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地方党报的担当与专业精神
2012-04-29罗翔宇
罗翔宇
【摘要】走转改应该成为地方党报提升新闻传播效度的重要路径。深入基层挖掘深度报道,深入现实磨砺记者作风,深入群众讲述新闻故事,《恩施日报》的“318国道沿线乡镇发展报道”为地方党报变革经济新闻报道的理念和实务提供了重要启迪。
【关键词】走转改;地方党报;经济新闻
关注社会发展,关注人民命运,推动经济建设,推动时代进步,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所传递的深层理念。“走、转、改”是时代的命题,更是新闻规律的本质要求。[1]作为区域性权威媒体,地方党报在“走转改”活动中如何深入体现其精神实质,对其他的地方性新闻媒体都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2011年底,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州委党报《恩施日报》组织报道团队,从宜昌与恩施交界的巴东大支坪镇开始,到鄂渝接壤的利川谋道镇结束,沿着恩施经济发展曾经的命脉——318国道一路走来,深入调查原来车水马龙的国道沿线重要乡镇在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开通后所面临的发展困境,深刻解析原国道经济带在“后318”时代展现的变革思路,形成了一组视角独特而独具锐度,文字厚重而更有力度的经济深度报道佳作。可以说,这组系列报道是一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策划的产物,对地方党报以“走转改”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新闻报道的改革具有标本意义。
走基层:深度报道在乡镇
由于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的全面崛起,报业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发挥报纸传播优势,以报道深度对抗电子媒体的传播速度,就成为当下报纸的一个必然选择。现代媒体的基本分工是“广播告知新闻,电视证实新闻,报纸解释新闻”。脱离了平面报道、动态报道传统思路的深度报道(in-depthreporting)成为主流报纸发展的基本策略。但是,地方媒体如何真正有效实现深度报道?这无疑是需要极大智慧和勇气的。“走基层”,对作为区域性权威媒体的地方党报来讲,是一个绝佳的路径选择。
基层应该如何定位?作为民族地区的地方党报,《恩施日报》将关注基层的视角投向了乡镇,这一选择是饱含深意的。乡镇是恩施整体发展的基石,从乡镇入手来把握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面貌,可谓见微知著,抓住了肯綮。而在众多的乡镇中如何选择报道重点?《恩施日报》在“走转改”活动中将目光聚焦在了318国道沿线的乡镇发展与转型,令人耳目一新。318是中国最长的国道,是沿北纬30度线延伸的自然景观大道,而对目前尚欠发达的恩施州的干部群众来讲,这条路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作为恩施经济发展曾经的“图腾”,人们对它赋予了更多情感寄托和象征意味。近两年,贯穿恩施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相继开通后,以前恩施经济交通大动脉——318国道风光不再,以服务业为支撑的“路边经济”日渐萧条。面对这种形势,恩施州境内318国道经济带发展如何转型?社会管理如何创新?民生问题如何保障?这既是当地干部群众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也是严肃而负责任的新闻媒体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恩施日报》通过这组报道将党委、政府思考的重心引向了在交通大发展格局中有被边缘化危险的区域如何实现转型这一现实问题,将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引向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如何实现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实际,从这一视角切入“走转改”活动,充分实现了新闻报道现实意义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可以说,这组报道的策划是一个充满了社会责任意识和新闻专业精神的大手笔。
转作风:好的新闻在路上
“好的新闻在路上”是新闻界的一句行话。“好新闻不是写出来的,是跑出来的”,这也理应成为新闻记者的共识。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很多记者慢慢远离了这一原则,简单的材料组合取代了艰苦的现场采访,基于二手材料的闭门造车取代了深入扎实的新闻叙事。新闻报道离现实越来越远,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远,离新闻理想越来越远。在全新的媒介环境下,现代读者需要主流媒体提供的不再是信息的碎片,而是具有理论深度、信息广度和思想高度的优质新闻。要满足读者的这一需求,首先要求新闻媒体要尽力避免日常报道的随机性甚至随意性,转而去预先准确把握读者的深层信息需求,通过全面深入的报道策划,整合报道力量和新闻资源,实现报道有效信息量的最大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可以视为对记者的一次新闻专业主义锤炼。“转作风”,要求新闻记者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群体,深刻体察社会存在的困难问题,深切感受基层民众的喜怒哀乐,从道听途说和浮光掠影的庸常状态摆脱出来,真正进入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状态。美国新闻巨擘约瑟夫·普利策曾经把国家比喻为大海中的航船,把记者比喻为船头的“瞭望者”。这个比喻成为新闻记者社会担当的最好诠释。但是,必须注意,只有“在路上”,记者才能做到直击现场、见证社会、记录时代,才能真正履行“瞭望者”的神圣使命。
李长春同志强调,走转改活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2]。要实现这一要求,作风的转变是基本前提。聚焦318国道沿线乡镇的系列报道背后折射出来的正是新闻记者这种“在路上”的精神状态,很好地体现了党报记者的专业态度和扎实作风。从这组系列报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在路上艰辛行走、在基层深入思考的令人钦佩的记者群像。这组报道的成功也再次告诉我们,好的记者应该是一个艰苦的“行者”,“在路上”应该成为记者自觉的精神追求和职业状态。只有在路上,记者才是一个真正的reporter(报道者)。
改文风:经济新闻在身边
经济建设是时代发展的主轴,经济新闻当然也应该是主流媒体着力的重点。但是,长期以来,经济新闻在读者中,尤其是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中没有建立起自身应有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318国道沿线乡镇发展系列报道直接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大命题,按照传统观念,这种抽象的题材不太容易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但是,这组报道却有效地规避了经济新闻在老百姓中容易遇冷的“宿命”,有效地打造了经济新闻亮点,成功地形成了新闻报道焦点,持续地引导了公众关注热点,成为《恩施日报》在“走转改”活动中引起极大社会反响的报道系列。从深层来看,这组报道的成功,其实来自于其新闻文风的改变与报道理念的转型。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程,改革发展模式是一个宏大的时代主题。如何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视角来记录大的历史进程、展现大的时代主题则是地方党报一个大的现实课题。
宏大主题如何做实?经济新闻如何写作?对地方党报来说,一定要避免简单地罗列数字、抽象地进行分析,因为宏观艰涩的经济理论是基层干部和群众难以理解的,一味追求宏大叙事有使作品陷入空洞与抽象的风险。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新闻报道就要把抽象和宏观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让读者喜闻乐见。因此,这组报道的许多篇章巧妙地选择了小的角度为切入点,用读者身边普通人的生活变迁的小故事来折射时代进步的大主题,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了极强的可读性。这类报道之所以值得嘉许,是因为经济新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深奥理论,而是源自群众身边的生动故事,这赋予了理性的经济新闻以感性的色彩和人性的力量。
按照全球财经报纸的标杆——美国《华尔街日报》的经验,故事化应该是经济报道的最佳途径。新闻是叙事的文本,因此,格外注重传播效果的美国新闻界把新闻报道定位为“讲故事”。美联社特写新闻部主任布鲁斯·德希尔瓦说:“以讲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让人觉得有趣。以这种方式整合过的新闻素材将更加有效地吸引读者。因为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3]故事可以用来解释现象和事件。当读者对某些事情感到困惑时,记者可以用故事来帮助他们解开疑惑。抽象宏观的理论分析难以让读者明白,那好,讲个故事读者就清楚了。实际上,讲故事实际上是一种很特别的报道形式,讲故事就是通过举例帮助人们进行理解的传播策略。新闻需要通过故事呈现世界、通过故事展示变迁,当有意义的故事被完整表达出来时,报道的深层内涵也就被生动凸显出来了。
参考文献:
[1]赵铁军.持续“走转改”深化“三贴近”[J].新闻爱好者,2012(1上).
[2]李长春.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10-31(3).
[3]杰里·施瓦茨.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G].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155.
(作者为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