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的法治化管理
2012-04-29刘云广张洋
刘云广 张洋
近年来伴随着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法律观念的不断深入,使得人们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维权意识在当今犹未重要。
一、大学生法治化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而伴随着高校学生法律观念、权利意识的不断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管理以不能适应当前法制的社会,进而出现了很多方面的问题。
(一)管理者的法制观念相对薄弱。虽然法制管理在高校已得到了开展,但是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者法制观念的淡薄,仍不能使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得到相互平衡,依旧处于高校可任意处置而学生只能服从的情况。
(二)实体规定的冲突和缺失。许多于高校的管理制度都存在着与法律规定相互抵触的现象,出现了管理法治化模糊的情况,对保障大学生权利义务的法律规定缺乏,不能真正的保证学生的利益。
(三)权利救济途径的模糊以及程序规定的空白化。
二、大学生法治化管理的必要性
通过对当今高校法治化管理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大学生法治化管理的必要性,因此,改变传统的非法治化的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对大学生法治化管理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法治化管理是高校与学生之间双层关系的根本要求
高校与学生之间既有“平权型”的民事法律关系,又存在“隶属型”行政法律关系。首先,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各大高校收取费用、提供服务,而学生则是自主择业,双方互惠互利,形成“平权型”的法律关系。
(二)大学生法治化管理是解决当今大学生管理纠纷的主要途径
伴随着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出现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通过采取法律诉讼的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诉讼虽为解决纠纷最有力的途径,但不能从根本上使矛盾得到化解。
(三)大学生法治化管理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和国际接轨的重要体现
法治化的管理是之后高校管理的必然趋势,是现代教育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国家竞争能力的必要手段。因此,加强我国高校的法治化管理,积极参考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是当今我国教育管理事业的重要途径。
三、《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法制意义
我国于2005年出台了新的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并于同年九月份正式启动实施。新规定通过继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更是将学生的权利突出出来,充分体现了一种法制精神,法治化的管理。
(一)对学生的处理标准更加清晰明确。新的规定取消了之前法律依据不明确的管理处罚条例,增加了更加明确的,有法律保障的标准等,确保了学生处理的准确性,合法性。同时对学生的违纪处理也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贯彻正当的程序,确保学生的权益。
(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得到了明确。新规定明确的提出了高校学生应遵守的6项义务以及享受的6项权利,为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与权利做出了说明,确保学生依法正确行使权利,增强法律观念。
(三)明确了学生的权益救济制度。新规定的提出,明确了学生权益的救济制度,学生在受到处分后可以进行申辩、申诉等权利,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高校管理的法治化思想。
四、大学生法治化管理的基本思路
近年来伴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以及人们法律观念的加强,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的法制社会,因此,建立健全高校的法治化管理制度迫在眉睫。《普通高的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落实,完善了高校的管理制度,确立了高校管理法治化的新方向。
(一)更新管理理念,确立人本思想与法制管理
要确立新的管理理念,首先我们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摒弃为方便管理而淡视了人权的管理手段,要学会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以及尊重人的权利价值,让学生的人权意识得到近一步的加强,确保人本思想的建立;其次,要想实现高校法治化的管理,加强高校管理者的法制理念尤为重要。
(二)依照新规定,完善高校规章管理制度
高校为了实现法治化管理,要求依照新的规定,对学校已有的规定进行一次彻底的修改,对不符合法律要求、与新规定精神不相符的制度要及时进行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学生代表也应参与新规定的制定过程,确保过程的公开、公正。对新规定中原则性较强的条款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基本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实施细则以便于今后的管理有据可循。
(三)注重实现程序法治化的落实
在法治化管理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法治化程序的落实实施,是法治化管理最为重要也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结合新规定的要求,高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确保学生的权利,使学生可以依照合法的程序来依法行使自身的权利;另一方面,学校的管理者也设立了相关的程序义务,学校要及时告知、送达有关学生权益的相关管理。程序法治化的落实,确保了学生的知情权,使的高校的管理真正做到法治化。
大学生的法治化管理涉及到社会、政府、高校等各界,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单单要求学校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各界的共同配合,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来确保高校大学生法治化管理的顺利实施,共同推进大学生的管理。
(作者单位:保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