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34/MG42机枪之附件(上)
2012-04-29刘振波夏天
刘振波 夏天
弹链箱
MG34机枪是德国陆军于一战后开发的第一挺弹链供弹式机枪。为了便于携带装有枪弹的弹链,特别为该枪制作了金属制弹链箱。
其中,步兵部队等经常使用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与MG34机枪同时诞生的34型弹链箱,第二种是1941年问世的41型弹链箱。41型弹链箱问世后,34型弹链箱便不再采用,而41型弹链箱则使用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34型弹链箱
34型弹链箱能收纳300发弹链。早期的34型弹链箱采用薄钢板冲压熔接而成,除了钢制之外,为了减轻质量、便于携行,后期还有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的变型产品。二战开始后,由于物资匮乏,铝合金材料严重不足,因此又全部改为薄钢板冲压制作。但是与二战前生产的钢制弹链箱相比,此时使用的钢板更薄。
34型弹链箱由箱体和箱盖两部分组成,箱体与箱盖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箱盖四周折弯,其中两侧的折弯部分由后向前逐渐变窄。箱盖中间有一个由粗钢条制作的携行把手,把手中间呈尖形设计。这个携行把手偏于箱盖一侧设计,其目的是将两个弹链箱反向放置在一起,两个携行把手就位于两个弹链箱箱盖的中间了,此时可以用一只手携带两个弹链箱。箱盖盖在箱体上后,可用箱体一侧的锁扣锁定。锁扣的下方还设有一个小型携行把手,其对面一侧同样带有一个小型携行把手。
打开箱盖后可以将弹链放置在箱盖上,然后再安装到机枪上,这样可以避免弹链沾上地上的尘土。
41型弹链箱
由于34型弹链箱金属板较薄,如果在战场上反复使用,箱盖边缘很容易变形弯曲,且早期的锁扣把手位置设计得不太合理,长期使用后,也会使箱盖凹陷,因而对箱盖的开合造成影响。于是在1941年8月,军方将34型弹链箱更换成了其改进型41型弹链箱。
41型弹链箱的尺寸与34型弹链箱相比并没有改变,但箱盖部分经过重新设计。箱盖四周折弯部分均等,其上的携行把手取消了中间的尖形设计,简化了锁扣设计,将锁扣下方的小型携行把手增大。经过这样的改进,箱盖凹陷问题在一定程度得到了解决。此外,在箱盖内侧增设了一圈橡胶条封边,可起到更好的防尘防潮作用。
弹鼓及其携行具
34型弹鼓
使用采用弹链供弹的机枪时,为了防止在射击过程中弹链扭曲,还要配置一名弹药手来保持弹链的平直。而使用弹鼓供弹就不会产生弹链扭曲的问题,仅一名射手就可以独自操作一挺机枪。为此,德军自MG08/15机枪开始生产专用弹鼓,遵循这一传统,MG34机枪也配备了专用的34型弹鼓。该弹鼓既可以在MG34机枪上使用,也可以在后来的MG42机枪上使用。
为了配合枪弹的形状,34型弹鼓采用倒锥形设计,上宽下窄,装入弹链时弹头在下、弹壳在上。
34型弹鼓分为弹鼓盖和弹鼓体两部分,弹鼓盖与弹鼓体通过一个锁扣铰接在一起,锁扣采用钢板制作,顶端呈钩状,可锁定弹鼓盖。弹鼓盖上带有一个钢板冲压而成的携行把手,把手中间为尖形设计。携行把手除了用于携带弹鼓外,还可以兼作弹鼓盖锁扣的锁定杆。锁扣顶端的弯钩卡在弹鼓盖上时,弯钩正好被携行把手底端卡住,从而防止锁扣自行滑脱。将携行把手向供弹口一侧放倒,锁扣的小钩就会与携行把手解脱,进而解除锁定,可以将弹鼓盖打开向内装填弹链。
弹鼓盖上还设有一个装卸杆,用于将弹鼓装在MG34机枪上。其靠近携行把手的一端向上翘起,此端上部还带有一个凹坑,便于用手指按压。安装时,首先将弹鼓前方的钩插入到供弹板一侧,然后将弹鼓盖上的装卸杆插入到供弹板上,即可将弹鼓锁定在枪上。拆卸弹鼓时,按压装卸杆翘起的一端,按相反的顺序即可将弹鼓拆卸下来。
为了增加强度,弹鼓侧面冲压有加强筋。供弹口上带有一个滑动盖,用于阻挡灰尘。滑动盖上设有一个锁扣,无论滑动盖处于打开还是闭合状态,都可以将其锁定。
弹鼓内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只是一个设计简单的容纳空间。该弹鼓可以装填50发弹链,比之当时各国主力轻机枪使用的20发或30发容弹量的盒式弹匣,其容弹量增加了1倍多。向弹鼓中放置弹链时只能采取顺时针的方式,才能与供弹口的设计相吻合。弹鼓盖内侧还附有一层薄钢板,这层钢板与弹鼓盖内侧之间设有线圈式弹簧,给薄钢板提供一定的张力,使薄钢板将弹链压紧、防止供弹过程中弹链扭曲,以保证供弹可靠性。
为了便于携带34型弹鼓,特别设计了34型弹鼓携行具。其采用钢板制作,可携带2个34型弹鼓,结实耐用。但因质量很重,故在步兵部队中很少使用,其一般搭载在战车的专用托架上使用。
34型弹鼓携行具采用框架式设计,其左右两边各放置1个34型弹鼓,2个弹鼓的放置方向相同。底部的两根横梁设置不同。其中一根横梁上左右两边各设有一个圆形凸起,正好可以卡在弹鼓供弹口旁边的弧形凹陷内;另一根横梁上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两个斜向卷制的钢片,用于卡紧弹鼓体的边缘。此外,两根横梁的左右两侧各铆接有一个竖直设置的梯形钢板,用于卡住弹鼓,给弹鼓定位。为了减轻质量,每个梯形钢板上都开有多个圆孔。
携行具的上方也带有一根横梁,横梁一侧带有一个锁扣,打开这根横梁就可以取出弹鼓。为了防止横梁与弹鼓盖粘附,其内侧左右两侧各附有一个圆形衬垫,正好可以分别抵在每个弹鼓盖中间的螺栓上。携行具的左右两侧各带有一个携行把手,设计得比较坚固、结实。
鞍形弹鼓
MG34机枪上除了配有专用弹鼓外,也设计了鞍形弹鼓。之所以采用鞍形弹鼓,是因为1934年德国尚处于凡尔赛条约的制约下,为了隐藏新型机枪的性能而特意为之。但由于其使用的时间较短,目前现存的实物已经很少,成为收藏家眼中的珍品。
MG34机枪使用的鞍形弹鼓有两种,其中一种是为MG15机枪制作的15型鞍形弹鼓,另一种是在15型基础上改进而成的34型鞍形弹鼓。
15型鞍形弹鼓左右共能装填75发枪弹。弹鼓体顶部用钢片固定有一根携行把手,携行把手有两种,一种为棉布制作,另一种则为皮革制作。左侧弹鼓开有用于确认余弹量的小孔,小孔上方冲压刻印有0、25、50、75的数字,表明剩余弹量数。向鞍形弹鼓内装填枪弹必须使用专用的装弹机,十分不便。
左右弹鼓中间的顶部有一个弹鼓锁定杆,用于将弹鼓固定在专用的供弹板上。当然,这个锁定杆不是必须的,即使没有锁定杆,弹鼓也可装在专用供弹板上。
由于鞍形弹鼓特殊的供弹方式,因此必须配用专用的供弹板。其实,鞍形弹鼓是为避开凡尔赛条约而采取的一种供弹方式,但由于1935年以后德国背弃了凡尔赛条约,不再接受武器制作限制,因此鞍形弹鼓及其专用供弹板已不是必要装备,生产数量相当少。专用供弹板共生产了两种,特别是第一型供弹板,由于实物和资料都已缺失,至今无从得知其具体结构。目前存世的只有第二型供弹板。
第二型供弹板采用长条盒式设计,分为三部分,前方为连接鞍形弹鼓的部分,中间为弹鼓卡笋,后方是与机匣相连接的部分。连接鞍形弹鼓的部分有左右两个防尘盖,取下弹鼓后,防尘盖自动关闭,用于防止灰尘进入。供弹板上的卡笋用于固定鞍形弹鼓。供弹板后方刻有铭文,但由于其在二战结束后也曾使用过,因此大部分铭文已经被后人打磨掉了。
为了便于携带鞍形弹鼓,特别制作了鞍形弹鼓携行具。该携行具采用上下两根横梁铰接而成,下方横梁的一端有一个携行把手。使用时,将3个并排的鞍形弹鼓放在下方横梁上,然后将上方横梁折叠,并与下方横梁锁定在一起,即可一次携带3个鞍形弹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