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互动、流动:人才创造力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2012-04-29粟国康
粟国康
摘 要:创造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主动是人才创造力培养的线性路径,互动是人才创造力培养的交互路径,流动是人才创造力培养的系统路径。主动、互动、流动,构成人才创造力培养的主体性路径。
关键词:创造力;主动;互动;流动
创造力,是指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运用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独创性地提出新思想、产生新概念、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是成才的关键因素,对个人而言,“它是划分一流人才与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对社会而言,整个人类文明史实质上都是创造力实现的成果。人本主义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基本的趋向和努力,就是力求实现、保持和发展经验着的机体”“当有机体在最彻底的自我努力中构成了同环境的新关系时,正是这种倾向,成为创造性的主要动机”。同时,他认为个体创造潜能的释放、创造力的养成,主要依赖于个体的自主创造意识和创造动机。据此,文章拟就人才创造力培养的主体性路径,从主动、互动、流动三个维度进行探析。
一、主动:人才创造力培养的线性路径
创造对人才的意志、毅力是个极大的考验,创造力的养成要求人才必须具有敢于求真理的创新精神,无定型、无定向、无定式的创造性思维,主动培养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心理素质,唯此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力,从低层次人才向高层次人才跃进。
1. 主动孕育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指勇于创造革新的精神,具体指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更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作为人才,必须主动孕育开拓创新的精神。
首先,树立自己的自信心。创造力培养需要个体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强烈地相信自己能够完成某项任务、达到某个目的、实现某种价值的愿望和信念,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强大心理祈愿与心理动力,拥有自信心的人能够在创造新事物过程中产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实现自我创造力的勃发。其次,具有敏锐的思想。思想的敏锐性是孕育创新精神的必要条件,思想迟钝的人不可能养成积极的创新精神,更不可能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再次,大胆地通过实践活动验证自己的新设想、新理论。实践是锻炼意志、培育品格、形成创新精神的必要途径,更是验证自己创新性的新设想和新理论的根本途径,参与创造性实践活动,可以亲身体验创造的乐趣,能够以更高的热情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开发,因为实践与创新精神的孕育具有必然的联系。
2. 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思路
创造性思维是人才创造力培养的灵魂。掌握创造性思维的人,能够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开阔的思维力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知识和疑点,能够多侧面、多角度探究问题。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思路,需要具有多种思维能力。从创造性思维的思维方向分,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思维(辐射型思维,即以某个问题为中心,思维向外辐射、扩散,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辐集型思维,即以某个思考对象为中心,从不同方向将思维指向这个中心点,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逆向思维,即从正常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转过来,用相反的方法、思路去解决问题;类比思维,即从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关系中,受到启发,使问题获得解决;组合思维,即将不同事物按新的观念、新的思路加以重新组合,以产生新事物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等特点,创造力的培养必须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养成,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培育流畅、变通、独创的思维力和创造力。
3. 非智力因素的养成
人才的创造力培养,非智力因素重于智力因素,情商重于智商。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信念等非智力因素,构成了创造性人才所应具备的创造性心理特征,是全面提高人才创造力的重要因素。首先需要树立伟大的理想和抱负。动机是人才进行创造的导向与指针,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伟大的理想和抱负作为动机能指引个体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为人才的创造力的开发指明方向。其次需要培养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兴趣与好奇心是人才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是开发人才创造力的催化剂,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能增强人的探索动机,使人忘我工作。正如孔子把学习分为“知之”“好之”“乐之”三个层次,并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才能产生兴趣、好奇,进而形成自我提高的驱动力。再次需要具有顽强的意志。意志是人们在实践理想与抱负,追求兴趣与好奇的过程中,克服困难与排除障碍的坚定不移的毅力,它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也是培养人才创造力的坚强柱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境与难题,创造某种新产品、新思想(前所未有的或从无到有的)没有先例可循,只有具备顽强坚定的意志品质,才能获得成功。最后需要坚定的自信心与恒心。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素、第一秘诀,只有自信并持之以恒,才能深度挖掘自身的潜能,激发知难而上的无畏勇气并始终如一地保持昂扬斗志。总之,在创造力养成中,非智力因素始终起着重要的“监控”作用,不可或缺,离开了非智力因素,创造力只能是“空中楼阁”。
二、互动:人才创造力培养的交互路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总是社会中的个体,个体创造力培养离不开与他人的交流互动。总体而言,导师的教导、朋辈群体之间的竞争合作,构成了人才创造力培养的交互路径。
1. 人才与导师间的创造力互动
罗杰斯基于他的“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理论,提出了“真诚”“信任”“移情性理解”三种有关教师与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理论,认为师生之间在交往中应彼此真诚相待、相互信任、移情性理解对方,在此基础上开展良好的双向互动,实现个体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人才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导师指导,个体与导师之间的互动,能形成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达成思想与智慧的共识,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促进个体的个性张扬和创造力提升,是实现人才创造力养成的重要路径。具体包括:一是认知互动。个体与导师之间通过积极地沟通、探讨,达到对彼此的了解、信任,改变过往对个体与导师之间关系的僵化理解,改变传统的单向认知活动方式,形成一种平等互助的新型指导与被指导的认知关系。二是行为互动。行为互动是认知互动的延展,个体与导师彼此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知识传递与技能传递的关系,培养个体的独立性和积极性,引导个体质疑、探究,与此同时导师本人也得到提升。三是情感互动。个体与导师之间彼此进行“移情性理解”,导师对个体倾注热情,个体同样予以回报,双方在指导与被指导中取得心灵沟通。情感互动既可融洽双方关系,又可提高指导的质量。
个人的创造性构想是形成创造性成果的发端,但并不代表创造性构想就必然能够转化为创造性成果,通过个体与导师的互动,既可以开阔导师的指导思路并提升其内容储备,同时更重要的是个体可以在导师帮助下推敲原有的创造性构想,发现问题并重构构想,直至转化为创造性成果。
2. 朋辈群体间的创造力互动
在人类社会中,个体总是生活于一定的群体并以群体的形式进行活动,它是人类社会性的具体体现。朋辈群体因群体成员年龄、地位、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相近,成为影响人才成长的重要非正式群体。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群体互动是人类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并为人类提供重要的信息来源。朋辈群体的这种作用在培养人才创造力的过程中,同样存在。
受教育制度、文化传统以及个性心理等因素影响,个体创造力养成所应具有的互动讨论、平等交流和共同探究在学校教育中得不到完整践行,课堂教学难以起到发人深省的“头脑振荡风暴”作用。这势必呼唤个体创造力培养的另一个重要路径——朋辈群体间的互动。朋辈群体间互动指朋辈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主要有竞争与合作两种互动形式。合作是基于积极的互相依赖,竞争是基于消极的互相依赖。在合作中群体成员围绕共同关心的兴趣、爱好确定研讨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从合作的经验中,个体可以获得更高的自尊、社交能力与心理调适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得自我创造力的显著提升。而通过竞争,个体则可以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在竞争中形成提高自我的内在驱动力。
三、流动:人才创造力培养的系统路径
流动中的人才思维和人才智力是培养人才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人才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将彼此脱离的创造力养成环节相互衔接起来,形成环状或网状模式以发挥创造力的整体优势。因此,流动是人才创造力培养的系统路径,是形成创造力综合态势必不可少的环节。
1. 人才创造力的领域流动
创造力通过创造性成果展现,创造性成果必然包含一个共同要素——智能,但是每一个体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多种智能,这些智能在个体身上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模式组合,导致每一个体的创造性成果呈现多元化特征,当创造性成果从一领域跨越到另一领域、从此问题类型转向彼问题类型时,创造力特征仍然呈现明显的差异。当然,个体的创造力总是突出反映在某个领域、学科或行业上,一个人并不能在各个领域均具有创造力尤其是高度的创造力,但是不同领域之间的创造力特点的流动,可以起到互相借鉴的作用,有利于开发弱势领域和深度挖掘优势领域,从而加强创造力培养。
加德纳在其多元智能理论中认为,每一个体都具有自己相对而言的优势智能领域,也有相对而言的弱势智能领域。人才创造力培养不能粗放地判断个体的弱势智能领域,而应确认个体的优势智能领域,使每一个体在充分展示自己优势智能领域的同时,实现智能特点从优势领域向弱势领域迁移,从而使个体弱势智能领域得到尽可能地开发和拓展,形成个体在智能领域的优劣互补、协调发展。如前所述,智能与创造力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每一个体也都有自己相对而言的优势创造力领域和弱势创造力领域。人才创造力培养的任务不仅仅是开发、培养个体的优势创造力领域,而应该在充分尊重每一个体的优势创造力领域的基础上,尽可能创造有利于其创造力发挥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创造力潜能。同时,帮助个体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创造力领域和弱势创造力领域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引导个体学会把优势创造力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创造力领域,使自己的弱势创造力领域尽可能地得到弥补和最大限度地开发。唯此,个体才能促成创造力在领域上的流动,形成优势创造力领域和弱势创造力领域的互补,使自己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展示,适应并立足于未来充满竞争性的时代。
2. 人才创造力的地域流动
如上所言,每一个体会同时拥有多种相对独立的智能,这些智能以不同的方式和模式实现组合,导致个体创造力和创造成果的多元多样。可以认为,每一文化环境下的个体智能具有某种文化属性上的一致性、相似性,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个体在同一学科领域和不同学科领域具有巨大的智能差距,这种智能差距并不指优势智能与劣势智能的区别,而指智能思维模式受文化背景影响后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无疑将进一步体现到个体创造力受文化背景影响而凸显出不同地域的不同表现形式。实现人才创造力的地域流动,可以亲身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智能思维在思维方式、思维广度、思维深度方面的交流、互补、优化。
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双方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文化期望方面的差异意味着创造成果的表现风格、对创造人物的接纳以及对创造性工作的奖励都依文化传统的不同而不同。实现人才创造力的地域流动,就是通过人才海外学习、海外交换生计划、访问学者、国内高校间第二校园计划、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实现人才个体在不同地域(国际与国内)的流动,打破困于已有圈子、闭门造车的僵化局面,在不同地域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才进行思想的交流、知识的印证、思维的借鉴,以通过互相交流而实现个体创造力得以提升的目的。
总之,创造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固定的路径可以依循,需要学者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创造力培养的路径进行有效地探索、研究,从而开拓出一条有效、实用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罗洪铁.人才学原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3]田友谊.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创造力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06(6).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