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旅行而非赛跑
2012-04-29王新波
王新波
近期,网上一个对比中美小学生暑假生活的帖子引发了广泛关注。帖子中列出了美国小学生暑假要做的100件事,如开睡衣晚会、野营、远航、拜访别人、去图书馆、烤饼干、带着微笑做家务等,第100条是美国小学生暑假的最重要目标——玩得高兴!对于中国孩子来说,暑假意味着什么呢?《扬子晚报》列举了南京小学生的“中国式暑假”:二年级女孩黄盈盈要上很多辅导班,恨不得一周有8天;四年级的张如意主动制订了周详的暑假计划,有学有玩;五年级的汪梓洋除去上各类辅导班的时间,暑假仅剩20天。
通过这一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对于美国小学生来说,暑假是快乐旅行的起点,而对于中国小学生来说,暑假却是又一段赛程的起跑线。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能像美国的孩子那样去玩,而一定要上辅导班呢?对于这个问题,有的家长会理直气壮地回答:“别的孩子都去上辅导班了,如果我的孩子不上不就落后了吗?”也有家长会无奈地回应:“我也不想让孩子去上,但不去的话孩子就没有玩伴。我们都很忙,孩子在家也很无聊。”看来,采取哪种方式过暑假,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家庭决定,而是整个社会氛围在背后驱动的结果。
在中国,人们的头脑中存在着一种“教育越早越好”“上课才是受教育”的集体潜意识,不光家长如此,孩子对此也相当认同。其实,这种集体潜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拜“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教育警语所赐。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反映的是人们对于教育价值和教育时机的认识,听起来好像不无道理。不少人对此深表赞同:这句口号提醒家长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强调起点领先,这难道不对吗?我们承认,重视早期教育没有错,但如果细究其立论的基础和衍生的做法时就会发现,其道理似乎有些站不住脚。第一,竞争输赢是否是教育的第一要义?第二,孩子的起跑线究竟输得还是输不得?第三,哪里是孩子的起跑线?第四,当前人们采取了哪些办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得不说,正是对这几个问题的错误认识,给中国的家庭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带来了诸多危害。
首先,“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反映了严重的教育功利化倾向,导致教育目标本末倒置。诚然,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担心孩子在竞争中失利,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决不仅是为了通过几场考试或赢得几场比赛。即便是参加比赛,如果追求赢的过程充满痛苦,赢了之后的结果是身心俱疲,这样的胜利又有什么意义?记得有一台湾母亲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而这位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是她的女儿。读中学时,女儿被同学称为“23号”,因为全班共50人,而女儿总是考第23名,父母想尽办法也没能提高女儿的成绩。一次期中考试后,妈妈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首先得知女儿成绩仍是中等。但班主任随后说,他从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见这么奇怪的事。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上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令人吃惊的是,全班同学竟然写的都是女儿的名字,理由有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很多同学甚至建议,由女儿来担任班长。事后,妈妈对女儿开玩笑地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而女儿却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为英雄鼓掌的人。”这位妈妈最后说道:“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可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积极心态和健全人格,让孩子长大后能够从容应对社会竞争而不会在输赢中迷失自我,才是家长给予孩子受用终身的不竭财富。
其次,“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反映了对成才规律的错误认识,强调速度优先实为透支未来,欲速则不达。强调“起跑”,其实是把人生过程比作了短跑。我们都知道,短跑项目才强调起跑的重要性,而对于马拉松比赛而言,身体素质、心理品质、比赛策略上的比拼要比起跑的爆发力更加重要。如果一定要用赛跑比拟孩子的成长进程,那么它更像一场马拉松而非百米赛跑。也就是说,起跑领先并不意味着笑到最后,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就是最为典型的个案;而输在起跑线也并不可怕,《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一书的主人公于智博就是很好的例证:他小学时留级,中学时排名倒数;9岁时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抚养成人;16岁时去美国留学,就读于一所只有50人的乡村中学,却于2009年从哈佛大学毕业,而后成为世界500强企业——联想集团总裁高级助理。于智博说:“人生有多个起跑线,也许我现在落后于人,但并不见得会永远落后于人,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匹配,才是最重要的。”美国的一项跟踪研究表明,超前教育的确可以让孩子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优秀,但到了小学四年级前后,这种优势便会丧失。于是,一些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因为对已有的知识失去了新鲜感,慢慢地滋生了不良学习习惯,最后竟掉了队。因此,对于个体的成长之路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起跑是否领先,而是能否“在适宜的时候受到适宜的教育”,一味强调“起跑”往往会导致孩子学习兴趣的提前透支,实为涸泽而渔,就像大棚种植的反季节蔬菜一样,虽有成熟的样子,却难有成熟的品质。
再次,“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反映了对人才素质的狭隘认识,导致教育方向与个体潜能南辕北辙。一方面,每个孩子都有其不同的先天禀赋和兴趣倾向,因此每个孩子都有不同于别人的起跑线。如果站错了起跑线,报错了项目,即便再努力,也难以换来成功。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至少有语言、逻辑、空间、音乐、运动、自然观察等八种之多,每个孩子的优势潜能是不一样的,最适合他的学习方式也不相同。而现实中,不少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要么一味求早、求全,宁可站错,也不漏站,什么才艺都让孩子学,什么比赛都让孩子比;要么采取强攻重点的策略,报各种语、数、外补习班,不但大大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使上课变得苦不堪言,想学的学不精,不想学的却不得不学,而且会使孩子从小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内在的学习动机也难以形成。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优势潜能有着不同的发展关键期,有早有晚,而这个关键期就好比卫星发射的“窗口时间”,错过了当然不行,但提前了也不会有好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实验人员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A婴在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B婴在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练习,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时结束。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B婴的爬楼梯水平比练了八周的A婴好。这说明,从46周开始练习爬楼梯,为时尚早,孩子没有做好成熟的准备,所以只能是事倍功半。这个实验启示我们:教育也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等待,不能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
最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口号的流行与部分媒体、教育机构的有意放大有关,这是对家庭教育投入和选择的严重误导。诚然,我们的教育仍处于发展中阶段,在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在客观上导致了部分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择校风”严重。但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说法被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有意放大、不断炒作,成为招揽生源最给力的广告詞,不少家长出于对孩子前途的担忧,为之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家长在面对“孩子要不要参加各种辅导班”这一问题时,正面临着经济学上的“囚徒困境”(经济学家把大量的看似最优却导致次优结果的行为称为“囚徒困境”,即理性行为导致的不理性结果)。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城市家庭教育支出平均占家庭养育子女费用总额的76.1%,占家庭经济总收入的30.1%。同时,“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成为助长学前教育“小学化”和“应试教育”观念难以根除的重要因素。
回到文章开头的中美小学生暑假生活对比的例子中,我们更希望在成长观上,国人能够吸收美国式崇尚“旅行式体验”的教育观念:要苦读也要疯玩,爱安逸也爱冒险,大张大弛,且行且观。我们不忍看到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被各种各样的口号警示着,一路狂奔,不容喘息,不敢流连。说到这里,突然想到不少国人在休假旅行中,似乎也是报上一个旅行团,追求以最快的速度游览最多的景点,最看重的也是能证明自己到此一游的拍照留念,而非细细品味的从容体验。如此看来,我们对子女的教育观点也是如出一辙呀!
责任编辑/苗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