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星:将光芒与温暖尽情释放

2012-04-29齐欣

中国德育 2012年16期
关键词:同安校长学校

齐欣

巍巍龙眠山庄严肃立,滔滔龙眠河奔流不息,安徽桐城这座城市的记忆永远被定格在2006年7月10日。这一天,一位普通的校长不顾个人安危,在营救两名溺水少年时,不幸被汹涌的河水吞没,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43岁戛然而止的生命,奏响了一曲英雄校长的绝唱。他就是桐城市同安小学校长疏星。为表彰疏星见义勇为的精神,安徽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追授他“英雄校长”的荣誉称号。

7月14日,没有讣告,没有通知,上万名干部群众胸戴白花,自发赶来为他送行,他们因为感动而来,因为感动而流泪。大家惋惜地说:“这样的好校长让人敬佩,该来送送他啊!”

英雄壮举

7月10日,难得的轻松,这是疏星校长暑假休息的第一天。晚饭后,他陪大病初愈的妻子出门散步,当走到龙眠河的廊桥时,突然听到几声急切的呼喊。他循声快速跑到河岸,惊讶地看到两个小脑袋正在湍急的河水中时隐时现。情况十分危急!疏星顾不得多想,他甩开妻子的手,脱去外衣拔腿跑去,妻子担忧,大声喊着:“你身体不好,能行吗?”疏星回头向她伸出两个手指:“两个孩子,两条人命啊!”当妻子拾起疏星丢在地上的衣服追过去时,他已跃入奔腾的洪流中。

几个小时后,在公安、消防人员和在场群众的努力下,疏星和两个孩子先后被打捞上岸,人们发现英雄已闭上了双眼,衣服已被拖烂,头部及身上多处受伤,但他的双手还保持着向上托举的姿势!

疏星走了,怀着对党和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怀着对家人和亲人的无限眷恋和牵挂走了,他就像天空中一闪而过的流星,耀眼而灿烂,而留下的,是人们对他无尽的思念。

播撒大爱

24年前,疏星开始走上讲台,他先后在五所小学工作过。24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做过教师、担任过校长,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他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把同事当兄弟姐妹的佳话流传在他走过的每一所学校。他很优秀,一直以来默默无闻,就在7月10日当天上午,他刚刚领到“安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证书。面对这份党组织对他的信任和荣誉,他用生命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在老百姓心目中,疏星是个好人。同事们说他是个好人,无数个日夜的共事相处,他的爱渗透在点点滴滴的工作、生活中。学生、家长说他是个好人,每次见到疏校长,他都像孩子的亲人、长辈。明知敬爱的疏校长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爱着的这一切,可走进同安小学,操场上,办公室里,教学楼上,仿佛处处有他的身影,他还是那样不知疲倦地忙碌着………

疏星是个随和的人,他总是笑眯眯的,用满腔热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女教师章守红眼里溢满了泪水。她回忆道,2004年,安庆市组织首届“新课改大赛”,学校准备让她参加,可她怕自己的普通话不好,影响成绩。疏星鼓励她要敢于尝试,还亲自到市区请来专家为她辅导。在疏星的帮助下,章守红获得了大赛一等奖。陶英老师在外地学习一个月,疏星校长给她打过五次电话,每一次都是同样的话:“你学习怎么样,要多注意安全。”就是这样一句普通的问候,让老师们越加难忘疏校长那朴实的笑容和博大的爱心。

疏星一直把师生的苦乐温暖装在心里。只要他人在学校,他就是全校师生的保护神,他亲自带领教师护送学生平安回家;遇有公事出门,临走之前,他必会向总务主任叮嘱一番,叫她特别注意学生的安全,下课时多在校园内转转。平时,只要在校园里碰到教师骑车回家,疏星都要笑着打一声招呼,让他们注意安全。“老程,骑车小心一点。”教导处主任程佩芳说:“这些年,疏校长对我说这句话不下百次,往日听起来还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现在,一想起这句话,就忍不住难受得落泪。”学校25名教师,21名是女的,平时加班时间晚了,他亲自安排把每个教师都送到家后,自己才回去休息。

疏星把对老师、对学生的博大的爱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他把每个老师的生日毫厘不差地记在心里。轮到谁过生日了,他就买来一盒小小的蛋糕,中午亲自下厨,烧几道菜,然后召集大家围坐在一起,这一特别的生日聚会让老师们至今依然心潮澎湃、感慨万分。

“看到别人需要帮助,他总是默默帮上一把。”校工胡良梅含泪告诉记者。她丈夫在外地打工,疏校长就安排她和孩子住校。夏天到了,疏校长还亲自帮她钉好了纱窗。每天,当疏校长最后一个离开学校时,总会叮嘱她,晚上把校门关好,注意安全。

疏星的妻子回忆说,有一年春节前夕,疏星在汽车站看到3个小伙子被一个客车司机从车上推了下来,一问才知道他们缺少回家的路费。疏星立即返回家取了些钱送到车站。妻子担心他受骗,他却说:“人家急着回家过年,真有钱谁愿意丢这个脸面?”

钱庄村张德苏老人抽泣着说:“疏校长是个大好人。几年前一天中午放学,天下大雨,我在地里插山芋。我看到疏校长站在齐腰深的水中,把十几个小学生一个个抱过河去。”钱庄小学毕业的汪玉香说:“我能考取师范,真得感谢疏校长。我家境贫寒,上不起学,疏校长为我争取了希望工程捐助,还经常从家里带衣服给我穿。”一位学生的爷爷用颤抖的声音讲述着:“疏校长是好人啊,我每天来接送孩子,他都跟我打招呼,可热乎人了!”

这一桩桩,一件件让人心酸的故事那么清晰而深刻,似乎就发生在昨天。

坚守良心

从登上讲台的那一天起,疏星就把培养好每一个孩子当成自己的使命。他常跟家长说:“你们的孩子进了学校,就是我的孩子。”

学生陶宏斌父亲残疾,母亲离家出走,在被奶奶送到同安小学后,疏星立即决定将她的所有费用全部免除,还自己掏钱替他买来了辅导资料和学习用品。学生王姗姗和孔丽萍家境不好,疏星就组织学校对他们进行捐款,安排他们在学校享受免费的午饭。后来,孔丽萍的父亲生病住院,疏校长知道后,又组织教师捐款近千元送到了医院。当地的老百姓都说,哪有这样的学校,学生家里有困难还送钱上门。

2005年春季的一天,放学时突降暴雨,学校临街的下水道被堵塞,湍急的水流将校园后面的围墙冲出了一个豁口,雨水一下子全都涌进了校园。疏星迅速冲进去,站在齐膝的水中,拿石头砸破了学校另一面的围墙,让洪水顺利流出。然后他就那样全身湿透站在雨中,疏导着放学的孩子,直到把他们一个个背到安全地带。那雨中的身影让前来接孩子的家长无比感动:“他可是学校的校长啊!”“把孩子交给他,我们的心里真踏实!”

2002年9月,疏星调到同安小学时,学校只有一幢教学楼,连围墙都没有。为了尽快把学校建设好,他向家人朋友借款,带领教师植树、铺草。现在回想起来,大家还记忆犹新。“我们学校女教师多,苦活累活都是疏校长一个人干,天天累得疲惫不堪。”当时学校门口没有水泥路,疏校长就利用早晚时间一个人从老房子的废墟中一块块地拾砖,硬是给学校门口铺了一条百米长的路,后来大家都亲切地称这条路为“校长路”。

疏星的老母亲二月就病卧在床,直到五月份去世,他从没有请过一天假。他白天在单位上班,晚上骑着摩托车赶到40里以外的乡下服侍老人,次日一大早再赶回学校。这一切,学校的老师却无人知晓。可有谁知道,母亲去世后,这个家中的顶梁柱、大孝子曾多次落泪神伤,说没有为母亲尽到孝道,只有等下辈子还了。

妻子五月份在省城动手术,他只利用假日才去照看,女儿参加高考,他就在附近,可是却没有送考过一场。即便这样,女儿疏思敏还是爸爸最好的“朋友”,因为她知道,爸爸不是属于她一个人的,而是属于学校所有师生的。

他身体出了问题,可他总说学校忙,等放假了,踏实了再去做手术。事发前一天,朋友已经帮他安排好了检查,医生也开出了住院单,想不到他却提前走了。同安小学的老师说,疏校长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家里和个人的困难从来不跟组织和学校说,即便再困难,都甘愿自己扛着。

这一段段、一幕幕催人落泪的场景那么真切,那么鲜活,就像刚刚开始,还在继续着一样。

丰碑永存

梳理疏星的生平,感觉很平凡,他生前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地从事着他那光荣的教育事业;品读疏星的事迹,感觉却很伟大,他用那惊世骇俗的一跳,奏响了人生最壮美的乐章。他短暂的一生犹如他的名字——疏星,将日夜生辉、永不熄灭。他用自己的光亮和血肉铸就了师魂,铸就了永恒。

“做个英雄很简单,只需那么一跳,但是,在生死关头的那么一跳,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是一位不知名的网友的扪心自问。“你的生命之花永远开放在我们的心中,你用教师的良知,用一个普通校长的壮举告诉我们,只有做一个真正大写的人,才称得上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民族的脊梁!”我想,这是对英雄校长疏星最恰当的评价。

责任编辑/闫益佳

猜你喜欢

同安校长学校
全国首批“巾帼志愿阳光行动”试点站在同安揭牌
同安的山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学校办学特色的探索与思考——以厦门市同安进修附小为例
学校推介
心中最宝贵的一亩三分田
奇妙学校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