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教学契机,落实研究学习
2012-04-29万永亮
万永亮
摘 要:综观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不难发现在每一册的结尾部分都罗列了若干个研究性学习主題,在当前强调多元、主张开放、重视平等,侧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大背景下,研究性学习主題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弥补课堂教学达不到或不能完全达到的教学问題,而且通过自主的探究过程有效转化和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主題;研究性学习;有效开展
一、问題的提出
1. 开展研究性学习主題的背景
研究性学习强调多元、认同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侧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责任感、灵活性和与他人合作能力等。研究性学习主題的有效开发解决了课堂教学达不到或不能完全达到的教学问題,适应了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当前,我国早已将研究性学习纳入课程计划,并在全国范围内深入推广。对比现行初中科学教材与新课程实施前的教材,有关“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呈现愈来愈明显,突出的表现之一是在每册教材后面罗列了若干个研究性学习主題。本人通过课堂教学和教材使用等相关情况的观察,并结合咨询专家等途径,对研究性学习主題的应用及其现状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和认识。比如,形式上的研究性学习存在着实施不到位或视而不见的现象,通过一阶段的摸索与实践,深感研究性学习主題开发的重要性。
2. 开发研究性学习主題目的和意义
开发研究性学习主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題设计、寻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来解决实际问題,了解研究问題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与他人交往和合作,获得对科学研究的直接感受和体验。研究性学习主題更注重的是知识的获取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二、构建价值取向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对于整个研究性学习的知识、操作过程等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通过对朱清时教授主编的《科学》教材中的“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课題”相关内容的阅读和专家理论介绍的学习,了解到在科学教学中实施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有用研究性学习理念设置的教学性问題和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解决的拓展性问題两大类。其中,教学性问題可以通过利用科学现象、精心设置疑问和运用已有知识等途径进行研究;拓展性问題一般需要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演绎性思考、推广性思考或检讨性思考等方式来研究。
三、寻找最佳途径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自创的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某些课題或专題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本方式,是重过程不重结论的开放性课程,弥补了课堂教学达不到或不能完全达到的那部分教学效果,因而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应积极寻找最佳途径,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要“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当问題需要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候,及时落实,突出重点,做到恰到好处,抓住与课堂教学结合的最佳时机,“嵌入式”地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免出现与课堂教学相脱节的问題,不能“灵机一动,信手拈来”。
1. 利用科学现象创设问題情境
教师要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提出和明确学生感兴趣的问題,使学生在面临新问題、新情境时,在认识思维中产生不确定性,从而产生探究的动机。这时教师的问題情境设计非常重要,既不能让学生产生高不可攀、难以实现的心理反应,又不可太简单、一目了然,缺少探究的魅力。这样,学生就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一系列实践探索过程,获得新知识,使能力得以提高。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实践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反应。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題的引出,会使学生情绪振奋,思维活跃,学习积极主动,敢于大胆设问、探索。教师的作用更侧重于指导、精心设计探究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分析问題、设计问題的解决方法。教师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把“扶”和“放”有机地结合起来,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 通过演绎性思考形成问題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生疑。第一,吃透教材,弄清本意,寻求理解。只有在吃透材料弄清本意的基础上方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和不同方位进行分析思考。第二,搞好问題设计。设问可以有理论知识上的要求,也有联系实际的要求,总之要体现问題的开放性、应用性、有效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宏观、中观、微观方面的问題,也可以按思维演进的顺序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題。第三,挖掘新意。抓住热点与知识点的显性联系,挖掘与知识点的隐性联系,大胆设疑。诸多的问題呈现出来,学生的探究热情就会高涨起来。
3. 通过开发式探讨研究问題
不论是学生发现问題还是教师设置疑问,都仅仅是思想的起点。孟子说:“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于教人射箭的人总是引满弓不射出去,却做出跃跃欲试的姿势,目的是教人射箭的要领,而不是代替别人去射箭。
时代在发展,教材在改革。我们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要在考虑教材的同时,还要照顾到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力求“以人为本”,做到严谨、科学、规范。我们只有把握时代精神,在正确理解理念的基础上多思考、多琢磨,才能科学、高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参考文献:
[1]朱清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2]沈复初.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教学参考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乐清市虹桥镇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