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教师交流不会拖垮名校
2012-04-29燕学敏
中国德育 2012年16期
燕学敏
问:一些地区一直在探索通过教师交流来提高薄弱学校的师资水平,但也有不少人担心这样会拖垮名校,把一杯好茶变成两杯白开水。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吗?
答: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教师校际间交流不仅不会拖垮名校,反而对名校的发展更有利。
首先,教师交流有利于学校再“造血”。如同人的身体机能一样,学校在输出名师后,会激活自身的“造血”功能,产生更多更优质的“血液”。特别是薄弱学校的教师来到名校后,认真学习、虚心请教,有助于带动名校良好的教育教研风气,有助于激发名校教师的活力和竞争意识,促进教师自觉学习、自主发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新一批教学骨干人员的涌现。
其次,教师交流有利于名校的品牌输出。教师校际间交流并非削峰填谷,而是取长补短,名校独具特色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得到传播,先进的办学理念得到推广,新老教师间互相取长补短,影响和带动薄弱学校的教学风格、教育方法,实现了名校的品牌扩张,有利于增强名校的社会影响力。
最后,教师交流有利于名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名校的生源差异较小,环境比较优越,教师长期固守在这样的环境中,缺少挑战和活力,容易产生倦怠。名校教师到薄弱学校交流后,教学中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提高,以解决新问题、适应新环境。
因此,教师的校际交流不仅不会拖垮名校,反而增强了名校的品牌影响力,提升了社会地位,激活了教学机制,促进了名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责任编辑/苗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