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
2012-04-29苏德琼
苏德琼
【摘要】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党组织的建设。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未来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应该从加强执政能力和改革创新两方面进行突破。
【关键词】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新思路
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作为近年来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所在,取得了各方面的成效。而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作为一项重要议题进入党政工作重点之中。《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比较全面和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伟大构想。这个伟大的构想主要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从党中央的各项文件可以看出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以及开展力度,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之处在于党的建设。自从党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中出现很多不同的局面,可谓欣欣向荣。不过,欲加强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必须加强其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为之注入新鲜的思想力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曾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概念。事实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在小康社会概念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进行创新、变革和发展,结合新的时代背景、中国的发展现状,重新对其进行解释,这也是农村发展史上的一次变革,促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全新思想的指导之下,进入一个变革时期和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新农村建设,是多重背景下的产物。从我国基本国情来看,建设新农村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从经济条件来看,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具备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从经济发展来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而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①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包括乡(镇)、村两级,重点是村。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胡锦涛曾指出一条思路:“结合农村实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由此可以认识到,新农建设中的党政建设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并且应该围绕一个正确的方针路线来开展,不能够只停留在理论建设层面,并且实际的建设也不能仅仅是理论的简单实现,必须要针对性地解决群众的各种问题,为人民服务是其根本所在。
农村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发展越来越快,“三农问题”依旧是不可回避的政治问题,并且始终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②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所进行的新农村党组织建设,有其所独有的特点:第一,党组织的设置范围比较广泛,组织体系严谨、严密,这是国外一些农业人口占少数的国家所没有的特点,我国的农村党组织几乎遍及每一个村落;第二个特点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政党的特殊性,其成立初期就是工农联盟的先锋队,建立新中国也是通过发动基层组织的群众而建立起来的,所以农村基层组织从建立就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始终是农村的战斗堡垒,承担着领导核心的重要作用。从我党的成立历史来看,由于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提出完整的农村建党学说,前苏联也由于当时并未把农村的建设作为重点,所以对于农村党组织的建设思路,是中国共产党自己摸索的成果。我党自成立以后,摸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战略路线,也就是在这一正确路线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的拥护之下,赢得了执政党的地位。综观历史,在农村进行党组织建设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关系中国革命前途的战略部署。
新农村的党组织建设两个新思路
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执政能力一般指以执政党为主体、以国家权力系统为客体的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的能力。对于新农村的党组织而言,全面提升其执政能力,应该明确以下几个新思路,并且将之落实到日常的党政建设工作中。
第一,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应以国家意义上的执政能力为要求标准,不可因为其所管辖范围的特殊性而降低对执政能力的高要求、高标准。要认识到农村的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性,更要明确我党是工农联盟的先锋队这一事实,而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我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是农村全部工作的领导核心,是传达和落实党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的战斗壁垒,发挥着推动农村发展和带领农民致富、服务农民群众以及凝聚民心、促进农村和谐的作用。③新农村基层党组织代表着党的形象和地位,也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执政能力不仅影响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全方位发展。
第二,对于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而言,加强其执政能力应从自身人员素质和组织形式进行改进。人员素质方面,应该加强人才的储备、人才的选拔以及人才的合理选用。胡锦涛指出:“充分认识人才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这关系到中国能否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关系到能否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能否增强、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的战略举措。”也就是说,人才之于任何地方、任何领域都是十分重要的。农村基层的党组织也要重视人才问题,树立“只有进行人才的投入,才能获得最大的、最意想不到的收益”这一思想认识,而面对农村党组织干部素质整体偏下这一现状,一方面要努力进行改善,另一方面要从干部队伍人才的多样化方面进行整体素质的提升、注重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与模式。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及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需要对农村干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④
第三,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应以农民作为建设的主体。也就是说,党组织的构建是为农民服务的,其构建形式、组织机构的设置都应该贴合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农村建设虽然是政府所推进的一场对于农村建设的改革活动,但是其出发点以及最终目的是为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真正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如果没有农民的积极参与,政府号召与农民行动无法形成合力,新农村建设只能是流于形式的口号工程。⑤
综上所述,加强新农村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既不是说说而已,也不是像过去把重心放在政策等的实施上,而应该以农民群众为建设主体,本着“为民服务”的理念,加强自身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够真正实现农村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提高。
将改革创新应用到实处。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动力。将改革创新真正运用到实处,不仅仅运用到党组织的建设之中、工作之中,更应该将之深深植入党组织干部的内心,时刻关注农民生活的需求,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改革创新。真正做到改革创新,并不是一定要在大的方面做出成效才算是改革创新,一定要抛弃旧的理解方式,以一个全新的思维,去认识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和内涵,也可以从小事做起,融入到日常的党政工作中。
结论
新农村党组织建设所呈现出来的欣欣向荣的景象,是需要被提倡和大力发扬的,但是具有工作热情和力度之后,还需要寻找提高工作绩效的方法,将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改革创新落到实处,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外延,以服务农民为基本纲要,加强新农村党组织自身的建设,从而提高其执政能力,更好地为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做更多的工作。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注释
①张广胜,周密:“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131~136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③李海新:“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阈中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第45~48页。
④刘洋:“论加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的长远大计”,《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5期,第44~46页。
⑤胡江华,高笋元:“努力提升乡镇党组织构建和谐新农村的能力”,《实务研究》,2007年第2期,第61~62页。