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新闻采访的真实性
2012-04-29张惠敏
张惠敏
在一些电视新闻采访中,观众时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某某镇某某村村民接受记者采访,说得头头是道,大道理一大把,俨然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幼儿园小朋友口中全都是大人话,少了孩子气,显得过于“成熟”……看到这样的新闻采访,不少人会不解地问:这是他们的心里话吗?是记者在忽悠人吧!每当这时,笔者作为新闻队伍的一分子,总是感到汗颜﹕采访对象的语言与身份的不符,使新闻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不得不承认,电视新闻采访中确实存在提前准备了稿子让受访者念的现象。之所以这样做,或者是稿子先行,受访者配合新闻采访的需要﹔或者是为了受访者在镜头前说得流畅,表达效果好。也许我们不能完全否认受访者对着稿子所念内容的真实性,但如果是记者提前准备的同期内容,它真的是当事人对当时所发生的新闻事件准确无误的表达吗?会不会有主观臆断的可能?这种功课是不是做得有点过了头?如果所念内容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沟通的结果,那么为什么就不能让被采访对象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呢?这样生硬死板地去念稿,很难有好的宣传效果。因为它不仅让人对采访内容打了问号,同时也对新闻现场采访的记者留下采访不深入﹑敷衍了事的印象。
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而不是主导者或参与者,如果新闻事件中加入了记者的主观意愿,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是在记者的主导或安排下完成的,有太多摆拍的痕迹,那么我们很难相信这样经过导演的新闻的真实性。毋庸置疑,一些有明显策划或导演痕迹的新闻会严重削弱传播效果,甚至一些新闻因为某个细节处理不当引起受众的反感,从而否定整篇报道的真实性。
相比报纸﹑广播等媒体而言,电视新闻因为借助声画符号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同步记录报道,营造出强烈的现场感,让人产生“眼见为实”的感觉,其视听兼备的特点更易使受众相信其真实性,电视新闻也被认为是最可信的信息传播媒介。然而,个别新闻记者有意或无意地编排新闻事实,导演新闻场景,放大新闻细节等行为,却向公众传递了片面或错误的信息,造成新闻虚假失实。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愚弄伤害了观众的感情,最终使电视新闻采访的可信度滑坡,媒体的公信力遭到公众的否定和质疑。这对那些自以为耍点小聪明就可以瞒天过海的电视新闻工作者无疑是当头一棒。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容不得半点虚假。它让大家冷静下来,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我们的新闻采访是不是讲了真话?是否遵循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性是新闻规律的客观要求。如果一则电视新闻丧失了真实性,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作为记者,我们的职责是讲真话,将第一手最真实的信息传递给观众。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电视新闻的客观真实,从而增强其可信度呢?
第一,新闻记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新闻媒体要加强对一线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教育,不能有主观制造假新闻的故意。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新闻队伍中总有个别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是谋取私利铤而走险,捏造事实吸引观众眼球。北京电视台纸箱馅包子事件的恶劣影响,可以说是血的教训,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引以为戒。
第二,对新闻线索要严格把关,认真筛选。新闻获得的渠道很多,许多媒体都设有新闻热线,获得的线索五花八门﹑鱼龙混杂,要对获得的线索有一定的甄别能力,及时删除那些没有新闻价值或是片面的不能反映事件全貌的线索。
第三,要重视电视新闻采访的技巧。
1.对有矛盾冲突的事件性采访要倾听双方当事人的声音,从而使新闻不失偏颇,准确反映客观情况。
2.要善于沟通,真正融入采访对象所处的环境中,和他们打成一片,消除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隔阂,这样才能听到他们的心里话,增强新闻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记者采访的对象涉及社会各个阶层,他们所受的教育﹑经历﹑性格等都不一样,在采访时除了做足功课外,还要揣摸采访对象的心理,因人而异地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使他们愿意谈、乐意谈,从而获取第一手材料。目前新闻媒体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记者深入基层,采写了一大批鲜活的新闻,反映了群众的心声。
3.采访方式要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为了获取最真实客观的新闻素材,不同的新闻事件需要不同的采访方法。对于监督类新闻,记者不公开身份采取隐性采访的方式,采访对象没有任何防范和掩饰,往往能够达到常规采访无法达到的效果。对于突发事件,记者要快速反应,选取独特的视角,深入事件发生﹑进行的核心地带应急拍摄,在第一时间采访到当事人或知情者。对于典型人物的报道,需要记者沉下去,使人物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展示所思所想,表现他的真实性格,从而让典型可信、可亲、可学。总之,根据不同的报道题材和内容,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报道手法。
4.要善于随机应变。在采访过程中,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有时采访对象因为某种原因拒绝采访,有时新闻现场与之前了解的情况大相径庭,有时新闻事件突然发生变化,这就要求记者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及时调整思路,挖掘到最真实、最有深度的新闻。
5.要多运用现场声﹑同期声。电视新闻的现场声﹑同期声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示新闻现场的原生态,把记者对现场的干预降到最低,增强新闻的可信度,使视听新闻魅力独具。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尽量通过不加修饰的镜头语言反映事物本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在《走基层·我在基层当干部》栏目连续五期播发的“招工局长”陈家顺的故事,真实地展示了为了广大农民兄弟姐妹的福祉无私奉献的基层干部的形象,播出后反响强烈。之所以有较好的宣传效果,就是记者采取跟踪报道的方式,运用了大量的同期声﹑现场声,在渲染现场气氛﹑展示人物个性等方面发挥了画面无法替代的作用,使所表现的内容更加鲜活﹑真实﹑生动可感。
第四,减少新闻表述的随意性,真正把准确性落实到新闻采编的全过程。观看电视新闻时受众经常会听到“近日”﹑“日前”﹑“长期以来”等似是而非的新闻语言,新闻事件发生时间模糊﹑词语使用不当﹑表情达意不准确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用“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等言过其实的句子,夸大新闻事实。新闻表述应该准确、客观,避免笼统、含糊,既不能躲躲藏藏闪烁其词,更不能随心所欲夸大其词。只有这样,才能给人真实可信的感觉。它要求记者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深入采访,反复推敲,使播发的新闻无论从主题本身还是细节展现﹑语言表述等方面尽可能地做到真实可靠。我们看到,许多电视新闻在播发时屏幕上都标注了记者拍摄画面的时间,这是为了向观众传递最为准确的信息,以免因为新闻播出与新闻采访出现时间差,导致新闻与事件本身有出入。
第五,“导演”新闻要不得。为了达到社会公益﹑经济利益等报道目的,或是出于竞争的需要,有的新闻媒体主观设计、精心策划一些新闻事件进行采访并大肆报道。这类导演的新闻看似真实,其实向受众传达的是虚假的信息,这些“无中生有”的新闻,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欺骗性和危害性,玷污了新闻真实性原则。笔者曾经见过这样一个采访﹕2006年,襄城县农民牛志远耗尽家产供养39名孤儿上大学的事迹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许多媒体纷纷聚焦这一事件。某家媒体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为了表现孤儿们懂得感恩的一面,精心编排了暑期孩子们到窑场搬砖打工挣钱补贴家用的故事。笔者不禁诧异,难道这家媒体的新闻就是这么做出来的?他们播发的新闻可靠吗?新闻本应客观地反映现实,而不是电视剧或者电影,可以根据导演的主观意图随意进行修改。有的记者在采访客观存在的新闻事件时,为了使其更加吸引人﹑感动人,片子更加出彩,人为地设计一些故事让采访对象配合着表演,本身存在的新闻事实被“注水”,这些导演出的新闻只能是“赝品”。
(作者单位:许昌电视台)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