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12-04-29付涛
付涛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选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课题,本文只是在平时语文教学时的几点体会。
一、 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学生是否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态度密切相关。学生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从心底里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所以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非常重要。
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放下架子,放松面孔,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他们敢不敢问,愿不愿问,善不善问,决定着我们教学的成败。新时代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学会学习。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被激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成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兴趣受到保护和激励。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1.创设情境,激励兴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引入、启发式谈话引入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用外部刺激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如在教《庐山云雾》这篇课文时,我运用录像和电脑课件,创设出庐山云雾瞬息万变、多情多彩、奥秘无穷的情境,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展示给学生欣赏。一上课就把学生引入美的境界,使学生对庐山云雾这半是仙境,半是人间的美景,产生了无限的好奇,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又用妙乐唤起学生美的体验,设计各种巧练,品味美的意蕴。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在品味文章遣词造句之精,庐山云雾之美时,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主动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争论,整堂课气氛活跃。朗读课文更是抑扬顿挫,有声有色,语言积累水到渠成,达到了优化的效果。实践证明,多种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自信心与自主意识的驱动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广阔的时空中,展示个性、寻求发展、获得成功。
2.分层要求,激励信心。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而设计问题,布置作业时都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特别对于后进生在学习上的障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后进生的发言或因吞吞吐吐或因不够贴切,引起同学的哄笑,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沉重的打击,此刻激励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绝不能采取责难排斥的态度,要看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因材施“励”。善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用显微镜看学生的闪光点,用望远镜看学生的潜力,即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地看待后进生。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学习中的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如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直接表扬,让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充满自信。在尝到甜头之后,他们便会自觉地想去再啃“甘蔗”,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劲头。教师要适时地给予指导,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感到“我能行”“我很行”,看到成功的希望,树立了克服困难的自信,学习就变成了轻松的事情、享受的事情,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在课堂上,我总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并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布置作业时实行“作业超市化”,也就是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布置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究。如学习了《松坊溪的冬天》一文后,我这样设计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优美句段。(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优美句段。(3)仿照课文,写一处景色优美的片断。这三个层次的作业由易到难,分别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因而有利于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解析:由已知条件DE⊥AB,DF⊥AC,可推出∠BED=∠CFD=90。
∵D是BC边上的中点,∴BD=DC, 又∵DE=DF,
故可证得△BED≌△CFD(HL),从而可推得∠B=∠C,∴△ABC是等腰三角形.
一、变换角度,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它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逆向思维反映了思维过程的间断性,突变性和反联结性,它是摆脱思维定势,突破旧的思维框架,产生新思想,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对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变换角度思考,通过逆向思维将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和独特性。
题1. 已知:如图1,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 D是BC边上的中点,
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求证:DE=DF.
解析: 由已知条件等腰三角形△ABC,可得∠B=∠C, ∵DE⊥AB,DF⊥AC,∴∠BED=∠CFD=90,又∵D是BC边上的中点,∴BD=DC,故可证得△BED≌△CFD(AAS),∴ DE=DF
二、一题多变,创造思维
“多变”本身就是发散思维的特征体现。一题多变是命题角度和解法角度两个方面的同时发散。一题多变是题目结构的变式,是指变换题目的条件或结论,变换图形的位置或结构以及对题目进行引申、推广等。或固定条件,挖掘结论,或增加条件构成新题或变换题设与结论,或变换图形的位置与结构
题2如图2,在△ABC中,D是BC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BE=CF。
(1)图中有几对全等的三角形?请一一列出;
(2)选择一对你认为全等的三角形进行证明。
解析: 图中有3对全等的三角形:
△BED≌△CFD,△BAD≌△CAD,△AED≌△DFA;
本题显然是易证明△BED≌△CFD。
三、系统综合,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另一重要形式,它是从知识之间的横向相似联系出发,即从生物学的不同分支:形态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等角度去考察对象,或者从不同学科知识,如物理、化学、地理、数学等有关原理或规律出发去模拟、仿造或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对一些条件、因素较多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分析,系统综合各个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题3已知:点 到 的两边 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且:
(1)如图3,若点 在边 上,求证;
(2)如图4,若点 在 的内部,求证;
(3)若点 在 的外部, 成立吗?请画图表示。
教材中的例习题都有一定的探索性,我们只有立足教材充分发挥习题的作用,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大胆的想象、变换题设和结论,进行深层次思考,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能。
通过观察点的运动,大胆的想象,扩散、概括、隐喻等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发挥习题的映射功能,通过从不同角度去改变题目,通过解题后的反思,归纳出同一类问题的解题思维的形成过程与方法的采用,通过改变条件,可以让学生对满足不同条件的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通过改变结论等培养学生推理、探索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灵活性和严密性。
总之,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坚持有意识地启迪、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必将扩张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同时,由教师引导,通过“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的循环思维方式,将发散与集中有机结合,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更深的优化,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