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广播连线报道中记者的五种意识

2012-04-29赵蕾

新闻爱好者 2012年13期
关键词:连线听众广播

赵蕾

连线报道,亦称电话连线采访报道,是以声音为载体,以电话为媒介,由记者在新闻现场以口述或与新闻主播对话的形式,把新闻信息播报出去。连线报道能够快速呈现新闻事件,生动描述现场氛围,具有极强的现场感。当前,连线报道成为广播新闻的重要表现样式之一。

河南电台新闻广播2010年改版以来,开设“豫广新闻”栏目,每逢整点播报,每档节目10分钟,设置两条以上记者连线报道,以新闻主播和记者对话的形式播报新闻,增强了广播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广播连线报道改变了新闻播出的节奏,避免了长时间播音带给听众的沉闷感。然而,随着连线报道的大量播出,报道质量问题日渐显现,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记者不能提供有效信息,或者是没有捕捉到更多有效信息,在连线时不是“滔滔不绝”就是“无话可说”,比如对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发布会的连线报道,记者经常会照本宣科,念起新闻通稿来“滔滔不绝”,一旦没有新闻通稿就会“无话可说”。

二是缺乏现场感,一些本应具有画面感的报道没有任何背景音响,听起来很假。记者有时沿用惯性思维,在现场采访完之后,不能现场连线,而要回家后再连线。比如一件发生在嘈杂工地上的新闻事件,记者连线时却出奇的安静,这样的连线效果就大打折扣。

三是记者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如表述不清,语句不流畅,思维与表达脱节,语言过于书面化,像在念稿子等。

四是记者缺乏对细节的描述,报道缺乏吸引力。

以上问题,归根到底是记者本身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记者的传统角色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连线报道这一新的报道形式。传统录音报道,记者现场采访之后,回去剪辑、写稿、录制合成,这些工作可以在相对宽裕的时间内完成,发现缺漏也可以再补充采访。而广播连线报道,则是现场采访、现场报道,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做好广播连线报道,记者必须转换思路,明确自身在报道中应具备的五种意识。

记者应有现场意识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位听众每天早晨或深夜,都能听到记者来自现场的报道,那么他对节目的认知度和忠诚度自然会很高,节目的品牌影响力自然就会越来越大。

2011年11月11日上午10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河南省省长郭庚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向中外媒体介绍《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有关情况,并现场回答记者提问。在河南电台新闻广播上午9点档的“豫广新闻”中,记者从北京发回了第一条连线报道,介绍了新闻发布会即将举行的消息以及参加人员情况。而当10点发布会正式开始后,记者又适时发回连线报道,介绍发布会的核心信息。中午12点,在发布会结束之后,记者再次从现场发回连线报道,介绍了刚刚采访的与会中外媒体记者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不同感想。

从这则实例中不难看出,记者充当了三种角色:未来时的提示者,现在时的直播者,过去时的追踪者。有些连线报道是记者在赶往新闻现场的路途中就要完成的,此时的连线报道并不一定要完整地告知听众新闻所有的信息,而是由于广播线性收听的特性,要提前给听众预告以便听众持续关注,此时记者就是未来时的提示者。而当记者到达现场后,就要对新闻事件的核心信息进行及时报道。这样的报道也不必是一次性的,记者可以根据事情的进展随时发回报道,此时记者就是现在时的直播者。当事件结束之后,记者的报道任务并没有结束,这个时候最晚离开现场的记者可能会有新的发现,而且应该对事件的后续进展和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报道和分析,此时的记者就是过去时的追踪者。

记者应有洞察意识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说:“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睛观察世界,他把每件事都看做是新鲜的、各具特色的;同时,他必须用聪明长者的眼光洞察世界,能够区分出有意义的东西和无意义的东西。”我们有的连线报道缺乏细节描述,缺少能够引起听众共鸣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们的记者缺乏孩童般的眼睛。

2011年2月13日,河南电台新闻广播记者跟随周口市太康县张集镇工作组赶赴海南,接在三亚卖艺乞讨的8名河南籍少年回家。在全国公安部门大范围、高强度打拐背景下,这一事件众人瞩目。2月15日,记者随工作组返回周口。当天,张集镇政府便向新闻媒体通报孩子全部安全到家,但并未带领记者前往证实。第二天,记者自己乘车前往几个孩子的家里采访。发现几个孩子在和记者交流时躲躲闪闪,而村民们在说及此事时也言辞闪烁。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有4名孩子存在冒名的嫌疑。最终,经过记者调查证实,确认有4个孩子是冒充了别人的名字,而被冒名的孩子此时正在学校里读书。原来冒名者的父母与带领他们出门卖艺的领头人相识,在父母同意的前提下,才用了领头人子女的名字,以躲避警方盘查。最终,警方将这4名孩子送回了各自的家中,避免了4人再次出门卖艺。而所有的这些曲折过程,记者都在连线报道中一一呈现。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记者的仔细观察、大胆质疑、认真分析,事件的报道就会是另一个模样,背后隐藏的东西也不可能公之于众。

记者应有介入意识

介入意识要求记者以一种主观的姿态进入甚至参与到事件之中。范长江说过:“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扎根生活和群众,不是硬拉着,不是被推着,更不是被逼着。[1]这就是说,记者不能习惯当“局外人”去孤立地了解事实,而应重视介入与事实有关的生活,这就需要记者也能成为“局内人”,调动自己的一切感官去感知新闻事件,给新闻报道注入生命。

玉树地震时,中国之声记者杨超在一个医疗帐篷中吸氧,发现一个孕妇马上要生产,但条件受限,需要由飞机运到后方的医院。记者打回电话想插播这条新闻,后方值班编辑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追踪报道题材。于是,记者跟随这名孕妇艰辛辗转,从当天下午5点到第二天凌晨2点,利用连线报道的形式直播了9个小时。透过记者时而急促、时而舒缓的语气,通过记者对新闻事件的细致描述,听众仿佛看到了这名藏族孕妇所经历的一切。这样的报道真情流露,给听众制造了强烈的震撼。

记者应有受访意识

在事件现场,记者是采访者,但在连线报道中,直播间里的新闻主播以记者的身份出现,他采访的对象,则是前方的记者。除了事先沟通好的问题,主播很有可能会追访,如果此时记者准备不充分,就会出现问题。

与录音报道不同,连线报道具有即时性、一次性以及不可剪辑的特点,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年轻记者更喜欢采访完做录音新闻而害怕在现场做连线报道。这也就要求记者在现场要采访充分,迅速组织语言,表述条理清晰,同时在接受主播的“采访”时能够反应迅速,如果遇到“追访”的问题一时无法回答,也要能立即“化险为夷”巧妙应对。当然,要想“化险为夷”甚至“锦上添花”,就需要记者提前做好功课,深入采访,切身体验。

记者应有表达意识

河南新闻广播“豫广新闻”逢整点播出,为加强时效性,很多新闻事件是经过碎片化之后就近播出,这样其实就是把采访过程变成直播过程暴露给受众,而此时更多的话语权已经交给了记者,所以连线报道中记者应具有很强的现场表达意识。

采访获得第一手新闻素材后,记者要立即整理这些素材,形成腹稿,并很快用比较流畅的语言生动地讲述出来,进行连线报道。这就要求广播记者不仅要具备最基本的新闻采访基本功、新闻敏感性、政策理论水平、快速的文字组织能力,还要具备生动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连线报道还要求广播记者语言口语化,抛弃那些文绉绉的书面语,语句尽量通俗易懂,多用现在进行时态来报道新闻。同时,还必须要注意细节描述的大量应用。在报道事件性新闻时,广播与电视相比缺乏画面,而广播记者在连线报道时,可以通过对现场细节的描述来弥补广播的先天不足。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五种意识,并非各自独立,而是整体融合。记者在连线报道中,若能同时具备多种意识,并根据报道要求不断强化,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崔强.记者的神圣使命与职业精神[J].新闻爱好者,2010(10上).

(作者单位: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连线听众广播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快乐连线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