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片过去时的表现
2012-04-29冯新章
冯新章
电视最易表现现在进行时的事物。但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新闻专题报道的内容常常涉及过去时的事物。由于时间的不可逆转,过去时事物的空间不能再造,这就给我们真实、客观、生动、形象地展示事物的发展过程增加了难度。
在过去时的表现上,对于报纸记者来说比较容易,他们可以依靠文字挥洒自如地进行时空跨度,来阐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但对于电视记者来说,依靠声画合一的电视语言来表现逝去的事物,往往不那么得心应手,常会为缺少富有表现力的电视画面而犯难。例如,文字记者与电视记者同时采访一名勇斗歹徒的警察,面对这一题材,文字记者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文字,从容地向人们讲述事件过程,展示警察的大智大勇;而电视记者不可能为了画面的需要,让警察再斗一次歹徒,让英雄的壮举重现。在这种情况下,拍摄的英雄警察平静的画面必然与惊心动魄的真实现场形成反差,画面会显得苍白无力。因而,在新闻专题片中,过去时的需要表现与难以表现常常形成矛盾。那么怎样才能用电视语言较好地表现新闻专题片的过去时呢?
用现在时的接近性镜头去表现过去时
历史往往与现实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可以利用正在发生的事实的形象可塑性来表现过去时。比如,平顶山电视台在拍摄新闻专题《双拐局长——王德武》时,需要回溯王德武过去的勤奋工作、艰苦创业,那么我们在拍摄过程中就注意多拍摄王德武如今在治病期间依然忘我工作的画面,多拍摄他架拐杖行动时脸部、手部、脚部的特写,用接近性镜头跨越时间和空间,烘托过去的艰难历程,用细节和局部镜头冲击观众视觉,以产生对过去的遐想。
用现在时的借代性镜头去表现过去时
许多事物的过去时形象可能会在另一个事物上以现在时的形象存在,我们可以用此事物的现在时表现彼事物的过去时。例如,平顶山电视台在拍摄《双拐局长——王德武》时需要介绍王德武曾从事的报刊、信件投递工作,而王德武当投递员时的工作场景根本无法再现,我们就拍摄了现在投递员的工作画面,用现在投递员的工作画面代替了王德武当投递员时的情景,同时在解说中叙述,王德武当年就和他们一样,而且整整干了20年。这样也起到了比较好的表达效果,让观众直观形象地感知人物事迹,感受当时的环境,对英雄人物肃然起敬的心情油然而生。
充分利用过去时的现场去表现
追溯过去,作为事件发生的地点是可以真实再现的。事件发生的现场会保留大量的实物信息,大到土地、河流,小到一座房子、一棵树、一块石头,甚至是一道划痕,这些都是可以用摄像机记录下来的。这些现场的实物在表现过去时空时,可以引起观众的联想,从而在脑海中浮现出事件发生时的情形。对电视来说,充分地利用现场实地作为形象依托来表现过去时,常是弥补形象资料不足的一种较为有效的办法。平顶山电视台在拍摄《石龙区公安局侦破“11·25”案件纪实》中,就拍摄了大量的当时犯罪现场的镜头,从弹痕、血迹、被破坏的物品,在记者的现场引导下,观众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犯罪分子的凶恶,想象到一起抢劫案件的可怕过程。
以遗留物、相关资料为形象主题表现过去时
利用遗留物来间接反映过去的事情,不仅具有突破时空局限的表现力,而且具有真实可信的权威性。平顶山电视台在拍摄《双拐局长——王德武》时,为表现王德武过去忍着病痛工作的场景,我们拍摄了他以往用过的土造牵引设备,一堆堆使用过的自制膏药。这些客观性的主体,从视觉上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客观实证的效果,提高了观众接受心理上的可信性。
在表现过去时的相关资料时,我们经常使用档案、文件、书信、照片、影视资料等。在使用相关资料时,电视新闻专题片应尽量使用影视资料,因为影视资料要比照片资料生动,更符合电视的特点。例如,我们在制作《平顶山“十一五”成就专题片》时,就注意充分利用平顶山“十一五”期间重大事件的电视新闻素材,特别是一组重大事件的连续编辑,给观众留下了较为清晰深刻的印象。
在照片的使用上,我们要发挥电视手段的优势,把照片电视化处理,让照片动起来。例如,平顶山电视台在拍摄新闻专题片《城郊绿化造福人民》时缺少当年劳动场面的视频素材,就找来一些反映当年植树的照片,采用运动拍摄,使照片的静止美转化为镜头的运动美;另外还将照片分切,突出细节内容以加大视觉冲击力度,经过电视化处理后,让当年劳动场面的照片与如今的绿树青山相互叠化,造成打破时空距离的视觉感受,既达到了反映过去治理荒山的目的,又让观众得到了一种画外的思索和情感涌动。
用同期声来表现过去时
过去的事情虽然已过去,但它们都留有痕迹,存在于当事人或目击者的记忆中。当这些记忆变为语言出现在电视中时,过去的事情就又被召唤回来,对现场目击证人的灵活采访,他们的同期声往往能传达已过去事件的现场真实信息,传递给受众以真实感与现场感,使受众身临其境。能够表达过去时的同期声主要是指过去事件的当事人、知情人、目击者、见证人的回忆谈话。这些人物的同期声在表现过去时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形式上讲,虽然同期声叙述的内容是过去的事情,但同期声本身却是现在进行时,从而把往事推到了观众面前,把无形转化为有形,缩短了与观众的距离。从内容上讲,人物同期声是电视表现过去时的优势。人物同期声具有真实性、权威性和现场感,运用同期声表达过去时比报纸的文字表达更具有说服力,更加真实可信。特别是形神兼备的同期声,一方面它有着语言的魅力,另一方面它有着情感的直接表达,这样的同期声可以较为理想地“再现”过去事物。例如,平顶山电视台在拍摄《党员范素海》时,让一位煤气用户的同期声较为细致地描绘出范素海当时的神情举止和语言,加上煤气用户的感情投入,较为生动地再现了范素海当时的形象。又如我们在拍摄《平顶山改革开放三十年》时,一个个行业老劳动模范回忆过去的同期声,声情并茂,使片子既有历史感,又有新闻性,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用字幕、图形、绘画、雕塑、电脑动画等表现过去时
字幕在电视片的内容表达和画面构成中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元素。对一些过去发生事情中的重要内容,比如事件时间、地点,恰当地运用字幕,可以弥补画面的不足。图形、绘画、雕塑可以给观众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更容易被观众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发展迅速的电视数字制作技术,让用电脑制作的特技来表现过去的事情成为可能。例如,平顶山电视台在拍摄《楚长城盼保护》专题片时,就采用动画特技和现存古迹实拍相结合的方式,让观众领略了中国早期长城的风采,使观众有了耳目一新、栩栩如生的感觉,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补拍、情景再现表现过去时
在电视新闻专题片中,补拍、情景再现表现过去时虽然一直争议不断,但在新闻实践中,还是被不少专业人士和观众所接受。在一些法律题材的电视专题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补拍、情景再现被用来表现案发经过和抓捕过程等一些难以抓拍到的现场情节,这些补拍、情景再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事件呈现的需要和提高了新闻专题片的欣赏价值。
应该注意的是,电视新闻专题片采用补拍和真实再现的手法表现过去时,要用字幕等方式向观众说明这是再现和虚构的,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
以上所谈的过去时的表现方式,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效果会更佳。例如,前面所讲的煤气用户的同期声来表现范素海的往事,同期声的拍摄地点专门安排在当时的现场,以增加画面的过去感和真实感;在同期声运用的时候又插入了范素海当时修理热水器的画面与范素海现在的工作画面,几种过去时表现方式的综合运用,强化了电视语言的表现力,让范素海的过去时真实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电视是声画结合的艺术。电视语言在表现过去时上有着独特的方式和魅力,充分利用电视语言的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并将其较好地结合,不断探索电视过去时的表现方式,成功地运用过去时表现主题的新闻专题片会更多地出现在多彩荧屏上。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广播电视总台)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