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走转改”推进党报创新
2012-04-29赵铁军
赵铁军
伴随着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和媒介形态的多元化,党报步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传播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更加突出,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的考验更加严峻。在新的形势下,党报只有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不辱时代赋予的使命。
始于去年8月的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党报在办报理念、新闻业务和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提供了有利契机和现实路径。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在推进“走转改”过程中,既受益良多,又感触颇深。
“走转改”活动的开展,为党报办报理念注入了新内涵
“走转改”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形势下的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体现,是有关新闻传播性质、功能、原则和规律的系统理论,也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和灵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及新闻传播实践基础之上,通过不断传承创新,依旧闪耀着迷人的理论光辉。
当下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的竞争以及媒介融合趋势的形成,都对党的新闻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课题。在多元化媒介背景下,要继续保持党的主流媒体地位,继续在新的舆论格局中发挥引导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党报事业发展的不二选择。当前新闻界普遍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就是在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及坚持“三贴近”原则的实践路径。
“走转改”深化了新闻从业者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强化了“新闻来源于事实”这一唯物主义理论基础,对新闻工作者坚持党性原则和群众路线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通过“走转改”,新闻工作者更加明确了党报的性质、宗旨和原则,进一步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了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从而对当下的社会转型和变革给予切实有效的正向回应。
“走转改”是对新闻本源、记者本源的上升式回归,是帮助新闻从业者克服浮躁心态的一剂良方。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构成其传播内容的是丰富多彩的火热生活;记者是社会生活忠实的记录者,采撷生活的浪花,把握时代的脉搏,传达给人们一个客观、全面、真实的“社会图景”,所以说,“走基层”是新闻回归本源、记者回归本源的基本要求。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随着现代交通、通信技术手段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获取信息越来越简便,浮躁的心态逐渐影响到越来越多的新闻人。尽管职业要求记者经常奔波在一线,但有一些记者材料到手就匆匆赶着写稿,忽略了与人民群众思想、情感的交流,还有的记者常常是枯坐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抄搬文件,反映到新闻稿件上往往就会用枯燥的数据代替鲜活的事实,用政治口号代替深入说理,用抽象的工作用语代替生动的口头语言,看似激情澎湃,实则虚弱无力。还有的甚至在网上摘新闻、凑事例,写出的稿子千疮百孔,成为虚假新闻屡禁不止的重要因素。这样的结果是,主流媒体与普通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尤其是与年轻一代的距离越来越远。
“走转改”要求记者坚持和发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从思想感情上、从工作作风上真正回到群众中,要求记者不光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从这个角度来说,“走转改”不是对新闻本源、记者本源的简单回归,而是一种上升式回归。深入实施“走转改”的过程,促使记者摆脱浮躁,认真思考,体味百姓冷暖,倾听群众心声,真正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真正使党报成为党、政府和人民沟通的“纽带”和“桥梁”。
“走转改”是舆论多元化时代党报增强贴近性、提升引导力的有效举措。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公众的价值理念日趋多元化,各种思想激烈交锋、各种观念不断碰撞。当前传媒界对党报形势的判断,有两句话需要警醒:一是有定位、没定力,二是有地位、没地盘。
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切实提升舆论引导力,关乎新闻宣传的效果,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不仅是党报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党和人民的殷殷重托。
提升党报的舆论引导力,就意味着要在报道的权威性、公信力、亲和力上下功夫。在实际操作中,党报的一些报道存在一些问题:内容上和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利益点和兴奋点距离较大,形式上或高高在上、套话连篇,或面目呆板、语言平淡。这样的报道无法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更谈不上打动读者感染读者,党报引导舆论、凝聚人心的作用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事实证明,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多观察、多思考、多比较、多分析,才能挖掘出鲜活的素材,总结出新鲜的经验,采写出富有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的新闻报道来。通过践行“走转改”,党报要在保持自身权威性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从时政新闻、民生报道、舆论监督等新闻宣传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入手,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和落实到新闻宣传工作的各个方面,引导记者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更多的普通人成为党报报道的对象,更多百姓关心的话题成为党报报道的主角,使党报的贴近性和亲和力大大增强,从而形成舆论引导新优势。
综上所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闻界开展“走转改”活动正当其时。“走转改”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丰富了党报的新闻传播理念,提升了党报的引导能力。通过“走转改”实现的一系列理念创新,为党报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走转改”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党报新闻业务的新提升
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启动以来,全国主流媒体根据各自特点,精心策划,推出了一批批走基层的精品力作,掀起了新闻战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一波波高潮,而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探索,是形成这些高潮的一朵朵浪花。
在“走转改”活动中,河南日报领导带头落实,广大采编人员积极响应,把“走转改”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主题宣传报道相结合,与破解新闻宣传“四难”的要求和实践相结合,用心走基层,用情转作风,用功改文风,推出了一大批精品报道。
“走转改”拓宽了党报的报道视野。党报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具有“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但是对党报这一基本职能的狭隘理解往往会导致党报新闻源较为单一。就目前党报新闻传播实践来看,来自于党政机关的信息占据绝大多数,来自于基层一线的新闻报道比例偏低。党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并不意味着来自基层的报道就没有价值,也不意味着来自党政机关的报道就能全部承担党报这一职能。党报职能的发挥,有赖于新闻传播内容,而新闻源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走转改”延伸和拓宽了党报的报道视野,来自基层一线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得到了较多关注。河南日报自去年以来,一直在重要版面重要位置持续开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来自中原经济区建设一线的报道”等专栏,截至目前已刊发各类“走转改”稿件(图片)1000多篇(幅),大量充满生活气息和群众情感的报道,为报纸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党报的报道视野拓宽了,其营造的“社会图景”也最大可能地与客观现实相吻合,从而对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给予切实有效的指导,较好地发挥了应有的职能。
“走转改”开掘了党报的报道深度。“走转改”让党报记者更多、更广、更深地接触现实,深入了解社会实践和群众生活,深入思考党报责任和时代命题,这使得新闻报道更有深度、更富有生命力。“走转改”的实施,通过采撷基层一线的无数朵“浪花”,折射出时代的变革,党报因此散发出特有的魅力。
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新闻工作者践行“走转改”提供了现实的广阔舞台。今年3月初,河南日报启动“三化协调”大型采访活动,编委会成员分头带队,60位编辑记者兵分10路,奔赴省内各地,深入采访和调研新型城镇化、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情况,集团各媒体负责人也身体力行、带队下乡,把采访活动变成一次了解社情民意、锤炼工作作风的“练兵”之行。在走下去的同时,报社还采取请上来的方式。4月底、5月初又先后组织了两次座谈会,邀请数十位县(市)、乡党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就“三化协调”、新型城镇化引领,尤其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谈经验、谈问题、谈感受,他们用鲜活的实践、生动的表述、深入的思考,启发编辑记者们站在时代高度思考这一重大命题,也坚定了报社做好这一报道的信心。
“走转改”提高了党报的报道成效。“走转改”活动实施以来,河南日报刊发了一大批党和政府满意、人民群众喜爱的高质量报道,为破解“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提供了有效途径:
——正面报道更有新意。正面宣传是党报必须始终把握的方向,如果把握不好,会使读者感到内容空洞,难以信服。河南日报近期在重要位置开辟专栏,组织记者深入中原经济区建设一线,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全省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最新动态,报道各地各部门宝贵经验和最新成果,推出了一批内容充实、形式新颖、领导认可、群众满意的报道,是党报宣传报道跟着时政走、跟着新闻走的切实体现。
——典型宣传亮点更多。河南日报“走转改”报道中的一大亮点就是推出了一批优秀的典型报道。这些报道的主角不是“高大全”式的典型人物,他们是“典型的普通人”,他们的平凡和真实让人们感到亲切、可敬、可学,《英雄不老》堪为范例。今年以来,河南日报在学雷锋报道中积极体现“三平”精神,并提出当前弘扬雷锋精神、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关键在做,做出河南人的精气神的观点,同时推出一大批基层干部群众为民奋斗的先进典型,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和省委领导的肯定,读者也给予高度评价。
——舆论监督切中要害。河南日报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加大报道力度,相继刊发了一批有分量、有影响、有成效的舆论监督报道,涉及社会管理创新、关注停车难、医院卫生间卫生状况等诸多民生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并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比如关于医院卫生间卫生状况的系列报道,通过记者的多次深入采访和一系列追踪报道,最终达到了督促我省各级医院改善群众就医环境的良好效果。
——新闻创新力度更大。通过实施“走转改”,河南日报更加注重创新党报新闻,要求编辑记者报道时力避单一化、简单化、程式化,要紧密结合群众实际,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新闻报道,通讯、新闻评论等新闻作品,改变了长期以来居高临下、冷漠生硬的话语方式,得到了读者的充分肯定。今年4月,《河南日报》刊发了焦裕禄精神系列报道;6月,刊发了河南驻村干部先进典型周建奎的报道,这些报道都本着“百姓视角、人文叙事”的原则,讲故事、举例子,言之有物、生动鲜活,大大拉近了党报与读者的距离。
“走转改”活动的开展,为党报机制体制创新提供了新动力
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优良传统;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地传播新闻信息,是新闻从业人员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
新闻界的浮躁现象源于机制不完善。在过去的实践中,新闻界的行为缘何与这种应有之义、内在要求产生了偏离,制度的原因不可忽视,也就是说,之前形成的部分机制不是“偏爱”到基层费时耗力采集新闻的记者,而是在客观上“鼓励”采访蜻蜓点水、炮制“速成新闻”的行为。
“走转改”不是短期之策、权宜之计,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应该是一场运动,虎头蛇尾,应该成为编辑记者的自觉坚守,变成新闻界的工作常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健全新闻工作的长效机制,通过制度进行引导、保障和激励,真正把这项活动由客观要求转化为内在动力,编辑记者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下”变成“我要下”,这样,“走转改”活动的效应才会不断放大,人民才会长期受益。
建立健全促进“走转改”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为了使“走转改”长期坚持下去,很多媒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自身特点,从蹲点制度、培训制度、激励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在业务考核、业绩评价等方面给予倾斜,在工作安排、生活条件等方面给予保障,充分调动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走转改”成为编辑记者的自觉行动和职业追求,成为推动党报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例如人民日报开展基层蹲点调研,中央电视台实施名记者、名播音员带头走基层,解放日报注重价值引领,让“走转改”成为编辑记者的自觉行动和追求等,都进行了很好的探索。
河南日报建立“走转改”长效机制的实践与启示。河南日报各部门都已经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农村、企业、学校、社区,在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重大项目工地,在边区、老区等地,建立了自己的基层联系点。新闻出版部针对部门年轻人较多的特点,较早建立了基层联系点制度,并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内容包括旁听一次县委常委会、参加一次县领导接访活动、联系一个小微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系一名乡村基层干部、帮助一位留守老人或留守儿童等,促使夜班编辑“下了夜班上白班、出了报社进基层”。
河南日报一向重视对编辑记者进行业务培训,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新闻从业者的要求。为深入开展实施“走转改”活动,我们对业务培训机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举行“政治家办报”暨“三项学习教育”培训。不久前,我们与中国记协培训中心合作,邀请中国记协领导和国内十几位新闻名家,举办中国新闻奖高端培训班,继续对编辑记者进行集中培训,有效提升了编辑记者的理论素养和思想认识,为深入开展“走转改”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让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多出精品多写好稿的责任意识深入人心,牢牢扎根。
河南日报率先在集团内部探索对“走基层”采写的好新闻实施倾斜。下一步,我们还将在集团层面对各媒体“走转改”好稿件进行评选奖励,并使之成为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制度;我们还计划每年拿出专门的活动经费,在工作安排、生活条件上,对走基层人员重点保障,对常年走基层、扎根基层、业绩突出的记者编辑,在业务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对“走转改”活动中的优秀稿件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提高对走基层稿件的评定等级,用分值的形式体现优劣,用薪酬高低进行调整,完善奖励机制;在评先、晋职、晋级等工作中,将“走转改”列入重点考核的范畴,通过各种形式建立起推动“走转改”持续深入的长效机制。
“走转改”为党报提供了一次全面创新的契机,党报应准确把握好这一历史机遇,在办报理念、新闻业务和体制机制上实现质的飞跃,这样才能继续发挥党报的主力军、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笔下才会有多少精品。要想继续深入实施“走转改”,需要媒体进一步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把重大主题宣传与日常报道相结合,健全长效机制,建立保障机制,完善激励机制,用新闻语言做好“翻译”工作,用群众语言做好贴近工作,用通俗易懂的、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新闻事实、传播党的声音,不断增强服务大局和舆论引导的能力,当好历史的记录者、社会的“瞭望哨”、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创造出更多无愧于这个时代的精品佳作。
(作者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编校: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