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格里格的音乐风格
2012-04-29田华黎
田华黎
格里格是挪威最重要的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他的音乐特点是把浪漫主义与民族主义结合。
一、格里格的浪漫主义风格
浪漫主义一般被理解为“感性、个性、抒情”等特点,但是具体到每个作曲家时,他们之间“感性、个性、抒情性”的程度方式都有所区别。格里格不像贝多芬那样的艺术家在高山之巅建造了教堂和寺庙,他只希望为人们修筑几座或许他们会感到安适幸福的栖身之宅。他不同于肖邦,有人把他比作北国的肖邦,这只是看到了他们音乐都有强烈抒情性的一面,格里格的音乐里渗透的民族气质不为肖邦所有。格里格不同于舒曼和西贝柳斯,舒曼的音乐创作太主观,虽然西贝柳斯也属于北欧民族乐派,但格里格音乐的灵秀精致与西贝柳斯的宏大叙事相差甚远。格里格使用半音和声以及模糊调性的手法,但不像瓦格纳那样将调性推向崩溃的边缘,更不像瓦格纳“酒神”式的情绪放纵。
格里格的美学观是浪漫主义,音乐对他来说只不过是情感的表现,这些情感的表现对格里格来说是必须真实的,他的大多数作品都被视为个人经历的写照,他的音乐充满了迷人的忧郁情调。他的情感主要包括对挪威大自然与挪威民间艺术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个人性格的忧郁、孤独等。但这些情感的表现对格里格来说必须是真实的,他整个一生的创作都在苦苦地寻求这种真实,他的大多数作品都可被视为个人经历的真实写照。
格里格一生创作了大量丰富多彩极具特色浪漫主义的钢琴小曲。十集66首的《钢琴抒情小品》便是他众多钢琴作品中的精华,这是他以日记形式创作的音乐素描和音乐诗集,它记载了格里格从1865年起的37年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每一首小曲都有一个单一的艺术形象和富于诗意的标题且取材广泛,其题材既有人物的刻画、民间风俗的写意、祖国秀丽山川旖旎景色的描绘,也有来自史诗传说、宗教仪式及文学作品的灵感,还有作者个人的感怀、忧伤、回忆、思念、期盼等情感的表述。这些小品都很短小,其演奏时间短则1分钟,长也不过5分钟,它们有别于舒曼、门德尔松的小品之处是不拘泥于主观想象与内心情感的表达,而是将感受与想象、主观与客观融于一体。清新隽永、感情纯真、朴实、毫无矫揉造作之感,但又不失精雕细琢、精彩美妙之处。在创作上,格里格从不拘泥于某种形式,他很少直接引用民歌素材,但是他的创作技巧却都是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特罗德豪根的婚礼日》(op 65 no 6)就是以朴实的音乐语言和简洁的手法、富于动感的民间舞蹈节奏,勾画出了憨厚、敦实的挪威农民豪放、热情的性格,将当地农民自发地为格里格夫妇庆贺银婚的场面再现出来。而二拍子的《哈林格舞曲》和三拍子的《斯普林格舞曲》则都是以民间舞曲为素材,表现山区人民热闹的舞蹈场面及淳朴的风土人情的。以细腻笔触写出的《小鸟》(op 43 no 3)和《蝴蝶》(op 43 no 1)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丰富的和声语言、灵活的附点节奏加跳跃进行的织体结构,让你仿佛听到小鸟的啾啾叫声,看到蝴蝶轻盈地上下飞舞的情景。取材于北欧民间史诗《埃达》的《小精灵的舞蹈》(op 12 no 4)、《侏儒进行曲》(op 54 no 3)、《山妖的行列》(op 71 no 3)则是神话形象的幻想和尝试,刻画了神态各异、既可爱又笨拙、既粗暴又古怪的精灵。而《春天》(op 43 no 6)、《小溪》(op 62 no 4)、《夏日的黄昏》(op 71 no 2)则是运用和声色彩来描绘挪威迷人的景色。《夜曲》《摇篮曲》《谐谑曲》《圆舞曲》和《叙事曲》虽是西方浪漫派作曲家常用的题材,格里格在这里呈现的却是自成一体的挪威浪漫风格,完全找不到被西化的影子。《回乡途中》《乡愁》《从前有一天》《往日》《纪念册的一页》《叙事曲》《幻象》都属于寄托作者思旧情怀、既有欣喜又有惆怅的感性类乐曲。《孤独的旅人》《牧童》是对人物的描写,格里格并不着墨于人物的外形描绘,而是注重对人物内在素质的刻画,以不断的下行音调及连串的5、6、7、9、11等和弦的使用和频繁的调性转换来表示出人物无尽的忧伤、无边的孤独的心境。
二、挪威民族性风格
格里格一生从事音乐创作,他在广泛学习欧洲其他民族音乐的同时,继承了挪威民族民间音乐的传统,他的音乐独特魅力在于他能把自己经常采用的民族音乐语言与他在莱比锡汲取的浪漫主义熔于一炉。
1. 格里格的音乐语言
他的音乐语言具有浓郁的挪威民间音乐色彩,运用挪威民间舞曲、民间歌曲和器乐曲的音调和节奏,将民族音乐调试为创作的调式和和声基础,旋律中保留了挪威民间情调的特性音程。其音乐展示的是挪威的风土人情,挪威人民的内心情感,使音乐体现出精致、新颖、淳朴、高雅和富于诗意的品质。例如格里格的《索尔维格之歌》是他最卓越的创作之一。他的引子与第一、第二主题都浸透了民间因素。第一主题同缪勒搜集的一首挪威民歌非常接近。我们不仅清楚地看到与民歌典范的联系,而且钦佩他非凡的概括才能。《索尔维格之歌》的第一支旋律里集中了挪威民族旋律的许多特点。其中不仅有流畅的自然音拖腔,而且有属音的切分音进行,还有半音模进和双倚音,由此可见,他是把挪威的民间声乐和器乐的因素融为一体了。《索尔维格之歌》的第二主题是一个无歌词的歌唱,他把舞曲性扩大了。第二主题的末尾的二连音与三连音的交替是典型的斯普林格舞曲。歌曲的许多其他因素:引起沉思的调式变换的引子、伴奏中的固定五度低音的作用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总之,《索尔维格之歌》中搜集了很多重要的因素,他的音乐的价值就在于惊人的言简意赅的能力,把挪威的民间音乐运用得淋漓尽致。
2. 格里格的音乐特色
德彪西对格里格的音乐有一句著名的评语:“听格里格的音乐,就像品尝埋在雪里的粉色的糖果。”《抒情小品集》就是这样的一个“糖果盒子”,曲曲玲珑剔透,坚持“用少许词说出许多东西”。这正是格里格的追求:“我们永远热爱明朗和简短,甚至我们的口语(挪威语)也是明白而精确的。在我们的艺术中,我们也力求达到这种精确。”他的音乐对挪威的大自然的感受是天性所固有的,“是同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大自然成为他的心灵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他理解为不是身外之物,而是对物质世界的积极体验。因此,格里格的音乐充满了挪威山川的秀丽景色和农村的习俗与风土人情,特别是北欧的诗情画意。格里格的作品反映了挪威的大自然的美:有时壮丽、辽阔、宏伟,有时平淡、质朴、贫瘠。格里格的目标是创造一种民族的音乐形式,充分表达挪威人民的个性,例如格里格的《致春天》,主要刻画了挪威的春天,此乐曲采用三部曲式,升F大调,热情的快板,6/4拍。乐曲首先在高音区轻轻地、连续地奏出用主和弦构成的两小节前奏,犹如春天轻轻地敲门声。在这一和弦的衬托下,乐曲在低声部呈示悠长柔和的主题。主题A:旋律犹如一首流丽的抒情独唱曲,淳朴而温暖,充满对挪威春天的赞美和歌颂。好像春天的脚步悄悄走来,由衷的喜悦、美好的期待从心头油然升起,随着雪水的滴滴声,一支美丽的曲调在左手出现了。乐曲进入中间部后整个音域向下移动,主题B在高声部与低声部相隔八度同时出现,陪衬的和弦移至内声部。主题B:这一主题色彩略为暗淡,蕴涵着几分惆怅。随后,渐渐增强力度,使乐曲情绪逐步激动起来。音乐浓重起来,激动不安,是对严冬的回忆?还是冰封的河面化裂的骚动?经过猛烈的撞击,河道打开,河水顺畅地流动起来,春的主题更高昂地奏出。如果说乐曲开始时还带有早春的寒意,现在则是清新、明媚的春天,人们尽情地歌唱和赞美。这是春的主题,明朗、清新,洁净。接着,乐曲移至高音区,用八度再现主题A。这一抒情旋律在分散和弦衬托下显得更为温柔,最后,在悠长的颂叹声中静静地结束,演奏时间为3分钟。听完此曲,就算没有去过北欧的人,也能对那里的自然风光、民俗人情、神话传说产生一定的印象。其以民歌风格的清纯旋律成为钢琴曲中的名品。
格里格是19世纪下半叶欧洲民族主义浪漫乐派的典型代表,他向世界展现了挪威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和魅力,他的作品反映了挪威的大自然的美,充分地表达了挪威人民的个性。
(阳泉市文化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