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再探究
2012-04-29王新军
王新军
创新教育是个热点话题,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 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 ”托尔斯泰也曾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因此,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体会.
一、诱发参与动机,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动机是推动任务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人的创造力都是在一定的动机下引起的. 巧设激情情境,强化学习动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创新意识.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语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而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设导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早进入最佳状态.
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上课一开始我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明今年12岁了,只过了3个生日,为什么?”学生们一下子争论开了,有的说小明家里穷,过不起生日;有的说小明学习不好,爸妈不喜欢他,不给他过生日;还有的说小明的生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在学生急于想知道的情况下,我引出了课题“年、月、日”,并告诉学生学完这节课后,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通过创设这一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和疑问进入新知的探求过程. 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于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往往来自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设疑,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去积极探索创新.
二、营造生动、活泼、和谐、自由的氛围
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会给交流带来障碍. 因此,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诱导者. 应该营造生动活泼、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让每名学生敢于发言、勇于表现. 教学中可以用激励性语言、手势、体态语等让学生心灵愉悦,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坚持己见,敢于与老师、同学辩论. 使每名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都有一种轻松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赞赏和鼓励,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去探索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摒弃“我只有教你才会”的教学思想和“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路子,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 在有不懂的问题时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进行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动手操作,探究发现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 因此,教学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每名学生都有参加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究创新. 例如:教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时,我让每名学生准备两种不同规格的小棒各8根,当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特征时,让学生自己选择用小棒摆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个. 学生就边思考边摆,摆正方形要选择同一种规格的4根小棒,摆长方形要选择不同规格的各2根小棒. 操作时即使学生开始选错了,也会在操作中自我纠正. 学生在操作中加深了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四、鼓励质疑问题,激活创新思维
质疑问题是创造的种子,“疑”是经过深入思考、主动探究而产生的.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疑问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 创新意识源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 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解决学生的嘴,给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欲望,点燃创新的火花.
五、发挥合作优势,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合作探究即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突出学生间的协作与讨论,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评价能力及创新素质的提高. 小组内可有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使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以锻炼,学困生得以帮助,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广阔领域,只要我们转变教学观念,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支点,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 使数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片沃土,让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早日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