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道德缺失的家庭因素分析

2012-04-29王炜

人民论坛 2012年17期
关键词:道德青少年家庭

王炜

【摘要】青少年道德缺失的现象在现代社会普遍存在,一些青少年存在信仰危机、诚信缺失、法律意识淡薄等行为失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从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父母监护责任的履行、家长自身素质和家庭氛围等家庭原因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以便从家庭层面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青少年道德缺失家庭因素

青少年道德缺失的表现

从整体上看,大多数青少年身心素质呈良好的发展趋势,他们的价值取向比较乐观、思想道德总体比较积极,但在充分肯定青少年思想道德主流的同时,必须考虑到道德失范问题,如诚信缺失、政治信仰淡薄、黄赌毒的危害、青少年犯罪率高等,这些都使青少年的道德品质蒙上阴影。因此,关注青少年道德缺失存在的问题就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信仰危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对人生缺乏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政治观念淡薄,对马克思主义持怀疑的态度,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更多地盲目追捧和崇拜偶像明星,崇尚星座占卜等“伪科学”,缺乏进取和拼搏的精神,在是非、美丑、真假、善恶面前摇摆不定,没有忧患意识,这些现象凸显出青少年存在信仰危机。

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当今时代,由于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利益多样化以及受一些外来思潮的腐蚀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部分青少年对金钱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道德,盲目追求金钱而不择手段,致使各种犯罪横行。随着社会条件的改善,某些青少年把追求享乐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大部分青少年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往往选择可以找到好工作的专业,功利性极强。

以自我为中心,极端利己主义盛行。随着独生子女人群逐渐扩大,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分青少年做事只从自身出发,养成了任性妄为的不良习惯,把父母的关爱看成理所当然,不能很好地与其他人和睦相处,人际交往较差,以至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甚至影响以后发展与完善。

诚信缺失。当前,诚信缺失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在青少年中表现为说谎、考试作弊、抄作业、失信于人等,而这些缺乏诚信的行为对青少年而言将会影响其以后的发展。

行为失范。青少年的性格和特点决定了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有的青少年对人缺乏最起码的宽容,不会感恩,不会尊重。这种行为失范的情形,再加上黄赌毒的渗透,其影响将会愈演愈烈,进而一发不可收拾。

法律意识淡薄。现今社会压力增加,一些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极差,遇到挫折就感到生活没意义,甚至有的采取自杀和伤害他人身体和财产的行为。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而且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的倾向。青少年处于特殊阶段,鉴别能力很差,再加上互联网上的暴力内容,容易使青少年产生暴力犯罪的心理,而且青少年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犯罪则成为必然。

青少年道德缺失的家庭原因

面对青少年道德缺失的种种表现,探讨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十分必要。众所周知,青少年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家庭、学校、社会以及青少年自身性格及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众多因素中,家庭原因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它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从家庭方面分析引发这些现象的原因有重大意义。

一是教育的方式方法。父母对于子女有教育的任务,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子女个性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科学的教育方式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爱而不溺”,“严而不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不够合理,致使青少年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互相矛盾型。父母亲之间及父辈与祖辈之间对于教育孩子的观点存在分歧,这使子女无所适从,从而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正常的教育也被迫中断。有的孩子夹在父母亲与祖父母之间,在大是大非面前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任由父母祖辈操控,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放纵溺爱型。现今社会,家庭结构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独生子女成为父母的掌上明珠,有的父母只知道使自己孩子衣锦食美,却忽视给他们以良好的精神食粮,以致孩子从小就养成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的坏毛病。一旦孩子认为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无理要求或过高的物质欲望,他们就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地干坏事。

重智育轻德育型。有的父母期望孩子的学业成绩好,却很少能平衡成绩与道德的关系,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做人道理和社会公德教育不够,会使孩子产生厌学和抵触情绪,致使他们离家出走并产生其他不良恶习。

简单粗暴型。有的父母发现孩子犯了错误或有劣迹,他们不是说服教育,而是不分青红皂白打骂孩子,造成孩子同父母的情绪对立。他们在心理上视父母为敌人,流落到社会后性格逐渐显示出粗暴和攻击性,有的在教唆、引诱和威胁下,堕落为罪犯。

二是父母不能很好地履行监护责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能很好地履行监护职责,致使在青少年道德培养和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了空白,给各种不良的道德缺失行为以可乘之机。

第一,父母有能力担负起监管能力,而且能够正常履行,但履行不完全的,这种残缺的家庭如离婚、死亡、分居、再婚、在押等。家庭是青少年的避风港,完整的家庭能给予青少年在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所需要的环境,但以上情形破坏了家庭的完整性,从而使青少年在道德教育上有缺陷,不能健康成长。第二,父母生理或心理有缺陷,身体某些部分的功能不健全,无法正常履行监护责任,将会影响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在这种家庭里成长的青少年,其先天的家庭教育不足,在学校,社会还有可能会受到歧视,加之过早进入社会,容易养成不良恶习直至走向违法犯罪。第三,父母忽视履行监护责任。当今社会,竞争和压力逐渐增加,父母为了给子女优越的物质环境,拼命忙于工作而疏于照顾孩子,使部分青少年在言行举止方面有所欠缺,甚至有的被犯罪分子所利用和诱惑,从而步入歧途。

三是父母的自身素质。父母亲的自身素质以及言传身教都会对孩子造成更加真实的影响,然而不良的影响对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歪曲更加深远。

父母的行为。家庭是孩子与父母朝夕相处的空间,孩子在家庭中必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这种影响会根深蒂固地存在于青少年的思想中。若父母有赌博,酗酒,作奸犯科等恶习,子女则可能会效仿。有西方学者对此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并得出了肯定性的结论“绝大多数犯罪青少年的父母亲自身都有犯罪行为”。可见,父母不道德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到青少年。

父母文化道德、法制意识的缺乏。父母文化素养、道德素质、法制意识低下的家庭,不可能为孩子提供健康和谐的环境。父母往往会用他们的文化视角、道德法律观念判断今天的社会和孩子的行为,从而会使孩子受这方面的影响,如有的父母随地吐痰,脏话连篇,目无法纪,孩子加以效仿慢慢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有的孩子喜欢偷东西,而父母却不加责骂,甚至教唆孩子犯罪,最后将孩子推入了监狱。父母的无知,对法律道德的缺乏,将会使孩子成为受害者。

四是家庭氛围。家庭氛围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和谐的家庭氛围将促进青少年个体及社会的发展,反之则阻碍其良好发展。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中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重大转折,家庭环境的变化逐年加速,由此引起的青少年问题也在不断增加。

家庭不和谐。随着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需要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局面。压力给人造成心理上的负担,致使有的家庭父母不和,经常吵架,从而给孩子造成一种不安全的生活环境,这势必将孩子往外推,使其从社会上寻求所谓的“温暖”,致使他们被有些人利用。

经济原因。经济原因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家庭经济困难型。这类家庭一般收入低、住房面积小、人口较多,没有多余的财力物力去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从而使他们过早进入社会或从事与他们年龄段不相适应的各种活动,为不良行为的侵蚀提供了可能。二是家庭生活富裕型,这类家庭一般衣食无忧,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大多不理解父母的辛苦,铺张浪费,道德缺失的现象更为严重。

缺乏交流沟通以及沟通不当。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但是父母往往高高在上不愿意放低自己的身份,以居高临下的口气与孩子交流,甚至用权威命令式的口吻压制孩子,从而使交流沟通的途径不畅,致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代沟与隔阂。孩子为寻求解脱而被网络所迷惑,因为虚拟的世界可以畅所欲言,这就给各种不良网站有了钻空的可能。

综上所述,要解决青少年道德缺失这一问题,就要把好家庭和父母这一关。在孩子们成长中给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一切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道德缺失问题将会从源头上得到控制。可见,家庭在青少年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的永远是最关键的角色。

(作者为包头师范学院副教授;本文为包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科研创新团队系列研究成果之一,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和谐意识的培养与和谐社会构建基金项目,项目编号:NJSY11161)

猜你喜欢

道德青少年家庭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青少年发明家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