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压药应用有“八防”

2012-04-29李长玲

大众健康 2012年12期
关键词:降压药服药服用

高血压所导致的靶器官损害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在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之前,脏器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即已启动。对于高血压,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降低心血管危险水平,减少靶器官的损害,进而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所以,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必须始终认真对待,服用降压药时需谨慎,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患者因缺少这方面的常识或习惯使然,走进服用误区,影响了治疗效果。结合日常护理工作所见,提出降压药“八防”:

一防首剂现象

首剂现象系指首剂药物引起强烈效应的现象。有些药物,本身作用较强烈,首剂药物如按常量给予,可出现强烈的效应,致使患者不能耐受,常出现血压骤降现象。

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压力反射不敏感,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障碍,更易出现“首剂现象”,容易引起上述反应的药物主要是哌唑嗪,表现为首次服用哌唑嗪30~90分钟后,出现眩晕、头痛、心悸、出汗、视力模糊、恶心、胸痛等,“首剂现象”的发生与剂量相关,也与利尿剂致血容量降低有关,故有人提出高血压患者开始服用降压药物时剂量宜小,一般主张是常用量的1/3,之后逐渐增加至治疗量。因此对于具有这种性质的药物,其用量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和耐受情况逐渐加大到一般治疗剂量较为安全。一旦出现了“首剂现象”,应立即停止用药,平卧休息,反应严重者需立即去医院接受治疗。

二防看价吃药

有人在选用降压药物时,片面认为药价越贵降压效果越好,看价吃药。其实,药品的价格和效果不成正比,一些廉价的大众降压药同样有不错的疗效,用药要因人而异,服用得当才是关键。

三防随意停药

高血压患者一般需要终身服药,即使血压降至正常值也不能随意停药。有的患者在规律用药后停药数天发现血压依旧正常,就主观的认为自己 “痊愈”了,实际上这只是降压药在体内尚未代谢完而产生的“后续效应”而已,一旦降压作用消失,血压则又会飙升,停药的危险性在于可能引起血压反跳现象伴血管强烈的收缩,即使给予原来有效的治疗也难以奏效,故千万不可随意停药。否则容易回到治疗前的水平,或诱发更加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正确的做法是,待血压有效控制在正常水平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缓慢的阶梯方式减量及减药,密切观察是否出现高血压反跳,以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防主观判断

有人体检发现血压高于正常值,但自觉没有什么不适症状,也就不当回事。事实上,高血压的程度与症状并不成正比,没有症状,并不表明血压不高。所以说,即使没有头疼、头晕、耳鸣、失眠、紧张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高血压症状,如果发现血压高于正常范围,也一定要上正规医院检查,并遵照医嘱按时用药。

五防追求速效

服用降压药切忌急于求成,降压不能过快,更不能降得越低越好,应循序渐进,平稳降压.降压讲究的是平稳、有效,尤其是平稳更为重要,因为血压的波动往往是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的诱因。如一味地追求降压效果,而忽视血压的平稳,有可能导致心、脑、肾供血不足而产生严重后果。

六防多多益善

有人错误地认为药吃得越多,血压就会降得越快,甚至自作主张增加剂量和增加降压药的种类,其结果不仅不能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反而会危及生命安全。降压药物治疗除严重高血压外,须遵循给药应从单药开始,阶梯式加药。当然高血压病的治疗不只是降压,还要注意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需长期服药者,治疗宜简,争取每天一片药。

七防因噎废食

“是药三分毒”,降压药的副作用及患者的精神与经济负担使人们对高血压的治疗有了恐惧心理。如服用甲基多巴,可出现嗜睡、眩晕、腹胀等不良反应。有的患者在服用降压药过程中容易走向极端,一旦遇到不良反应,即对服药降压失去信心,转而停止服药,导致血压不能有效控制。

八防睡前服药

人的血压在一天中,午夜最低,入睡后的血压比白天平均下降20%左右。因而睡前服用降压药,会导致血压较大幅度下降,再加上夜间血流量减少,血流供应量不足,容易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出现失眠、失明、偏瘫等症状,所以高血压患者切忌在临睡前服药,以防夜间发生意外。

总之,高血压病并不可怕,只要坚持自我调控,保持情绪稳定,注意调节饮食,并在配合药物治疗过程中,注意到了以上八个方面,危害性就会大大降低。

李长玲,济南市中心医院副主任护师,先后从事儿科、急诊科、心内科、保健病房等护理工作。从事护理专业23年。

猜你喜欢

降压药服药服用
被这病赖上得终身服药,变胖还没劲儿?千万别忽视
降压药漏服了,怎么办?
服药禁忌
降压药您吃对了吗
茶可用来开发降压药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如何正确服用胃药
服用抗过敏药物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