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2012-04-29张勇荣周忠发马士彬

湖北农业科学 2012年14期
关键词:空间结构土地利用

张勇荣 周忠发 马士彬

摘要:利用1990、2000、2010年3个时相的遥感影像对贵州省六盘水市市区土地利用进行监测,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指数、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和生态价值,以1 km×1 km网格为统计单元,对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中心及城乡结合部区域的多样性下降,离市中心较近的独立乡镇多样性快速上升,功能转变为城乡结合部;研究区整体土地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从市中心向外围逐渐减小,土地利用程度较高的网格逐渐连通;研究区内生态价值较低,生态环境脆弱。20年间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较大,高利用程度、低多样性、低生态效益的网格逐渐相互连通,形成大的斑块,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关键词:山区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六盘水市市区

中图分类号:F30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4-2958-06

Analysis on the Features of Land Use Spatial Structure in Mountainous City:Taking Urban Area of Liupanshui City in Guizho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ANG Yong-rong1,2,ZHOU Zhong-fa2,3,MA Shi-bin1

(1.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Science, Liupanshui Normal College, Liupanshui 553004, Guizhou, China;

2. The Key Laboratory for Karst Mountain Ecology Environment of Guizhou Province/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Incubation Base, Guiyang 550001,China; 3. Institute of South China Karst,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 China)

Abstract: The spatial structure change regularity of land use of urban area in Liupanshui city of Guizhou province was analyzed using land use diversity index, comprehensive index and ecological benefit index based on the RS images in 1990, 2000 and 2010, taking 1 km×1 km grid as the statistical uni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nd use diversity in urban area gradually decreased while that of village and town region around the city increased. The land use degree of the study area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the land use degree index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ts diversity index. The whole ecological benefit value in the study area had continuously got lower. As a whole, the land use spatial structure changed greatly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Grids with high land use degree, low diversity and low ecological benefit gradual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thus formed bigger plaques which influenced greatly on the land use landscape pattern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study area.

Key words: mountainous city; land use; spatial structure; downtown area in Liupanshui city

土地利用是人类活动在土地的自然属性上作用的结果,综合体现了区域内部自然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人口的状况。目前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差异及形成机制的研究[1-3]、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型的构建与应用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的情景分析[4-6]、不同地区土地利用扩展模式和驱动机制的研究[6]、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7-10]、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扩展形势及其约束体系的研究[11]等5个方面。但目前对山区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较少。因此,通过遥感解译获取1990、2000及2010年3个时相的土地利用数据,从景观、生态两个方面系统地讨论了山区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动态变化特征,提出了山区城市发展建设和土地利用方面的建议。

1研究区概况

贵州省六盘水市市区位于26°26′-26°47′N、104°44′-105°2′E,是典型的山区城市,地表起伏度较大,研究区总面积为474.8 km2(图1)。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土地利用变化剧烈(表1)。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分异规律,能够为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

研究采用1990年3月、2000年2月、2010年2月3个时相的TM、ETM以及CBERS-02B遥感影像,结合Aster GDEM数据对六盘水市市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分析。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类参考我国土地利用分类标准[12],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研究区划分为8种土地利用类型,即有林地、灌木林、草地、水田、旱地、建设用地、水体和未利用地。

研究采用监督分类法,参照野外GPS样点调查资料、地形图、植被图获得研究区土地利用矢量数据,最终数据转换成分辨率为30 m×30 m栅格数据。

2.2研究方法

2.2.1景观空间结构特征法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程度是反映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总体结构和齐全程度的重要指标,引用吉布斯-马丁(Gibbs-Martin)的多样性指数模型来度量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化程度,其模型为:

式中,GM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指数。fi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GM的值在0~1之间,越趋近于1表示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程度越高;0代表只有1种土地利用类型。但GM受土地利用类型数的影响,当有n种土地利用类型时,其最大值为(n-1)/n[13]。

土地利用程度反映了土地系统中人类因素的影响程度,而土地系统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社会综合体。土地利用程度的分级原则见表2,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的定量化表达式为:

式中,La为土地利用程度指数;Aj第j级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指数; Cj第j级土地利用程度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根据公式(2)可知,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是一个取值区间为[100,400]的连续函数。在一定单位网格区域内,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的大小反映了土地利用程度的高低[14]。由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来源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因此通过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可以很好地体现自然和人类社会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为了详细表达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布及结构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1km×1km的网格单元,分别计算网格单元内3个时相的GM和La(图2、图3)。

2.2.2生态空间结构特征分析方法土地利用生态特征可以应用生态价值进行分析。为了便于比较,在计算时采用了Costanza等[15]研究得到的生态系统类型分类系统和生态功能效益。为了表达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特征的空间异质性,采用1 km×1 km的网格单元,分别计算网格单元内3个时相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例,然后将该比例乘以相应的土地利用生态价值并将其相加,得到每个网格单元的平均生态价值(图4)。

3结果与分析

3.1土地利用景观空间结构特性分析

3.1.1土地利用多样性特征分析研究将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指数划分为高(GM>0.65)、中(0.3≤GM≤0.65)、低(GM<0.3)3个等级,最终获得研究区GM分布图见图2a至图2c。由图2可知,1990、2000和2010年3个时相上,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程度空间特征明显,GM值都呈现从城市中心区域向四周递减。整个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较高,GM值小于0.3的网格多分布于城市的外围区域,这些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灌木林为主,用地类型较单一;研究区内大部分区域的GM值为0.30~0.65,主要是由于研究区内较大的人地矛盾关系拉大了耕地对地形的适应性,导致中心城区周边坡度小于25°的区域上耕地、林地、草地等用地类型交错分布;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较高的区域(GM>0.65)主要分布于城乡结合部,该区域土地的自然属性良好,适应性较强,可利用类型增多。图2d和图2e体现了20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的变化趋势。由图2d可知,1990-2000年间,研究区中心城区及主要厂矿周边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加大,主要是由于在此10年间经济发展及城市快速发展,中心城区及主要厂矿周边大量的耕地转变为城市及厂矿用地,形成耕地、建设用地等景观类型交错分布的格局。由图2d和图2e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城市中心区域的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减小,离中心城区较近的乡镇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增大,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中心区域建设用地已经挤占全部的耕地,由多景观类型相间分布转化成单一建设用地景观类型,而离城市较近且发展条件较优越的乡镇进入初级发展阶段,由独立乡镇变为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程度加大,未来将由城乡结合部变为单一城市用地。

3.1.2土地利用程度特征分析图3a至图3c为研究区1990、2000、2010年土地利用程度数据。通过分析可知,研究区1990-2010年土地利用程度分布均呈现出从中心城区向四周递减的格局。20年间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程度整体提高,网格内土地利用程度最低值由1990年的140.897上升到2010年的185.408,最高值由1990年的381.931上升到2010年的399.713。城市中心区土地利用程度逐渐加强,利用程度高的网格已经相互连接,形成了较大的斑块,对区域景观格局造成较大影响。

另外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心区的建筑用地面积和密度逐渐加大,土地利用程度快速提高,但是由于建设用地的挤压,使得其他用地类型消失,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化。所以表现为土地利用程度与多样性的负相关关系。

3.2土地利用生态空间结构特性分析

通过图4可知,研究区生态价值空间分布呈现从中心城区向外递增的趋势。研究区生态价值较低,2010年区域内生态价值仅为0.173 8×106元/km2,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将研究区域3个时相的土地利用图与生态价值图叠加分析可知,生态价值的区域布局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密切相关。由于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灌木林为主,二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7.18%,而生态价值较高的水体仅占1.85%,导致整个研究区域生态价值较低,20年间空间分布差异较小。

4结论

1)贵州六盘水市市区土地利用多样性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下降,而离市中心较近的独立乡镇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快速上升,其功能转变为城乡结合部。

2)土地利用程度从市中心向外围逐渐减小,20年间土地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在城市中心区利用程度较高的网格逐渐连通,形成了较大斑块,并且随着土地利用程度的增加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减小。为保障城市生态的良好发展,必须严格限制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

3)由于土地利用类型以灌木林和耕地为主,所以研究区内生态价值较低,生态环境脆弱。随着城市发展,大量耕地、林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其生态价值将进一步下降,因此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大量营造人工湿地、水体等生态价值较高的用地类型,并实施退耕还林,以保证城市基本生态需求。

参考文献:

[1] 史培军,陈晋,潘耀忠.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J].地理学报,2000,55(2):151-160.

[2] 朱会义,何书金,张明.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地理研究,2001,20(6):669-678.

[3] 何书金,王秀红,邓祥征,等.中国西部典型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比分析[J].地理研究,2006,25(1):79-87.

[4] ROUNSEVELL M D A, ANNETTS J E, AUDSLEY E, et al. Modell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use at the regional scale[J]. 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3,95:465-479.

[5] 姜广辉,张风荣,孔祥斌,等.北京山区建设用地扩展空间分异分析[J].地理研究,2006,25(5):905-912.

[6] 王双,何春阳,潘耀忠,等.水资源约束下北京地区2004-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4):535-544.

[7] SHI PJ,YUAN Y, ZHENG J,et al. The effect of land use/cover change on surface runoff in Shenzhen region, China[J]. Catena, 2007,69:31-35.

[8] KONG F H, NAKAGOSHI N. Spatial-temporal gradient analysis of urban green spaces in Jinan,China[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6,78(1):147-164.

[9] ZHAO B, KREUTER U, LI B,et al. A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assessment of land-use change on Chongming Island, China[J]. Land Use Policy,2004,21:139-148.

[10] 喻红,曾辉,江子瀛.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组分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01,21(1):64-69.

[11] 陈利顶,杨爽,冯晓明.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与空间扩展——以北京市海淀区和延庆县为例[J].地理研究,2008,27(6):1225-1235.

[12] 吴传钧, 郭焕成.中国土地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13] 张树文,张养贞,李颖,等.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时空特征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4] 庄大方,刘纪远.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模型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7,12(2):105-111.

[15] COSTANZA R, DARGE R, DE GROOT R,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Nature,1997,387:253-260.

猜你喜欢

空间结构土地利用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略谈乡镇土地利用效益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间结构有限公司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流变的统战工作组织策略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空间结构SRT混合仿真试验技术研究
后三峡万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重构
自由曲面空间结构形态创建的若干关键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