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师生有效沟通的策略探析
2012-04-29李俊岭
李俊岭
摘 要: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他们渴望真情和爱。在教学中力戒师道尊严,注意师生平等。我们要尽力摸准学生的动情点,以情促知,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与教师共鸣。寓情感于教学之中,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开发学生的智力。
关键词:有效沟通;尊重;和谐;平等
教育的本质意义,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启迪,更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互动。教师面对的是成长着的千差万别的年轻一代,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性格各异,造就这样的一批人,要比按固定程序生产一个物质产品复杂得多。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知道他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能和他们进行有效沟通。作为教师,要实现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懂得尊重学生
教育的过程始终贯穿着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发展教育的基础,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形成了“师道尊严”的教师地位观和师生关系,教师的尊严不可侵犯,而学生的尊严可以随意践踏。因此,有些教师动辄责骂学生、请家长,更有甚者,为了班级管理好,教学出成绩,千方百计排挤后进生。学生因害怕,表面听话,骨子里却很反感,背后给老师起绰号,甚至骂老师。为师到了这一步,于为师者是一种悲哀,而对为生者而言,不厌学才怪。“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记得有一次,一个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因为看课外书而耽误了吃饭,当看到这一情况时,我并没有责骂他,而是热情地对他说:“人才成长的一个普遍特点就是热爱学习,对学习很投入。你因为看书而忘记了吃饭,说明你也有这个特点,只要坚持努力,你也会成才的!”从此以后,我发现这个学生学习越来越认真,成绩也越来越好了。
二、真诚地对待学生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催化或制约的作用。我认为,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过于粗暴、严格的管教也许只能产生唯唯诺诺的庸才或者是高分低能的残缺人。要给学生一个健全的性格,就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走进学生,深入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体验他们的情感世界,做一个倾听者,做一个朋友,使班里的每一名学生,不管他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差,品德是否有缺陷,家庭条件是优是劣,他的人格都会受到尊重。
三、宽容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宽容不仅是教师的一种美德,更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曾几何时,做教师的我们,经常抱怨学生如何的怪异,如何的没有感情,殊不知,这一切正是因为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失去了宽容。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为强烈”。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点了一名欲举手而不敢举手的学生上来做演示实验。结果这名学生过于胆怯,实验没有很好地完成。而其他同学有些急了,纷纷举手要求上来,但我并没有“换人”,而是走到这位同学的身边,轻轻地对他说:“别怕,有我在呢,相信你会做得很好的!”然后我在旁边不断启发他,这个同学终于成功地完成了实验。失败乃成功之母,学生也是在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只有宽容学生的失败和错误,帮助学生从失败和错误中走出来,重拾自信,才是真正的教育。
四、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班级中,要塑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使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学习。在课堂上,作为教师,更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愿学、想学、乐学。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我总秉承着“教不严师之过”“严师出高徒”的信条,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上课时总板着面孔,以严厉的目光对待每一名学生,只要有一名学生讲话或做小动作,必会受到严厉的批评。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觉班里的课堂纪律虽然看起来很好,可总觉哪里不对劲。感受着学生畏缩的目光,回想着课堂上死一般的沉寂,我开始思索。想想一些名师的课堂,他们的高明之处在于用满面春风的语态、饱含真情的语气、洋溢激情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从而产生一种情感共鸣的语境,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以至于转化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我也明白了课堂如一潭死水的原因,是严厉的目光切断了学生的思维,是冰冷的面孔熄灭了学生的热情,我决定用微笑去唤醒沉寂的课堂。第二天,当我以另一个面孔出现在课堂上时,学生们的眼中充满了猜疑。在以后的课堂中,我总是以最亲切的笑容面对学生,学生们也慢慢地被感染了,脸上开始有了笑意,课堂上的气氛也渐渐活跃了。在课间,每当我给学生一个真切的微笑时,学生也会回报一个更灿烂的笑脸。从学生们渴望上科学课的目光中,我明白了,是微笑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是微笑让我的课堂有了人情味,也是微笑,让我成为了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五、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有人曾问我:“是不是你的运气特好?”我一笑了之。试想哪一个班级没有几个“问题”学生,关键是怎样去面对。有些教师很少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每当学生出现“状况”时,总是用训斥、不可理解的语气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从不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他们是怎么想的。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位母亲带着刚上中班的孩子去逛商场,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五颜六色,母亲觉得孩子一定喜欢。可是孩子没逛多久就闹着要走。母亲还要买东西,所以又拉着孩子逛了一会儿,后来孩子实在是不想逛了,就哭了起来,没有办法,母亲就蹲下身子来哄孩子。当这位母亲蹲下身子的那一刻,她发现了一个让自己特别吃惊的问题——当她蹲下去和孩子一样高度的时候,视线快要被柜台挡住了,看到的只有在不断移动的腿和脚。那一刻,那位母亲知道孩子为什么不愿意逛这五颜六色的商场了,于是她抱着孩子快速地离开了商场。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要以自己的意识为主导来看待学生,而要像这位母亲一样,蹲下身子去体会孩子的感受。我觉得对待这些“问题”学生也一样,要冷静下来,试着从学生的角度思考种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再对症下药。
最近一段时间,我常常观察学生的阅读状况,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喜欢猎奇,甚至偷偷地阅读一些不健康的书刊。对于这种情况,我没有过多地训斥、指责他们,而是作冷处理。因为探索、猎奇心理是中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刺激着他们去认识、去探索。这种心理实际上是青少年对未知领域有强烈的求知和征服的欲望,我们做教师的应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并要加以正确引导。对此,我专门举办了一次班队活动,从社会生活中,选择一些学生感到新鲜而又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供他们辨析。如身边有同学早恋了,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如何看待追星族、网络游戏有什么危害等,通过他们激烈地讨论,认清了哪些可以为之,哪些可不为之。
总之,成人的心理与学生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个世界,只有试着让自己的心态走进学生,才能体会他们的心理,才能使老师和学生走得更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我们只有融入学生之中与学生共同成长,才能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情,学习才能等各方面各有千秋,这样才能更好地善待每一名学生,利于师生交往,消除隔阂。
参考文献:
[1]吴俊明.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3.
(浙江省永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