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数学课堂氛围
2012-04-29赵远
赵远
【摘要】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也在不断探索、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数学教学中,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力求创新,在不同的课堂学习阶段,采用不同方法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让教学工作在愉悦中进行,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升兴趣、提高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是相当重要的.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氛围营造;教学阶段;提升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也在不断探索、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只有在数学教学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让教学工作在愉悦中进行,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升兴趣、提高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是相当重要的.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如此迷人的数学课,教师怎样将它呈现出来并被学生接受呢?鲁迅先生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教师如何将学习这样的苦役变成乐事呢,我认为,数学课堂一定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好的环境氛围中展现数学的魅力,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快乐,让数学课堂教学如一首欢快的歌曲把孩子深深地吸引. 我把营造数学课的美好旋律氛围分成五个部分来进行:
一、序曲——兴趣导入,铺垫学习氛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我们在每一节课的新课导入设计上,要多花心思,多下工夫,让开场曲不同凡响,才能一下吸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到欢快的学习氛围中.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常通过猜谜语、读儿歌、讲故事等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去吸引学生把课下肢体的兴奋转移到课上思维的兴奋中来,使学生快乐地进入学习状态中去.
莎士比亚说: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 ”在数学教学中,以讲故事为开端是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受学生们欢迎的形式. 如讲解“比较分数的大小”前,我在备课时准备的就是童话故事:小猪笨笨过生日,猪妈妈给它买来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妈妈切成八份,让小猪吃四分之一,小猪笨笨说我过生日,我得多吃点,我要吃八分之一,让弟弟少吃点,让他吃四分之一,猪妈妈笑了:你算错了……听着童话故事,学生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故事内容上,我适时拿出大蛋糕模型给大家演示,学生们饱含兴趣地参与到教学内容中来. 又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我一上课就要给大家猜谜语:没嘴会说,没脚能走,发出指令,人人遵守. (打一日常用品)并请猜中者把它在黑板上画出来. 学生们马上进入到猜谜中去,猜中者兴奋地跑上讲台,把我要讲的内容画了出来. 一节数学课如此快乐的开端,使学生对数学课兴趣大增,让数学学习很快地进入到欢乐的气氛中. 为讲新课做好了情境上与知识上的准备.
二、开唱——小组讨论,活跃学习氛围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 那么营造畅所欲言的良好的课堂氛围最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课堂上可引入小组讨论机制,要让不同的观点形成争论的意识. “理不辩不明”,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同学间的小组讨论活动,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学生们相互启迪,相互补充,从而达到认知趋同,接近真理. 教学中,让学生形成“小组因我而棒,我以小组为荣”的集体观念,为学生创造出人人机会平等、争取表现自我的情境,在活跃的氛围中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教学“时间”时,我设计了如下的讨论内容:三名同学约好八点之前一起在科技馆聚齐. 小亮七点过一刻到了,小美差一刻八点到了,小星七点四十五到了,他们谁到得早?谁到得晚?学生们开始议论纷纷,并形成几种答案. 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热烈讨论的学习氛围中.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员间的争论、协作与探索,形成了关注的焦点与学习的欲望. 因此,教师营造适宜的课堂气氛,建立平等、自由的课堂气氛,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师生交流情境,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就能让学生充分地自主探索,真正实现对新知的自我内化.
三、副歌——活动设计,浓厚学习氛围
当学生初步领悟了所学知识后,对知识的运用与巩固是一个强化阶段,这个阶段,想要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精力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的巩固性练习活动.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让活跃的气氛保持下去.
如在教学“认识东西南北”一课时,我设立了小小侦察员活动,让有的学生扮成侦察员,有的同学扮成战土,有的扮成敌人. 简单的道具一下子就营造出真实快乐的氛围,侦察员看着老师事先画好的地图,指挥自己的战友通过方向的变化找到隐藏的敌人. 寓教于乐,同时巧妙地把新学的知识做了巩固性练习,快乐的活动也很好地吸引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在欢乐的氛围中达到了学习目的.
四、高潮——动手操作,强化学习氛围
《新课标》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的一环是动手操作.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而数学知识本身又有些枯燥、抽象,要使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就必须让教学环节符合儿童自身的特点,让他们动起来,在实际操作中,以直观的形式将抽象的事物呈现出来,从而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营造出实践出真知的良好学习氛围.
在教学“统计”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对我们班的图书角做了一次重新归类的统计实践工作. 我们遵循所学的知识,先进行分类,把不同类型的图书放在不同层格子里,然后统计册数,再制作统计结果的柱状图,然后让同学们根据统计结果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实际操作中,同学们热情参与,认真布置,积极思考,有的同学发现,数学类图书太少,需要发动大家捐这一类书;有的同学发现文学类图书最多,需要多占一个层面……这样,抽象难懂的统计知识在动态活动中,在师生的亲自操作中进行,使学生在欢快、平和、有序的活动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这样得来的知识,我相信是记忆深刻的,甚至是终生难忘的. 教学中适当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调动多种感官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探究,积极实践,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五、尾声——联系生活,持久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我力求从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产实际入手去布置作业,使学生的数学作业变得富有生活情趣. 例如,学了“比例应用题”知识后我布置作业:谁能用最科学的数学方法计算出我们教学楼的高度?在学分数乘法知识后,我让大家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衡湖游租船方案”……这样,数学作业的生活化就为整个数学学习过程营造出了良好的氛围.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在课堂的不同阶段,去巧妙营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勤学多思,让学生们真正地知道数学、爱好数学、享受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郭思乐,喻伟著.数学思维教育论.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席振伟著. 数学的思维方式.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