘分。由于舅舅在河南安阳是一个不错的大夫,所以13岁时,施今墨便离开了忙碌的父亲、多病的母亲,来到安阳跟舅舅李可亭学习中医。1913年,他正式以施今墨的名字行医。由于他医术精湛,善于辨证施治,每药到病除,故成为人们敬重的名医。
施今墨具有侠肝义胆的性情。他利用自己的医术,略施小计,惩治那些恶霸地痞,在民间流传着不少的趣闻佳话。
相传,当时京城有一伙以“南霸天”(绰号)为首的恶霸地痞,整日架着鹰,成群结伙四处游荡,横行街市,强抢民女,敲诈勒索商人小贩。真可谓无恶不作,气焰十分嚣张。群众对这群人早已深恶痛绝,但又敢怒而不敢言。施今墨在行医诊病之中,对那伙恶霸的胡作非为有所耳闻,却又无奈社会秩序混乱,只好一边忍着,一边寻找挫败恶霸凶气的机会。
一天,驻京军阀张宗昌的宠妾患了疑难病,诸医施治,不见好转,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如此受罪,张宗昌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请来神仙立刻治好宠妾的怪病。他经多方打探,终于听人说起名医施今墨能治此病,于是马上派随从来请。施今墨来到张宗昌的大宅子,经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心中已有了数。此病中医称“狐惑病”,是因病人平素湿热内蕴,肝经抑郁失调,又过食膏粱厚味,疮疡不断暗增,生活起居失慎,真阴耗伤所致,以咽喉、口腔、眼及外阴溃烂为主要表现,并见精神恍惚不安等的一种疾病。
施今墨正要处方遣药,突然计上心头,何不借此机会设计惩治恶霸?于是,他故意面露为难之色,捏着笔久久没有开处方,张宗昌见状,着急地询问是怎么回事,施今墨这时才说:“患者病情复杂且非常严重,为求特效,需用奇特的药引配合。就如军队作战出奇制胜一样,治病也如此,但奇特药引难买,有者恐不愿割爱。不知将军能否得到?”施今墨一席激将之语,激起军阀张宗昌之忿。张宗昌说:“只要北平有的东西,施大夫只管使用,没有我张宗昌弄不到手的。”
于是,施今墨急书处方:用三黄解毒汤、甘草泻心汤化裁为内服剂,在药引中写出一味鹰爪。处方开毕,施今墨提醒张宗昌说:“近闻北平街市或公园里可见到有胳膊架着活鹰者,若能到手,最助疗效。”张宗昌听后,马上命令随从四处搜寻,很快就找到了那伙架着活鹰的恶霸。士兵警卫们不容分说,抢得活鹰便去报功。地痞碰上兵痞,怎能惹得起,只有自认倒霉,唏嘘叹气,捶胸跺脚,无可奈何。就这样,“南霸天”们的凶恶气焰被治服,张宗昌为群众出了口恶气,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张宗昌夫人的病,在施今墨的精心调治下,诸症平息。张宗昌亲临酬谢,并问施今墨诸医无奈,你为何有如此本事?施今墨称,岐黄仁术,贵在辨证准确才能施治,夫人之病有如此特效,当然主要在于一般人难以得手的鹰爪啊!一席问答,使在座的宾客无语相对,个个伸出拇指,称他为“神人”。
医术高超,有力保护中医
1929年,他和医界同仁一起奔走、抗争,使即将出台的《废止旧医议案》胎死腹中。这还要从施今墨利用高超的医术,使得那些起劲叫嚷废掉中医的人士处于尴尬境地的一段小故事说起。
此时适逢汪精卫的岳母患恶性痢疾,每天腹泻十几次,请遍了当时著名的西医治疗,都没有什么效果,病人已经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汪精卫的夫人陈壁君忍不住抱怨,闹得汪精卫也没办法,在此生命攸关的治病问题上,汪精卫还是采取了谁治得了就请谁治的务实态度,请施先生来诊治。
当晚,施今墨便赶赴为汪精卫的岳母诊治。施今墨一反平常做法,既不多说话,也不问病情,只是把住老人的脉,然后一一道出病情,直说的病人连连点头。本来对治病已经有点失去信心的老人听了,先是吃惊大夫的诊断,然后又欣喜自己治病有望了。这时,施先生当即为她开了10天的汤药,随后汪精卫的岳母问:“先生何时再来为我复诊?”施今墨这回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谦虚地说“试试看”,而是坚定地告诉她:“您就安心服药,3天后痢疾就会停止,5天后您的胃口就会好转,10天后您就痊愈了,不必复诊。”在家属们将信将疑之际,病人服下了施今墨开出的汤药,很快就痊愈了。
这样一件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件,使得汪精卫不得不对中医有所信服,为了答谢施先生的救命之恩,汪精卫特意亲自题赠了“美意延年”的牌匾。也正是这一事件的发生,给那些认为中医不科学的人以有利的回击。
施今墨先生一生倾心中医,对中医医理有深刻理解。同时,他也是善于发现和接受新事物的人,主张中医与西医并存,这样才有利于医疗水平的促进,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同时,施今墨先生勇于探索中医发展新路的精神,更为后来的中医教育改革起到了引导作用。
无偿献方,心存大爱
施今墨在50年代初开始担任中央首长的保健工作。当他第一次为周恩来总理看病时,心中不免有些紧张。
在给总理号脉开方之后,半天也没说一句话,这时周总理随和地问道:“开的什么汤头?”
施今墨说:“保和丸加减。”
总理笑了:“原来施老先生的药是要我病好了去‘保卫和平啊!”
总理的幽默和平易近人的风范一下子就驱散了施今墨的紧张,让他感到亲近。总理向别人介绍施今墨时,总是很尊重地说,这位是我的保健医。施老有一个福禄寿喜的配方正是在他给周总理开出的抗疲劳处方的基础上,经过儿子施小墨的提炼改良而成。
施今墨提倡中西医结合,培养了许多中医人才,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创制了许多新成药。1959年,为庆祝国庆十周年,施今墨还向国家无偿献出了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神经衰弱、肝硬变、肝脾肿大、气管炎等的十大处方。总理得知后高兴地说“好, 中医打开门户之见,团结合作,才更有希望。”后来十大处方中的“高血压速降丸”、“神经衰弱丸”、“感冒丹”、“气管炎丸”,被北京同仁堂制作成药,畅销海内外,并在每年的广交会上为国家创百万美元外汇。随后,施老先生又陆续将自己的数百个秘方无偿献给国家。
“文革”期间,施今墨被抄了家,停发工资,并被勒令搬出私宅。当总理得知此事后,马上让国务院派人了解情况,很快就为施老安排好新居,同时解决了治病、营养及日常生活所需费用。每提及此事,施老都感动得老泪纵横。施今墨病重住院后,由于总理的亲自过问,医院成立了抢救组。周总理还派人前往北京医院看望施今墨。
1969年春,施今墨病危时,对子女说:“我一生中唯一的憾事就是不能再见到周总理,诉说自己对他的感激之情。”在最后的日子里,他用颤抖的手写下了一生中最后的一首诗:“大恩不言报,大德不可忘,取信两君子,生死有余光。余恨生亦早,未能随井冈,路歧错努力,谁与诉衷肠。”他再三叮嘱家人,在他过世之后,将此诗献给周恩来总理和邓大姐。8月22日,施今墨病逝于北京,他留遗嘱要求火化并捐献遗体作医学解剖研究。
施老虽然走了,但他心存大爱、济世救人的崇高医德,使他成为一代名医的光辉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