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调整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对策

2012-04-29邓妥

2012年15期
关键词:二元结构城乡对策

邓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要想改变这一结构,就需调整城市政策偏向,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政策,提高农民收入。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经济,对策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合理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这种结构严重的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解构现存经济解构,从而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一、城乡二元经济解构形成的原因

城市偏向政策在中国是广泛存在的,这些政策是长期积累而来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而不断的发生改变。

1.双半社会:中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

双半社会时期,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了帝国殖民主义的影响。自1840年后,中国在外国的船坚炮利之下,被迫打开国门,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城市,给予了国外资本主义发展的土壤,使得中国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处于了不同的阶段,又加之民族资产阶级积极在沿海城市兴办近代工业,使得这些城市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比同国内农村的联系密切得多,因此逐渐形成了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与不平衡发展。

2.新中国:中国城市偏向政策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城乡差距和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延续则主要是城市偏向政策作用的结果。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要在当时的环境下,较迅速的摆脱西方国家的控制,实现农业国的工业化,就不能走先发展农业,再发展轻工业,再发展重工业的老路子,但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却不是我国当时的比较优势,因此,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宏观政策使重工业得以发展。

国家为了实现赶超型战略,实行所谓的“剪刀差”政策,通过扭曲产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创造一种不利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政策环境,获取农业剩余以补贴工业化。同时国家实施的重工业优先增长的战略,工业部门使用了资本倾向的技术,因此限制了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和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3.改革开放: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剧

改革开放之后,更新形式的城市偏向政策也悄然而生,主要表现在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农产品交换处于不利地位;农民承担了大量的改革成本,却最后享受改革成果;农民的税负远远高于城市居民;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公共卫生资源分配严重不公平;城乡公共福利和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平等。

虽然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消除城乡差距,但对农村发展所做的工业很不到位,很不彻底,城市在市场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始终处于国家战略的核心地位,政府愿意花大气力去运作,如金融体制改革,对城市中的企业发展起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但却在农村方面始终没有突破,使农民享受不到任何改革的成果。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调整对策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农村发展速度慢等问题,都与这一偏向政策有着直接的关联,因为,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要想破除二元经济结构的束缚,积极调整、促进结构转型,就需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基础:调整城市政策偏向

中国在很长时间以来实行的城市政策偏向,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变,阻碍了二元经济向一元结构的转型。从建国到现在,中央虽然不断地调整对农村的政策,不断对城市偏向有所改正,多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关注“三农问题”,也可见中央对农村发展的重视和对农村结构调整的决心以及为使农民继续增收的努力,可这也掩盖不了与城市相比下的“相对不重视”而产生的诸多缺漏。因此,在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转变的漫长道路上,这始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核心基础。

2.关键:减轻农民的负担

虽然我国取消了实行几千年来的农业税,但是农民的负担依然不利于一元经济解构的形成。减轻农民负担要以整体负担为对象范围。整体负担是指农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无偿向政府、工商企业以及城市居民提供的各种资金、产品、劳务等各种资源总和。以我国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它主要包括税收、税外收费和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三部分。这三部分对农民而言,无疑是很大的负担,况且还有很大份额的城市应有支出的转嫁。因此,减轻农民负担,必然要整体减轻,而不可以忽视任何一部分。

3.途径:工业反哺农业

当前,工业反哺农业的着力点主要通过“多予少取”的政策措施,如取消农业税、启动各种农业补贴及农村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这些政策措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还只是一种收入反哺,是一种输血型反哺,还处于反哺的初级形态,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落后的面貌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因此,在做好上述几项工作之外,要从根本上改变农业落后的面貌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就需要实现从收入反哺向更高形态反哺的过渡。这就应明确总体战略目标和思路,运用多种机制(如制度、政策、财政等),多种方式(如资金反哺、技术反哺、人才反哺等),推动、促进工业反哺农业的顺利进行。

4.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农民可以增强信心,继续发展经济、改革经济结构的直接动力。农民的口袋富裕了,才能说明国家的改革有成效,才能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才能逐步实现我国的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建设。消除二元经济结构,还是要靠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这就必然要求促进农民增收,以此为动力,更好提高农民积极性,带动一系列的农业产业方面的创新,如农业产业一体化等。因此,仍需要的是各方联动,政府引导,企业互动,技术创新,农民主动,真正从为农民增收为切入点,继续努力。

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都必须涉及到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变,加速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对这几方面都意义重大,对使改革发展成果能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延明.我国城市偏向制度的演變及原因分析.生产力研究[J], 2009(17).

[2]赵海林.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转变城市偏向发展战略.中国乡村发现[J] 2010(2).

[3]刘国光.摒弃城市偏向、工业优先旧战略 实行城乡并重、工农并举新战略 .中国经贸导刊[J],2003(10).

猜你喜欢

二元结构城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城乡涌动创业潮
国内在探讨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突破口方面的研究综述
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路径探析
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
江苏城乡二元结构现状及实现城乡统筹的政策建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